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青年报
最近,来自湖北襄阳的赵英,带着3坛自酿的黄酒,去赴一个感恩之约。
她终于弥补了心底13年的遗憾:去见一见在丈夫李传书去世后,一直默默帮助她们母女的30多名丈夫的同学。
“谢谢你们!谢谢你们这些老同学,在13年里,给了我女儿无私的父爱!”在湖北工业大学82级橡塑工程专业毕业30周年的聚会上,赵英几度哽咽。
“虽然和大多数人还是第一次见面,但都是我的恩人。”聚会前一晚,赵英特意反复翻看这些同学的照片,每一个人的名字都烂熟于心。
2003年4月20日,在湖北襄阳工作的李传书到武汉出差,行至随州,不幸发生车祸,被紧急送往当地医院。两天后,39岁的李传书因抢救无效去世。
出发前,李传书曾与大学时的老班长李学锋相约一聚。可在武汉的李学锋一直没等到他的消息,打电话过去才得知这一噩耗。
消息传开,在武汉、鄂州、襄阳工作的几名同学立刻赶往医院。时逢“非典”,同学们戴着口罩,坐火车赶到襄阳,送老同学最后一程。
当时,赵英在襄阳一家不太景气的塑料厂上班,工资也不高。家里的顶梁柱倒了,留下12岁的女儿楠楠。想着未来的日子,她觉得天都塌了,几欲随夫而去。
同学们一边安慰赵英,一边临时凑了5000元帮她应急。
回到武汉,作为老班长的李学锋一直放不下心:孤儿寡母,这个家以后怎么办?
李学锋和朱志勇、张泳昌等同学商量后,决定成立一个家庭救助基金,以后楠楠的学费等各种大的费用就从这里面出,确保楠楠的教育和生活不受影响,帮助这对母女渡过难关。
“老同学走了,他的孩子我们来养!”这一倡议,很快得到了班上同学和班主任老师的热烈支持。大家纷纷慷慨解囊,从四面八方汇款。
“在美国的李小琼第一时间打来电话,寄来1000元;在加拿大的邱华、岳明正分别寄来200加元;当年的班主任、强生公司英国分公司原首席科学家刘最芳博士当即寄来100英镑……”打开电脑,细数起同学们的一笔笔无偿捐助,李学锋历历在目。
此后,这笔被命名为“传书基金”的家庭救助基金,分别在2003年、2008年、2011年、2012年发动了四次捐款,统一汇到老班长李学锋手中。13年来,全班30余人为赵英母女筹集了5.6万余元。
“2003年传书去世,2008年楠楠考大学……”翻开账本,李学锋对每一位同学的每一笔捐款都做了详细记录。
从2003年开始,楠楠初中到大学的每次开学前,李学锋都会把钱打过去。楠楠大学学费每年1万多元,但从没为学费发愁过。“现在楠楠已经参加工作了,钱还没用完,准备等她结婚成家的时候再用。”李学锋说。
就职于深圳粮食集团的同学毛鑫波,多年来都有个习惯,每到楠楠生日,总要打电话或者发短信祝福,并额外寄上1000元。直到去年,赵英再三表示,“女儿参加工作要独立”,毛鑫波才停止汇款。
“传书是我同寝室的兄弟,他走了,我替他补上一点父爱。”毛鑫波说,他也有个女儿,楠楠“就是我另一个女儿”。
同学们在经济上伸出援手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在精神上对母女俩的关心,特别是为楠楠求学选专业、找工作择业等出点子、想办法。2012年,刘最芳回国讲学时,特意邀请赵英母女从襄阳来武汉小聚,并当场给楠楠2000元表示心意。
2014年,毛鑫波的女儿要出国读大学,临走前一家人还邀请赵英母女前去做客,特意让两个“女儿”相聚,让楠楠感受家的温暖。
在父亲这群老同学的父爱下,楠楠性格开朗,尤其擅长主持节目,大学毕业后应聘到中石油集团公司青岛分公司工作。接到楠楠成功被录用的消息时,李学锋也激动地热泪盈眶:“好像心里的一块石头落地了。”
“我虽然失去了父亲,但伯伯叔叔的爱,弥补了父亲对我的爱。”多年来的关爱、互动,使得楠楠跟这些叔叔伯伯们也亲密无间。
作为传书基金会的一员,李学锋觉得,这13年里自己和班集体收获了更多,“我们代替不了父爱,但可以让楠楠觉得,在任何时候她的背后都有一股力量在支撑她。对她的关爱和牵挂,也让我们这个班集体凝聚在一起”。本报武汉10月2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