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民晚报
图说:普陀交警助学15载
对非亲非故的陌生人,一份承诺能坚守多久?上海普陀交警支队的一群交警,用他们的爱心接力,给出答案:一份助学情缘,他们守护了17年。
真情之暖,守诺之诚,如春风化雨,浸润人心。受助女孩走上工作岗位后,感恩之情,也化作爱心继续传递。她加入了交警叔叔的助学队伍,向叔叔们的下一个助学对象,奉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也将这个爱心助学的故事,延续到今天。
不打不相识
故事始于一次交通执法的激烈冲突。那是2000年夏天,普陀交警一中队民警在整治电动三轮车违法载客时,连续几次查获一名下肢残疾的男子,男子名叫黄国轩。起初,他对交警执法非常抵触,根本不接受教育,中队领导决定主动上门沟通。
老黄对交警的诚意来访感到意外和感动,但他无奈地表示,自己身有残疾无法工作,妻子是“外来媳”也没工作,家里希望都寄托在独女黄瑾身上,不得已只好用残疾车拉客攒点钱。不然,刚上小学的女儿只能辍学了。
这番话让中队领导心情沉重。回到队里一商议,大家都同意:“既然我们碰上了,就由我们来帮!”中队领导向老黄承诺:我们不但会帮,还会一直帮到底。
助学十五载
从那年开始,这条助学路一直没有中断。虽然中队人事几经更迭,领导也先后调换了五六任,每年新学期开学前,中队领导都会上门送上学费和午餐费。逢年过节,甚至一些周末,中队交警也会上门看望,了解小黄的生活学习情况,送去柴米油盐和学习用品,中队还想方设法帮老黄夫妻介绍工作。小黄瑾第一次去一大会址,第一次去公安博物馆,都是警察叔叔们带她去的。她的第一辆自行车、第一台电脑,都是一中队的叔叔们省下的香烟钱。
2011年,小黄瑾高考前夕,中队第四任中队长王刚和同事上门慰问。他们发现小黄坐在一台老旧的空调下复习,空调严重老化几乎不制冷,噪声很大,王刚很心疼。“别人的孩子考大学,条件都那么好,我们的‘女儿’也不能亏待。”王刚告诉黄国轩,中队打算出钱把小黄送到附近的宾馆复习。黄国轩很感动,但他不愿意再给他们添麻烦,拒绝了。
没想到第二天,中队送来3000元钱,叮嘱老黄买台新空调。老黄几经推辞不成,最后花了2650元买了一台空调,他开了发票,把发票和剩下的350元送到中队。中队领导告诉他,队里拿了发票没用,建议他自己留着,万一空调有故障可以保修,剩下的钱,就当是电费吧。
一直以来,黄国轩都以为这帮助是“组织行为”,这次才知道,给他们家的资助,都是每个月中队民警从工资里扣下的。数十位民警,扣了15年。
爱心在传递
黄瑾考上大学后,交警叔叔们仍然关心着她的学业,毕业前的实习单位也是叔叔们帮着介绍的。懂事的黄瑾也格外争气,最终靠自己的勤奋努力留在了实习单位工作。
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后,黄瑾决定完成自己多年的心愿。她得知在自己毕业后,交警叔叔们又开始资助另一位学音乐的孩子,决定也出一把力。
那一天,黄瑾拿着自己刚刚领取的第一个月工资来到了一中队队部,将沉甸甸的信封亲手交给了叔叔们的新助学对象高中学生小张。信封背后,还有她认真写下的“刻苦学习,前程似锦”的寄语。
“是交警叔叔们的帮助,我才有今天,家里也已经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所以我想把这份正能量传递下去。”从那天起直到现在,黄瑾一直尽自己所能传递同样的爱心,坚守着同样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