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青年志愿者网> 地方动态 > 正文

福建华安乡村医生扎根山区20余载:用心服务好山区民众

中国青年志愿者网:http://www.zgzyz.org.cn/   日期:2016-12-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陈炳根每到一处病患床头,都要仔细叮嘱,详细检查。 黄建和 摄

  中新网华安12月13日电 (黄建和 陈佳平李炳榕)“今天感觉怎样?肚子还会不会胀气?注意不要吃太过油腻的食物,要清淡一些……”12月12日,在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高车乡卫生院病房里,院长陈炳根例行着每天必须完成的首要任务,查房、询问病人情况。每到一处病患床头,他都要仔细叮嘱,详细检查,保证病人的身体可以最快得到康复。

  陈炳根今年45岁,1995年7月从福建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大专班毕业后就分配到高车卫生院。

  高车乡位置偏远,出入仅有一两趟的班车,交通不便。“那天一大早,我背着简单的行里,从前岭村出发,走了近5公里的山路,才到达乡卫生院。”他回忆着刚报到那天的情景。不知不觉地,今年已是第21个年头。

  条件简陋,基层坚守。最初的卫生院,仅有2幢房子,都是上世纪80年代初建的矮旧石头瓦房,采光差,一到雨天经常会漏水。“那时,刚从学校毕业,也有激情,抱着服务家乡的念头,想也没想就来了。”陈炳根回想着当初。

  设备简陋,自食其力。山区卫生院的一大弊端就是医疗设备有限,彼时,卫生院基本只配备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之类的简单医疗器械。卫生院远离集市,生活不便,就连买个菜都十分困难。于是,陈炳根就利用卫生院空地,自己开垦菜园子种菜,从山上引水种水稻。

  高车乡辖有3个建制村,人口约6900多人,到卫生院看病、住院的基本是当地群众。陈炳根虽为院长,但一点架子也没有,卫生院人员稀缺,很多事情他都亲力亲为,病患大都称呼其为陈医生,而不是陈院长,他和患者之间更像是邻里,熟一点的直接叫名字,称呼“老陈”的也有。

  高车乡山高水远,卫生院最初有6个人,后来3人相继退休,有的因工作需要调走,有的因条件艰苦辞职,人员换了不知道多少茬,但都是只减无增。2006年上半年,整个卫生院只剩陈炳根一人,他成了名副其实的“光杆司令”。

  认真钻研,提升成长。地方闭塞,所以只要有时间,陈炳根就躲在宿舍,认真钻研医疗书籍。也因此,他从最初一名普通的医生,成长为主治医师,再到现在的副主任医师。同时也做好“传、教、带”,培养3名年轻医生成为“骨干”。

  “我半个月就得到卫生院拿一次药,让陈医生检查,他人很随和,跟他说话就跟唠家常一样。”石示头村70多岁的童清水曾在大医院做过心脏搭桥手术,现在定期得到卫生院拿药、检查,“能在家门口看病真好,‘老陈’还定时做随访。”

  在高车乡,像童清水一样长期服药的人,基本都得到过陈炳根的精心指导和检查。目前,全乡有糖尿病患者100多人、高血压患者400多人,单单这部分群众,陈炳根每年都要组织一次免费体检及每人每年4次以上的随访。扎根山区的他获得了“全省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个人”,多次被评为县“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等。

  作为一名处在最基层的医务人员,陈病根见证了乡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大变革。2012年、2014年乡卫生院2幢新楼先后投用,设备增多,B超、心电图等都能在卫生院检查。“作为一名基层医生,用心服务好山区群众,尽自己最大力量创造条件,让农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贴心服务。”采访最后,陈炳根用质朴的语言诠释了乡村医生的责任。

【责任编辑:刘亚楠】
相关文章:
分享到:
上海青年志愿者:

上海青年志愿者协会正式启动2012年韩国丽水世博会中国青年志愿者招募工作。[关注]

聚焦
地方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