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青年报 李玥
做了多年老师,岳云英有了第一张站在黑板前的照片。 廖璐璐/摄
手拿“老师我们爱您”的玩偶给了打工子弟学校的老师们一个拥抱。丁辰/摄
这扇门对于打工子弟教师来说,好像《机器猫》里的那个任意门。跨进去,仿佛另一个世界。
门里,他们被所有人尊敬地称作老师。每人都戴着一枚写有自己名字的徽章,大红色,接受致意。有专业化妆师上妆、摄影师按下快门、灯光衬得光彩夺目。还有北京最好的医生坐诊,享受完全不用排队的福利。
门外,他们风尘仆仆地赶赴这场盛会,其中的很多人不舍得坐地铁,公交倒了一趟又一趟。从城市最边缘的地方赶来,没有人认可他们“教师”的身份,从没收到过鲜花和注视。
5月9日,“新公民计划”主办的第一届打工子弟教师年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摄影师、灯光师、化妆师、主持人,甚至给老师带来“爱的抱抱”的玩偶,都是主办方通过互联网众筹的。
这是一场专为全国打工子弟教师举办的年会。选择众筹,对于“新公民计划”的工作人员来说,想让对打工子弟教师毫不了解的陌生人,通过互联网,走近他们。
张林梅和她的主持人
收到“新公民计划”的微博@时,正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主播成亚在赣南慰问演出彩排的间隙。
那是由新公民计划发出的一条“主持人,咱的年会就差你了”的微博,想为第一届打工子弟教师年会众筹一名主持人。
有学校老师转发了这条微博,@了成亚。成亚只是翻看了下日程本,就在微博里应了下来,说了句“好呢”,后面配了个爱心。
平日里,对于公益活动,成亚都愿意参加。她曾探访山村小学,亲手把热腾腾的饭菜盛进孩子们的饭盒里。
作为“新公民计划”众筹来的主持人,成亚对于打工子弟教师群体,却没有太多了解。全国共有14万打工子弟教师,在3500所打工子弟小学工作,在年会到来之前,成亚对于这些数字没什么概念。
她是在颁奖礼的现场与来自贵州获得银粉笔奖的教师张林梅相遇的。
“我们那所小学的学生,因为家长很多都不太重视,有些孩子入学晚。虽然也是上小学六年级,但有的孩子都十四五岁了。”张林梅工作的小学,家长大部分做些小买卖,面对孩子常常不耐烦。“家长的脏话都是满天飞的,你觉得培养出的孩子什么样?”
刚接触这群青春期的孩子,班主任张林梅的心里很惶恐。时常有孩子带着棍棒来学校,跟社会上的不良青少年混在一起,打架斗殴时有发生,派出所也经常光顾,很多老师避之不及。
花了六年时间,张林梅送走了一批一批学生,也把一年级入校的孩子带到了毕业班。耐心的张林梅用温和又严厉的方式,滋养着打工子弟小学的孩子们。“我是真的心疼这些孩子们,把他们当做我自己的孩子对待。”
在领奖的舞台上,成亚发现,张老师很羞涩,也有点紧张,特别像第一次登台的她自己。后来得知,张林梅从小的理想就是当老师。当年考师范大学落榜,由于家庭困难没有继续学业,靠打工资助弟弟读书,直到弟弟毕业,才又拾起自己当老师的梦想。
这台众筹的打工子弟教师年会,在成亚主持的众多年会里,最简单,甚至略显简陋。“但我真的没想到,一台通过互联网众筹的年会,有玩偶给拥抱、有医生为老师义诊、有教授专门赶来讲课,诚意十足、人情味满满。”
岳云英和她的化妆师
“没听说化妆师还要众筹的。”虽然张海霞还不了解“打工子弟教师”这个群体,她已经决定做一回志愿者了。
给老师化妆的志愿者们,来自百年职校,是一群十八九的小姑娘,学习化妆专业。张海霞正是其中一位。
终于轮到岳云英化妆了。张海霞刚触摸到岳云英皮肤的时候就知道,这又是一位“不化妆、不修饰、不保养”的老师。
“做女人,谁不爱美啊,对不?姐妹们。”岳云英看了一眼其她等候化妆的老师们,又乖乖闭上眼睛,让张海霞画眼线。
岳云英的学生家长们都在附近做小生意。有的天不亮就要起床去拉蔬菜,有的连孩子的早餐都顾不上就要赶着摆早点摊。小女生们常常没有家长给梳头发,顶着睡了一夜的一高一低的小辫儿求助岳老师。
她也总觉得自己扎头发的水平“不怎么样”,可是学生还是愿意窝在岳老师身边排队等着梳头发。虽然从不打扮自己,对学生,岳云英却很有耐心。
“其实打个粉底、稍微描一下眉毛,再刷个睫毛膏,就挺好的。”张海霞现场教学。最后,她为岳老师选了一支玫红色的口红。
化好妆以后,张海霞把岳云英送进了“摄影棚”。
说是摄影棚,其实就是一间小教室,简单搭了几盏灯,长枪短炮的镜头轮番为老师拍照。但背景很特殊,是一块黑板。
和来到现场的其他300名打工子弟教师一样,岳云英从来没有拍过这么“专业”的照片,甚至连婚纱照也没有。
在摄影志愿者的镜头里,岳云英极不自信。围在她身边的其他老师,也都羞涩地笑着,歪着头好奇地从照相机的屏幕里打量着镜头里的岳老师。
这些来自打工子弟学校的老师们,常年手握粉笔站在讲台上,却从来没有留下过一张站在黑板前的照片,甚至,连他们自己也想象不到平日里的样子。
“紧张地我手都不知道往哪放了!”这不是岳云英上课时的样子,她画着淡妆,头发自然地拢在后面。穿一件卡其色风衣,一双黑色高跟鞋,却依然穿着平日里随意搭配的白色棉袜。
“那你平时啥样?”摄影师引导她。
岳老师干脆讲起了课,把摄影师、围观者当成了她的学生。
“好,同学们,坐好了啊我们开始上课。我看谁的小手还没有放好?”一进入讲课状态,岳老师轻松多了。镜头里的她,写下“孩子们开心,我就快乐”,笑得灿烂极了。
李鹏飞和他的摄影师
李鹏飞和任志鹏,两位25岁的男孩,在打工子弟教师年会上相遇了。
俩人一般大,同为山西人,时常会被别人叫做“大鹏”,都在2013年大学毕业,几乎同时来北京。
任大鹏在一家公益组织工作,爱拍照,是“新公民计划”众筹到的摄影师。
李大鹏在顺义的一所打工子弟小学做老师,是年会的主角儿。
一年前,任大鹏关注到打工子弟教师这个群体。在这一年时间里,北京近20所打工子弟小学都出现在了他的镜头里。
“都是你根本想不到的地方,学校全在五环以外,连导航都找不到。”任大鹏去过最远的打工子弟小学,地铁换4次公交倒两趟,再加上步行。虽然“没有越过高山大海,也算得上翻山越岭了”。
李大鹏工作的学校在顺义,第一个月的收入1700块。这1700块里,包括要教语文、英语、数学、体育,包括每周20多节课,包括早上5点起床、晚上8点下班。还包括,需要接那些路远的孩子上学,天不亮就出门。
任大鹏拍过的照片里,没有李大鹏的学校,但那些图让李大鹏很“亲切”,“就像我们学校一样”。
照片里的小学,都需要穿过一条歪歪斜斜的路,下雨的时候全是水坑,天晴的时候尘土飞扬。路两边是摆摊的小商贩,很多是学生家长。河南烩面、陕西凉皮、重庆小面,往往从店名就能判断出孩子的家乡。许多学校都没有操场,所谓的“教学楼”都是平房,偶尔加盖了二层小楼。冬天没有暖气,冷得冻手。夏天没有空调,热得发懵。
任大鹏的镜头,也对准了很多打工子弟老师的“眼神”:好奇、开心、惊喜、渴望、满足,出现在年会的每一个课堂中。作为年会上最年轻的老师,李大鹏的眼神也记录在了镜头里。
“让教育,从儿童的发展需求出发”是这次打工子弟教师年会的主题。年会上,主办方通过主题发言、分论坛、工作坊、体验区等多种形式,让全国300多位像李大鹏这样的老师有机会走出学校开阔教育视野、更新教育理念、体验趣味教育。
绘本阅读、儿童性教育分论坛上,儿童的环境教育、艺术教育、体育教育工作坊里,全都是李大鹏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新概念”。
在他的学校,没有多媒体设备,只有黑板和粉笔。英语课上,只能利用复读机让学生跟读课文,站在讲台上做对话练习。
尽管如此,李大鹏也期待着年会结束后,从教学方式上做些力所能及的探索。在年会中,他听说有的老师将机器人带入课堂、有的带领孩子们读绘本演绘本、还有的老师特别注重孩子们的美术教育。
和其他300多位打工子弟教师一样,李大鹏希望给学生一个更好的未来。
(实习生朱立雅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