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北日报
百步亭社区的“小喇叭”,在公交车站宣传十九大精神。
2日,武汉市江岸区百步亭社区,举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百步亭社区“小喇叭微视频”开播仪式。该社区居民和物业工作人员,自发成立13支“小喇叭”宣传队,领取了260余个小喇叭。
让居民成为社区“小喇叭”,辅以遍布社区的广播系统,江岸区把十九大声音传递进苑区、楼栋、家庭。这种见缝插针式宣讲引发蝴蝶效应,楼栋学习会、党员故事会、红色生日会等各类宣讲新形式现身江岸。
宣讲“小喇叭”,令人耳目一新
2日下午,江岸区温馨路一处公交站,人流如织。10多位百步亭“小喇叭”宣传队的队员们,手持小喇叭,向候车乘客播放提前录好的十九大精神要点。
正在等车的居民赵丹认为,利用生活“间隙”,公交站“小喇叭”宣讲令人耳目一新、易于接受。
眼下,以百步亭社区为代表,江岸区各社区纷纷发动志愿者和居民,利用健身、串门等机会宣传十九大精神,涌现出无数个“小喇叭”。与此同时,该区还将分布在各居民小区的636个宣传喇叭,纳入宣传矩阵,成为宣传十九大精神的重要力量。
寓宣传于服务,消除心理距离
6日一早,江岸区怡和苑小区居民吕新海,端着自家刚煮好的鸡丝面,敲开507号楼张衡家的房门。
今年78岁的张衡,子女在外地,老伴去世后,长年独居。缺少亲人陪伴、生活不便,张婆婆整天闷在屋里,郁郁寡欢,饭也不按时吃。
吕新海偶然得知张婆婆的情况,便主动揽下照顾她的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作为普通居民,也应该力所能及地照顾身边的空巢老人、困难家庭。”吕新海说,居民们当“小喇叭”,意在宣传,更在服务,“大家将十九大精神融入日常志愿服务中,就是用实际行动践行十九大精神。”
更多的感动,正在江岸区发生。
11月7日,长江明珠小区物业的工作人员,拎着一箱牛奶和一袋大米,来到小区居民汪贞源家中。
73岁的汪贞源卧病在床11年,44岁的女儿患有智障,一家人的生活全靠老伴操持。
小区物业的工作人员与汪贞源一家结下“亲戚”。每周,物业工作人员都上门探望。听说汪贞源想给女儿换个轮椅,他们专门找志愿者帮忙量身订做。
将十九大精神寓于服务中,更多的惠民举措,正在江岸区涌现。
目前,百步亭社区三居委会已召集党员居民、志愿者、楼栋长等,对小区的空巢老人、高龄老人、残疾居民等困难群体,展开上门探望活动,并定期入户检查水电气有无泄漏、排查安全隐患。
“滴灌式”宣讲引发蝴蝶效应
江岸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小喇叭”只是一种宣讲形式,其精髓在于,结合居民生活习惯,将公交站、楼栋等居民日常生活空间,作为宣讲载体,用“滴灌式”宣讲,优化宣讲效果。
这种化整为零、见缝插针式的宣讲形式,在江岸区引发蝴蝶效应,一批受群众欢迎、形式多样的“亲民宣讲”涌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我们可以从身边做起,鼓励家人每周少开一天车。”6日,怡和苑504号楼,一场“十九大精神楼栋学习会”正在举行。居民陈学燕的一番话,引来在场的20多位邻居们的赞同。参会居民龚凡琴说,区别于大会式的宣讲,参加楼栋学习的居民,更注重十九大精神的“本楼化”。“这种学习方式,能让十九大精神更好地走进居民心里。”
居民们还别出心裁,将十九大精神绘制成一看即懂的连环漫画,张贴在楼道里。
上周四,“江岸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