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青年志愿者网> 志愿观察 > 正文

贵州丹寨:师徒传承“雷锋精神”

中国青年志愿者网:http://www.zgzyz.org.cn/   日期:2017-03-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县兴仁供电所“雷锋班”部分成员 杨盛 摄

  中新网丹寨3月5日电 题:贵州丹寨:师徒传承“雷锋精神”

  作者周燕玲

  3月5日又是“雷锋日”,这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日子,是成了形式还是一直植根于生活在每一个细节,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县兴仁镇供电所一个人带着一群人,用实际行动践行了“雷锋精神”这一中华民族美德。

  春寒料峭犹未尽,走进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县兴仁供电所,走廊墙壁上挂着的红色铁制爱心箱格外显眼,正面写着“少抽一包烟、少喝一杯酒”8个字,这红铁箱里藏着供电所内员工们的“雷锋精神”。

  “我儿身患重病时,身边人为我筹集了2万元,孩子虽已离世,但要记住给予帮助的人。”爱心箱最初发起人、时任兴仁供电所所长王建说,2009年,他带头把零钱都丢进了爱心箱里,随后所里的同事也纷纷慷慨解囊,帮助付不起电费的贫困家庭。

  爱心箱几经换代,从最开始的木箱,变成了如今的红铁箱,渐渐成了兴仁供电所里不可缺少的宝贝。

  “2016年6月10日,提取金额1721元,垫付李忠电费74元……”在爱心箱旁,记者看到贴着一张开箱记录表,记录着每一次开启提取爱心款及使用情况。截止目前,爱心箱共募集资金3000余元。

  爱心箱只是供电所“雷锋精神”的一个载体,更多的内涵根植在电网工人的日常行动中。

  9年前,兴仁供电所“60后”职工刘启凡抄电表时认识了下肢残疾的孤寡老人张有福。

  “看到老人蓬头垢面和身后漏雨透风的木屋,心里很不是滋味。”忆及当年场景,刘启凡的伤感依然挂在脸上。此后,张有福老人身边就多了一个“儿子”,从修屋补漏、打扫卫生、浆洗缝补到送食品药品,刘启凡坚持了6年,直到老人去世。

  刘启凡助人,并非个例。乍暖还寒的3月,因病瘫痪的兴仁镇排佐村村民潘万才,倚靠在床头,用颤抖的双手翻看着杂志。

  “我穿的衣服、睡的床、还有书都是刘大哥送我的。”潘万才告诉记者,父母均已80岁高龄,还有一个弱智的弟弟,一家4口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全靠政府低保维持生计,“刘大哥送的书照亮了我孤寂的床头”。

  “能帮一点就尽量帮。”站在潘万才床边的刘启凡说。其实,刘启凡并不富裕,每月2000元工资是全家的经济支柱。

  “自己都顾不过来,还去帮助别人。”对于城市里长大的“90后”职工向澒来说,最初并不能理解师傅等人的行为。

  直到经常跟随师傅走村串户去抄表收电费时,向澒才从不理解到被师傅们的坚持和爱心打动。“现在,我自觉地学习他们,有时为贫困村民垫付电费,最多一个月曾垫付200多元。”

  如今,但凡有老员工去周边村寨探望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时,向澒就成了他们的小跟班。记者了解到,在开展志愿服务的9年时间里,“雷锋班”送走了4位老人、为25位孤寡老人、特困人员和376名学生送去生活物资和学习用品……

  如今,帮助身边困难群众,已经成为兴仁供电所职工的默契,20余名员工悉数加入志愿服务队。2011年,当地老百姓将“雷锋班”的称号送给了志愿队,兴仁供电所被共青团丹寨县委授予“学雷锋教育实践基地”。

  “虽都是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很平凡,却温暖了大山里的人心。”向澒坦言,作为年轻人,他将会继续传承“雷锋班”的精神,让它生生不息。

【责任编辑:刘亚楠】
相关文章:
分享到:
上海青年志愿者:

上海青年志愿者协会正式启动2012年韩国丽水世博会中国青年志愿者招募工作。[关注]

志愿快播
志愿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