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青年志愿者网> 志愿快播 > 正文

人民日报:中国教师志愿者用汉语传递真情

中国青年志愿者网:http://www.zgzyz.org.cn/   日期:2017-10-09

来源:人民日报

汉语教师志愿者邹怿帆在活动课上与学生合影。国家汉办供图


汉语教师志愿者邹怿帆在活动课上与学生合影。国家汉办供图

  原标题:家国情怀 大国担当

  今年已是教师志愿者邹怿帆在西班牙任教的第三个任期了,从初到陌生国度零西班牙语基础,到后来与学生成为朋友,她愈发喜欢对外汉语教师这个职业,也愈发体会到这项工作的责任,并因此备感自豪。

  2014年9月,通过汉办的选拔和培训后,邹怿帆带着好奇、憧憬和忐忑来到西班牙北部城市希洪的官方语言学校。不懂西班牙语的她,在工作和生活上都遇到了很多困难,与学生的交流受到限制,为此她感到焦虑、迷茫。不过她没有因此消沉,而是积极学习语言、适应新环境,主动调整授课方式,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一遍又一遍地准备教案材料。

  慢慢地,邹怿帆获得了学生的认可,同一群比她年龄还大的学生们一起进步。她的课堂氛围也越来越活跃,甚至常常有其他班级的老师和学生到他们教室门口好奇地张望。

  可爱的学生、对传播汉语的热爱以及强烈的使命感,让邹怿帆一次又一次选择延期。今年,邹怿帆获得了“优秀志愿者”称号,她对本报记者说:“在外国人眼中,中国是遥远而神秘的,汉语更是难似天书。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交往,让他们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看到现代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我感到自己的工作特别有意义,既有满足感,又有归属感。特别是当学生们表达真挚的感谢时,感谢对外汉语教师在他们的心灵上开了一扇窗,看到了一个新的世界,心里的自豪与激动更是溢于言表。”

  像邹怿帆这样的外派汉语教师和志愿者每年都有百余名,他们大都具有对外汉语教育专业背景,满怀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与自豪和传播中国文化的动力与自信——因收到学生用中文写的圣诞贺卡,第一次触摸到教师头顶光环的热度而激动不已的王勤龙;因拥有一位76岁、积极上进、自我要求极为严格的学生而更加努力的肖三跃;因给有西班牙本土汉语老师报名参加的“专业汉语”课程而不断挖掘国内热点话题、设计高级课程内容的孔院教师杨伊凡……

  近年来,西班牙人的汉语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参加汉语水平考试人数连续数年居欧洲之首。马德里孔子学院为了满足汉语“忠实粉丝”的需求,将最高级别的课程难度一升再升,最后甚至开设了一门“专业汉语”课程。

  这门课程的任课教师杨伊凡对本报记者说,她每年都会在与新学生的相处中发现教学上的新问题和文化上的新观点,她尝试探寻更合适的沟通和传播方法,让外国人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思维。在这个过程中,她感受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

  马德里孔院中方院长倪茂华对本报记者说,对外汉语教师本身就是一扇窗口,“对外”两个字注定了我们每个教师都是中国形象的代表,教授汉语、与学生相处的过程就是在传播文化。“孔院的职能在推广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与当地文化进行交流。”倪茂华说,“事实上,越深入去了解西班牙文化,越是感受到中西文化的相似性。挖掘和传递双方文化上的亲切感,抛开表层上的表达方式的差异,用汉语传递真情,这正是我们对外汉语教师的使命。”(本报驻西班牙记者 王 迪)

【责任编辑:刘亚楠】
相关文章:
分享到:
上海青年志愿者:

上海青年志愿者协会正式启动2012年韩国丽水世博会中国青年志愿者招募工作。[关注]

志愿快播
志愿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