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青年报
航天员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中展示中国青年志愿者旗帜。
这是印在很多人脑海中的一个生动场景: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中,宇航员景海鹏、陈冬手拿志愿者旗帜,通过电视展示中国青年志愿者旗帜,陈冬说:“‘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是我们的共同价值追求,也是全世界爱好和平、致力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人们的共通语言。”
2016年9月15日,凝聚着全国注册志愿者“祈求世界和平发展,祈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期待中国和谐发展”心愿的中国青年志愿者“飞天旗帜”搭乘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飞向了浩瀚的太空,成为全世界第一面遨游太空的志愿者旗帜。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航天英雄杨利伟表示,载人航天和青年志愿者称得上“最高”和“最美”的中国名片。此次在天宫二号中由宇航员展示中国青年志愿者旗帜,生动体现了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与志愿精神的完美交融。
“志愿精神光耀神州”——神舟十一号飞船搭载中国青年志愿者旗帜系列活动是在共青团中央指导下,由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共同主办。该活动自2016年启动以来,先后在北京、陕西、浙江、山东等13个省(区、市)进行了传递活动,140名优秀志愿者代表全国4000多万注册志愿者,在“飞天旗帜”上绣下了庄严而崇高的一针。
苦练7天捏针 心怀志愿精神
济宁“文莉爱心在行动”公益团队发起人张文莉,有幸参与了“飞天旗帜”的绣制活动。
“这是件神圣的事情,我代表的不是我自己,而是338万名山东志愿者”。尽管绣制活动已结束4个多月,张文莉在谈到自己参与绣制活动时,还是难掩激动的神情。然而,高位截瘫的张文莉在得知自己被选上并作为全省的志愿者代表参与飞天旗帜绣制时,心里感到非常忐忑。“这件事情特别神圣,其他人都能绣得很好,我却连针都拿不好。”张文莉说。
1994年,张文莉作为跳水运动员在一次比赛活动中发生了意外。这次意外直接造成了她第五六节脊髓粉碎性骨折。高位截瘫的她艰难地生存了下来,但右手几乎丧失运动能力,只有左手还勉强保持抓握功能。但她没有向命运低头,顽强地从困境中站了起来。2008年,她作为中国国家轮椅橄榄球队副队长,参加了2008年北京残奥会。2010年,她牵头成立了“文莉爱心在行动”团队,目前已有近千人加入。2014年,张文莉获得团中央授予的“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
为了不给大家拖后腿,在接到活动邀请后,张文莉每天除了训练和吃饭,便一个人在家拿着针,尝试在布上刺绣。自从受伤后,张文莉已经20多年没有做过针线活,由于右手已经丧失运动能力,她只能通过左手艰难地拿着针,慢慢地在布料上扎,再用左手去摸索针的位置。仅仅是穿针引线这一个动作,张文莉练习了7天之久,在练习中受伤也是常有的事。“活动开始的时候,因为两个人一组,前面的人在绣的同时,我还在台下拿着块小布自己练习,就担心自己绣不好。”张文莉说。
能看到自己绣制的旗帜出现在直播画面中,张文莉备感自豪,“这面旗帜承载了太多的东西,我相信这是对志愿事业发展的强大推动”。12月3日,第三届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大会将在宁波进行,跟随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飞船遨游太空的志愿者旗帜也将在现场展出,她希望能够亲手捧起这面神圣的旗帜。
励志攻坚数月 胸怀航天精神
“降落伞系统作为飞船返回阶段的重要气动力减速装置,是航天员能够安全回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保证神舟十一号返回舱安全降落的降落伞就是我们508所生产的。” 谈到自己的工作时,年仅22岁的蒙佳言语中透露着些许骄傲。
蒙佳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08所航天器回收团队的一员,平日主要从事降落伞加工的工作。因为大学的专业是服装设计,有刺绣的基础,为期两个多月的“飞天旗帜”准备和补绣工作就落在了蒙佳和她同事的肩上。
“这个工作相比其他的工作来说,不仅费神还费身。”蒙佳告诉记者。“我之前的工作就是绣一朵小花,或是风景等小型图案。”缝制巨大的志愿者标志,对年轻的蒙佳来说也是头一回。“飞天旗帜”在全国传递后,绣制面积比预计中要小很多,蒙佳等补绣工作人员面临的任务也异常艰巨。蒙佳感叹说,这可能是她迄今为止所绣过的最大作品。
时间紧任务重,上万针的工程量非常庞大。补绣团队每天都要工作12~13个小时。“每天都低头在那里忙,别说喝水,上厕所,有时候连抬头都顾不上。每一针都要求很精细,不能有任何差错。”蒙佳说。刚接到补绣任务时,每天巨大的任务量与工作时长让她很不能适应,再加上吃饭的时间不固定,仅1个月的时间,蒙佳瘦了20斤。
挑战和考验不仅是在补绣过程中,而是从长达1个月的准备阶段就开始。“我以前虽然学的是刺绣专业,但在工作和实习的时候都是在衣服上刺绣,用的布料都是绸子,但这回是上太空用的专业材料,手感完全变了,有些棘手。”蒙佳说。由于之前从事的工作都是单面绣,绣品的固定基本都是靠胶制粘合。而“飞天旗帜”不仅要求双面绣,在太空中也规定不能使用胶制。如果按照以往绣品的经验,都是用两根蚕丝线一起缝制,但蚕丝线的材质特别滑,不用胶制进行粘合进入太空后会浮线,从而变成一次性制品,不能顺利返回。
为攻克这些难题,蒙佳每天下班后都会继续研究反复试验。最终她和同事成功研制出将蚕丝线劈成四分之三,再去缝制的方法。这样缝制的绣品即使不用胶制也能保持较长的时间。
由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和神舟十一号飞船对搭载物有严格的要求,旗帜重量必须控制在限定范畴内,材料与工艺必须符合载人航天的太空环境要求,研制过程中的一点点疏忽和误差,都可能影响到搭载任务的全局。一面看似简单的旗帜,却变成了摆在航天人面前的一项攻关课题。在载人飞船降落伞工艺专家于尧炳的带领下,项目团队从布料到工艺,甚至刺绣所用的蚕丝线都经过反复的实验和讨论,先后解决了着色、拼接、刺绣等各环节关键技术。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我们党、国家、军队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于尧炳、蒙佳等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08所航天器回收团队的成员,也用自身的行动践行着“航天精神”。
凝聚青年力量 谱写时代篇章
全国共有140名优秀青年志愿者代表参与了绣制,在这面飞天旗帜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来自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的安玥琦说:“想到自己参与绣制的‘中国青年志愿者’旗帜会搭载天宫二号飞上太空,内心激动到一直无法平静,这面旗帜承载着所有志愿者的梦想。这是祖国对我们志愿服务工作的认可与肯定,是属于我们每一个志愿者的自豪。”
志愿服务是当代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非常有效的载体。“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吸收了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反映了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
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说:“‘志愿精神光耀神州’系列活动,就是希望能够通过志愿精神与载人航天精神的有机融合,展示祖国发展伟大成就,在广大青年中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进一步激励广大团员青年通过志愿服务方式,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者和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