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近日,记者从北京市民政局获悉,随着慈善组织的理念更新、规模扩大,该市慈善服务的内容不断丰富,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助困救灾,而是进行全方位慈善服务。
传统的慈善项目包括助老助学、助残助困、救灾等,而今,慈善组织的身影,已经出现在法律援助、环境保护、扶持创业、公益项目孵化、文化遗产保护等多个领域,关注家庭支持和社区综合服务。这些慈善项目在惠及首都群众的同时,还惠及全国其它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
据统计,截至2015年,全市社会组织总量为29099个,其中公募基金会45个,非公募基金会340个,民办非企业单位5603个,社会团体5019个,这些组织大多从事与公益慈善有关的活动。
以“慈善超市”为代表的社区捐赠活动为例,全市共建立“慈善超市”119家、捐助站点1300个。过去,市民希望将物品捐赠给有需要的人,但基层捐助站点因为储存难、转运难,无法敞开接受捐赠衣物。引入社会化服务模式后,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每月定期由专业机构与站点对接,将所有接收物资集中转运至捐赠物资集散地,由专业人员进行分拣、清洗和包装,再将衣物发放到全市慈善超市,供困难群众免费领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高效闭环。
而在慈善超市的基础之上,还可以拓展更多便民服务功能,如居家养老、老年餐桌、儿童托管、彩票销售等。
作者:蒋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