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共青团新闻联播
主播君的话:
有这么一种工作,工资不高,工作很忙,主要利他,很少利己,但干的人却越来越多。社工就是这么一种工作。团中央近日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寻找青少年事务社工2017年度榜样活动,一群利他的榜样走进我们的视野,看看他们到底干的是些什么事!
在团中央社会联络部举办的全国青少年事务社工2017年度榜样交流活动中,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社会工作情况被娓娓道来,社工们与案主之间的故事也一一呈现。
故事一:
“我只能默默坐着,什么也干不了”
两年多前,周小幸遇到了抑郁症女孩小莉(化名),信心满满来到小莉家,整个交流过程小莉却没和她说一句话。
“仔细想想,你真的了解案主的需求吗?”回到单位,吃了“闭门羹”的周小幸被督导的一番话点醒。于是,周小幸静下心来查阅各种抑郁症相关的资料,她明白了“小莉并不是不愿和我说话,而是不愿和任何人说话。”
再去看望小莉,周小幸坦然了许多。“她坐着,我就坐在旁边陪她;她看电视,我就陪她看;她不说话,我也不说话。”
每次去医院,骑电动车单程需要一个多小时,周小幸每周都要去一次。但让她再次感到失落的是,去了六七次,小莉还不知道“周社工”是谁。
直到两个多月后,治疗效果显现,小莉主动问周小幸:“你为什么会来到我身边?”慢慢地,小莉愿意“搭理”周小幸了,可是依然很“高冷”,每次面谈超不过10句话。
后来,周小幸通过绘画沟通的方式了解到案主更多情况,她平时掌握的工作方法和技能也能更好地施展了。
故事二:
“如果能给孩子多些快乐,我愿乐此不疲工作”
“看到孩子的笑脸,自己就像打了鸡血一样。”钮骏是上海市儿童医院检验科的医生,在儿童医院,他听到最多的就是孩子的哭声。“每次去给小朋友做检查,他们都叫我坏叔叔,但当我化身志愿者的时候,收获到的却是小朋友的笑脸。”那种亲近的感觉,触动了钮骏内心最柔软的角落。
从检验科的“坏叔叔”,到为白血病儿童服务的“阳光小屋”志愿者,钮骏在服务对象的情绪反差中体会到别样的人生价值。
“如果能给孩子多一些快乐,我愿意乐此不疲地工作。”
故事三:
“做志愿者已经和自己的生命融入到了一起。”
从2012年起,安徽阜阳市心公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程里成累计开展“心飞翔梦飞扬励志梦想课堂”活动近800场,直接服务学生16万余名。
‘
还是一名高中生的时候,程里成就志愿照顾一名带着脑瘫孩子的拾荒老人,直到8年后老人去世、孩子被送去福利院。自2004年起,他累计献血100余次。
“做志愿者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和自己的生命融入到了一起。最大的收获就是孩子们的信任。”
故事四:
点滴之处推动社会进步
“生活环境恶劣、脾气暴躁、很难沟通。”是社工们见到小龙的第一印象。
小龙的母亲经常有虐童的现象,每天处于极度恐慌之中、经常挨饿受冻的小龙告诉社工“不想活了”。领居们也反映,有次小龙想跳井,被拦了下来。
“我们帮小龙提升沟通能力、安抚情绪、疏通脾气,同时对他妈妈普及法律知识、开展亲子关系教育……”福建省莆田市阳光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主任郭艳介绍,他们还和团莆田市委协调爱心捐赠、帮小龙办理户口、申请低保……即使派出所多次介入,还是不能制止她虐童。
后来经多部门商讨,决定帮助小龙转移监护权。
“实际操作中,监护权转移并没有那么容易。很多细节没有规定,如何转移、由谁来接管,我们进行了很多次论证,前后跟进了3年多。”
2014年7月4日,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法院法官当庭宣判,撤销林丽某的监护人资格,另行指定梧店村村委会担任小龙的监护人。
阳光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对仙游县受母亲虐待儿童小龙的帮扶个案,也成为国内公开司法判例中首例通过第三方介入转移监护权的案件,列入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
转移监护权后一开始小龙住在村委会,但是也没人照顾他,后来协调到民政部门主管的儿童村,每家都有一个“妈妈”照看五六个孩子。后来,社工们探访小龙,发现他和新妈妈、小伙伴相处的很好。
20名全国青少年事务社工2017年度榜样背后,是一个个充满爱心的感人故事。他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获得了自我价值的提升。“这是我们能够一直坚守的最大动力,”周小幸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照片、视频均由本人提供)
来源:
中国青年报
见习记者:杜沂蒙 实习生:陆梦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