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青年志愿者网> 评论 > 正文

让“微信募捐”架起慈善公益桥梁

中国青年志愿者网:http://www.zgzyz.org.cn/   日期:2016-01-07

来源:铜陵文明网

  近日,朋友圈里几个之前在华科念书的同学转发了一条《我只是想正常的活下去——一个华中大少女的呐喊》公益募捐微信,通过微信这个平台为罹患重症且家庭经济条件不宽裕的大学生刘某进行公益募捐。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我捐了一笔微薄的善款,在震撼于信息便捷化的当下,公益活动在移动端拓展的同时,如何做好移动端公益的文章,将民众公益热情与大量善款妥善发挥最大效用应当成为这个行业积极思考的问题。

  健全网络公益组织,强化公益品牌。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道德的不断发展提升,越来越多的线上线下公益组织在各地陆续建立,好比好货需要比三家,公益组织也需要在竞争与淘汰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在经历过早期公益组织操作不专业,媒体与个人对公益组织善款使用不明的质疑后,很多人选择绕开公益组织这个专业平台,而直接向个人捐款。所以,摆在公益组织面前的最大问题就是获取信任。而获取民众信任首先需要打好专业牌,作为一个公益平台,要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从筛选救助对象到如何高效使用善款都要力求合乎公正标准;其次,打好透明牌,消除民众的疑虑,最好的就是做的账目公开,让民众系统的了解到公益组织运营情况以及善款使用明细;最后,打好影响牌,提升公益品牌的影响力,做好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开展丰富多样的公益活动,获得民众的认同。

  提升公益素质,发挥善款最大效用。善款在经过或者不经过公益组织这一平台后,最终是要到被救助对象的手中,这给了很多人希望,但也带来了一些烦恼。因为个体环境不同,在大多数人能够将善款妥善运用的同时,难免部分人将善款用错了点子,给捐款人带来了失望。同时,个人所需捐款与接收捐款肯定会因信息传播等多种原因导致不同,部分人善款筹集不够,部分善款却又大量多余,如何有效处置多余善款,将民众的善意惠及更多有所需要的人变成了一道亟待解决的考题。而对此不仅是要提高被救助对象的公益素质,帮助他们认识到善款的稀缺性,提升受惠者的回馈社会理念,并且及时做到善款使用情况的告知以及多余款项的退还。不仅如此,还要提高公益组织的公益素质,在提供物质帮助的同时,及时做好与受惠者的沟通,做到人文关怀,拓展与延伸慈善服务,发挥出善心与善款的最大效用。

  营造公益氛围,积水滴为江海。随着微信、微博等移动端APP的受众越来越广,慈善项目的日益互联网化,移动端的公益捐助将不断提升民众公益活动的参与性,将原先线下的捐助直接推送到线上,拉近公益距离,提高慈善效率。而在整个大环境中,公益活动绝对不是移动端的独角戏,而是需要政府、学校等共同合作,一方面强化监管,确保移动端公益能够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推动宣传,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民众的慈善行为习惯。通过移动端良性发展,不断传播慈善理念,营造出身边慈善、小额慈善的良好习惯,打破传统观念中慈善是集体,是富者的的行为,重新提炼出传统文化中“不忍之心”、儒家的“仁”与现代的慈善文化相结合,塑造人人可慈善的概念,真正做到慈善正能量在社会的广为传播。(谢众)

【责任编辑:李博晶】
相关文章:
分享到:
上海青年志愿者:

上海青年志愿者协会正式启动2012年韩国丽水世博会中国青年志愿者招募工作。[关注]

聚焦
地方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