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岸网
每天清晨,花园路街道南湖社区花园八村7幢的居民范志琴便早早地出门,在所住的楼栋周围来回巡逻,看看是否有安全隐患;吃过早饭,她又来到邻居86岁的王永芬老人家敲敲房门,确保老人应声后,才放心地离开;午饭过后,利用居民下楼聊天散步的时段,她义务当起了宣传员,给居民宣传政策、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对于范志琴来说,成为志愿者,让她2016年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
“志愿者都是义务的,不拿报酬,而且耗费时间还得罪人,很多人都不愿意做。”范志琴退休后,一直想找些事情做,自从社区成立了志愿者队伍,她便毫不犹豫地加入。大到创建文明社区,小到入户宣传、收取卫生费,她都亲力亲为,让暖心的力量充盈在整个楼栋。
人们常说:“远亲不如近邻。”范志琴特别关注楼栋内的空巢老人,对他们的情况了如指掌,总是在有困难时及时给予援助。据她介绍,花园八村7幢就有8位空巢老人,年纪都在80岁左右,由于子女不在身边,加之年事已高,身体总有一些大大小小的毛病,因此,关心老人已经成了自己的分内之事。老人最害怕孤独,细心的范志琴总会利用自己做完志愿服务之外的时间,格外关照老人。一句简单的问候,一个会心的微笑,让老人高兴不已。“小范就像是我的女儿一样,总是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王永芬老人每每谈到范志琴,心里总是暖暖的。
范志琴不仅关心着整个楼栋居民的大事小情,还时刻注意着楼道的公共环境。“笤帚一把,楼道清扫,环境整洁,强身健脑”。她常常这样调侃自己。不知是不是醉心于志愿者活动的缘故,年满60的她看起来精神倍加矍铄。“每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都很累,但当看到居民的笑脸,我的心里就装着满满的幸福,觉得我的付出更有价值、更有意义了。”范志琴如是说道,做志愿者以后,她觉得自己变得更加有爱心了,同时对周围的亲人、朋友影响也很大。
在志愿者的传帮带作用下,辖区余淑华、杨光玲等居民也纷纷加入社区志愿者的行列。目前,南湖社区志愿者队伍已发展到42支,有3200名志愿者,分为社区服务类、互助志愿类、社区事务类、公益慈善类、文体活动类五个类别。
近年来,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城市文明建设的一张靓丽的名片。自2013年以来,南岸区在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上,确立了“宜居·创新”主题,以深化全国文明城区建设为统揽,把建设志愿之区作为推动文明城区建设的发动机、助推器。围绕“五好”要求,落实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以“幺婶帮忙”、“文明劝导”、“衣旧情深”、“文明旅游”、“邻里亲人”五大品牌和全区50个志愿服务重点项目为支撑,切实抓好制度建设、阵地建设、队伍建设,重点突出全面激活志愿者,遵循“好处、好做、好玩”三好原则,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对文明城区建设助力升位、提高全民文明素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十余年来,南岸志愿者从无到有,目前,全区注册登记志愿者16万人,志愿服务团队755个。
如今,在南岸,哪里有困难、哪里需要帮助,哪里就有志愿者的身影。他们已经成为南岸文明的象征,他们就像一颗颗文明的种子,正用行动传递文明、播撒爱心!记者 杨雪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