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志讯社 西部志愿汇
【编者按】西藏是一个让人心生向往的地方,很多人喜欢西藏,是因为它的美丽和神秘,而志愿者则不同,与西藏人民朝夕相处,西藏人的质朴和纯美更加深了这种喜欢,也越来越刻骨铭心。本期,小编就带您感受那年发生在志愿者身边的那人、那事。
西藏人民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淳朴,就比如局里值班的大叔叫南木加,他爱岗敬业,待人和善,处处为他人着想,每年都被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
他是门卫,不管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不管白天还是黑夜,他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在平凡的工作中展现出他的不平凡,来往的人们总是向他咨询问题,他都很热情耐心地回答他们,而且时刻面带笑容,从不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给人亲切和蔼的感觉;他是清洁工,不但把值班室收拾得干净整洁有序,还在工作之余,每天都会不定时地打扫单位的院子,给每一位职工创造了一个优美的工作环境;他是维修员,虽然不怎么专业,在他收拾垃圾的时候,总是将一些看起来很崭新的家具、电器等拿回值班室,闲来无事时就倒腾那些东西,最后还真有很多东西被他修好了的。
有一次我值班,就在值班室看到了我已经扔了的电暖器,这个电暖器是只用了一个冬天就坏了,当时还是花了一百多块钱买的,扔的时候还有点心疼的,没想到被大叔捡了回来。大叔说,有些东西坏了,不要急着扔掉,试着去修一修,或许可以修好呢,就不会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他看着这个电暖器还好好的,只是吹出的风不大,有可能只是里面风扇那里沾灰尘了,于是我和大叔就一起把电暖器拆开了,拆到最里面风扇那里,果然有好厚的灰尘,清理灰尘后,果然电暖器吹出了好大的热风,我高兴极了。
有些人总是在追求付出和收获成正比,甚至不付出就想收获,而大叔他拿着公益性岗位的工资干了那么多工作却从不埋怨,只知道埋头苦干,或许他是太喜欢自己从事的工作吧, 在大叔身上,我看到了敬业、豁达、淳朴、善良。
驻村后,我第一次深入地感受到了藏族人民轻松无忧的酒文化,最打动我的不是他们特有的喝酒习俗,而是他们对酒狂热的喜爱之情。不同于汉族人民的“借酒浇愁”或是“过节喝酒”,喝酒还要“师出有名”,藏族人民喝酒不分心情,不分节日,随时随地,想喝就喝,喝酒和喝水吃饭一样稀松平常,他们喝酒却不酗酒,很少有人是因为心情不好而大喝,我好像就没有见过他们心情有不好的时候,他们的脸上永远都是充满笑容的。更很少听到他们之中有喝酒闹事的,可能是因为他们打小就喝酒,不太可能会喝多,就算有喝多的也不会去闹事。说到他们能喝,那可不是一般的能喝,一起去喝酒,最先躺下的一定不会是藏族人,我和他们喝的时候,我已经喝晕倒头睡的时候,他们还在兴头上。
藏族阿佳们性格都挺随和亲切,驻村队长阿佳米玛虽然没几年就退休了,却从不摆架子或是倚老卖老,仍然和大姐一样平易近人。她不擅长煮饭,做菜也只会做炖菜,炖土豆、炖萝卜、炖白菜,好像什么菜都能被她拿来炖一炖就吃了。我刚好相反,只能做炒菜,而且什么菜都能被我做出同一个味道来,反正往菜里面放的东西都一样。可是阿佳很喜欢我炒的菜,经常夸我的厨艺好,而且每次她做炖菜的时候都会叫我炒上几个小菜,如此便算得上一顿美餐了,我倒不觉得哪里美,她做的炖菜也就一般般,而我吃我自己做的菜只觉得能吃能咽下去罢了。
在工作中,我每次写完简报、总结什么的,都会给阿佳检查一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修改的,阿佳总会拿过去像小学生一样一字一句大声地读出来,一直读完,然后高兴地说:“就这样,写得挺好,不用改。”不管在学习上还是工作中,能得到他人的肯定是一件很振奋人心的事情,尽管我深知自己写作也就一般般,还谈不上有水平,但经历过大学导师把我的论文批评成狗屁不通那事之后,这难得的夸奖让我铭感于心,也许是因为阿佳之前当过老师,总会让人觉得她很亲切,很让人放心。
隐约记得前段时间在博客里面看到一名导游人员对西藏人民的描述,大体是说他们很懂礼貌,很懂尊重别人,很自觉,体现在他们时刻挂在嘴边的“谢谢”和排队精神,还有就是永远展现的笑容和似乎从来不会动怒的好脾气。我在村里听得最多的话也是“谢谢”,就连很多藏族小孩都会用汉语表示感谢,这和他们强烈的感恩之心有关, 很感人的是,藏族人民总会用语言,用行动向世人表明,他们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他们会到处和别人说共产主义好,国家某位领导好……
因为他们感恩,所以在驻村工作开展中表现得十分配合,平时也经常主动到村委会帮忙打扫卫生,村民们更是把自家的牛粪一筐筐送给我们。村里的小孩总是三五成群地跑到村委会玩耍,还时常帮我干活,我也经常给他们一些好吃的,或者干脆给他们一点零钱,他们总是很高兴地接过去,然后拿着钱立马去超市买零食吃。要不是语言不通,我都想当孩子们的小老师,教他们学习和唱歌,同他们一起嬉戏玩闹,看着他们一张张纯真干净的笑脸,就不自觉想亲近。
在服务期满一年之后,我便迫不及待地报考了区内公务员,临走前,我怎么也没想到,单位会为我这个小小的志愿者举办欢送会,局长还在百忙之中赶来给我献哈达,对我句句叮嘱,办公室的同事也纷纷加入,竟无一缺席,主任更是精心挑选了一份小礼物送给我做纪念,这突如其来的惊喜与感动让我铭记于心。离开日喀则的那天,主任一大早特意给我打电话,说担心我行李太多,提出开车送我去车站,还能为我节约30元钱呢。虽然从小到大,离别对我来说就是家常便饭,我也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但这次分别却因走得太正式而触发了那心中的诸多不舍,想到我只是去了西藏的另一个地方,仍然生活在这片土地,心中的伤感便少了些。
如今,我已经扎根于在墨脱这个青山绿水之地。这里的景色如世外桃源般地吸引着我,这里的门巴、珞巴族同胞们和藏族同胞一样朴实简单、热情奔放,一样乐于助人、心怀感恩,一样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家园和远方的客人。 而我,早已深深地爱上这片土地和现在的生活,也将尽我自己的绵薄之力回馈这片土地。
作者:2015年西藏专项志愿者 陶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