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日报网
“再一次来到了这里,也再一次被人说起为何要做没有报酬又辛苦的事情,但我就是喜欢。”今天也是2017年武铁春运的第四天,早晨8点的武昌火车站,等候取票的旅客已经排起长队,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的学生志愿者肖霄说说上写下这句话为自己加油。
提前一天晚上定好闹钟,6点半准时伴着铃声起床,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的大一学生吴梅从位于汉口友谊路南路的家中出发,买好早饭乘坐公交抵达武昌火车站。集合签到,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启动仪式,穿上黄亮亮的“小桔灯”马甲,认真聆听注意事项。9点整,与小伙伴分组后,吴梅成为了一名取票窗口的志愿者。
左手攥着手机,右手拿着列车列序表,“580”服务台,候车厅电梯口,自助取票区,取票窗口等等服务岗位,从9点上岗,到11点半休息,从一楼候车厅,到地下广场,陈亚嫚在这烂熟于心的路径上马不停蹄地奔波了5趟。直到12点午休时间,在确定志愿者们一个不落地返回后,作为站长助理的她才允许自己稍做休息,摸摸饿瘪的肚子,她自嘲着说,“中午一定要多吃点肉”。
已经是春运志愿者“老人”的陈亚嫚,结合她的志愿者经历,总结出一套武铁春运的服务原则“三要三不要”:要主动帮助旅客,要时刻穿着小桔灯马甲,要指引旅客求助服务台;不要离开服务岗位,不要将随身物品借给旅客使用,不要干扰车站人员的工作。这些话,成为陈亚嫚一天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语句。
“90%的青春面孔是今年‘平安春运’开始的这几天迎来的第一个挑战。”武昌火车站团委负责人陈浩说,今年过年较早,导致武汉部分高校扎堆放假,成群结队的大学生拉着行李借助武昌火车站奔赴各地,便捷快速的高铁和动车成了学生族的首选。志愿者周婷告诉记者,身上穿的“小桔灯”马甲就像灯塔,找不到方向的旅客会自动靠拢过来,久而久之,她发现自己只需要站在原地,时刻保持微笑应对旅客的问题。
同样身为“老人”的肖霄,在重回的第一天,就再次体会到久违的幸福。下午3点半,在二楼候车厅步梯站岗的肖霄,瞅见一位手里紧紧攥着车票腿脚打颤的老人,上前询问方知老人的火车刚刚开走。将老人转交给车票窗口的志愿者,5分钟后,老人再次经过肖霄的站岗区,满脸焦灼,“改签的时间是4点零一分,当时已经3点55,爷爷的候车厅也在一楼。”在志愿者李升瑞的协助下,老人最终登上了这趟回家的列车。
据了解,本次武铁春运志愿者活动分为年前和年后两个阶段,总共为时40天,根据排班制武昌火车站及武汉站将有来自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湖北大学,武汉工程大学,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8所学校的百余名志愿者。
据武汉工程科技学院负责老师雷智介绍,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爱心起航团队已经连续7年参加服务武铁春运活动,主要负责春运期间的协助工作。经过校内的3次选拔,80名学生从百余人中脱选而出。雷智说,“在进行志愿者家长反馈时,家长都表示对学生服务春运的极大支持,认为志愿服务即是帮助他人,也能进行自我的成长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