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青在线
原标题:年轻智慧激发志愿服务新活力
26岁的袁鸿飞没想到,一颗帮农民工抢回家车票的小爱心,竟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从自己一个人举手之劳帮工友上网抢票,到成立“宝坻一家亲青年志愿服务社”发起网上义务订票公益行动,两年间,170多名年轻志愿者聚在了一起,把16206张回家的车票送到了那些因买不到返乡票而多年不曾回家过年的农民工手中。
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天津地区选拔赛暨“大信杯”首届天津市青年社会组织公益项目大赛上,“爱满回家路——网上订票,我们义务帮您”志愿服务项目在参赛的148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特等奖。
与其说是一次大赛,不如说是一个让各路青年社会组织走到一起交流、学习和倾诉的舞台。始于一颗善心,如何发展壮大,顺利度过从草根向专业化转型的阵痛期,实现自身“造血”能力,正是“袁鸿飞们”普遍在思考的问题。
与此同时,在中国社会转型和治理创新的当口,“志愿服务”也逐渐成为常态化的元素,出现在国家及地方大大小小的发展蓝图之中,从过去的扶老助残,到推动城市和社会发展。
志愿服务不能停留在“老三样”
填补孩子的课余时间,把各种培训和辅导课程免费送到家门口,这是天津市河北区团委正在8个社区的不同街道试点的公益项目——自强营地。
在区内每个街道选一个社区作为试点,利用每周五下午孩子们没课的时间,把他们请进社区营地,由志愿者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授课指导,让家长们放心托管,这是自强营地的模式。许多来自困难家庭和外来务工家庭的孩子,第一次体验了来自专业教练和老师的培训与授课指导。
这个暑假,家住河北区华泰园社区的单亲女孩朱兰颐不再只是一个人孤零零待在家看电视了。在自强营地,她见了世面,也结交了不少小伙伴。朱兰颐的母亲也惊喜地发现了女儿的变化:从一个特别内向的孩子变得开朗活泼了,还学会了拉丁舞和素描。
自强营地公益项目,在大赛中获得评委的一致认可被评为特等奖。大赛评委、恩派公益组织发展中心社会创业平台经理李欣欣说,近年来,越来越多人关注公益,从政府到公众再到企业,对公益投入的热情都更多。特别是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服务也都越发活跃,“从他们的精神风貌到项目的设计构想,都更加有创意;覆盖的人群也更加广泛”。
正如她所说,此次参赛的148项公益项目,关注到了不同层次人群的各种需求,内容包括阳光助残、关爱农民工子女、邻里守望与为老服务,还有环境保护与节水护水,扶贫开发与应急救援、文化宣传与网络文明、禁毒教育与法律服务等九大方面,“不只有雪中送炭关注老弱病残,也有锦上添花的服务。”比如天津外国语大学学生利用自己的专长,到社区义务教老年人学英语、国学特色讲堂等。
李欣欣观察到,参与的志愿者也在愈发多元化,从早期的社区大爷大妈,到大学生志愿者,现在越来越多的草根发起各式各样的社会兼职或专职的公益组织,“不同层次的人群都愿意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
“过去人们对当志愿者存有偏见,一些人不愿做志愿者,因为觉得太低端。”谭建光说,目前仍有不少组织在做志愿服务时,仍停留在传统“老三样”:扫大街、看老人、做表演。
不断创新志愿服务形式和内容,显得尤为重要。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广东青年职业学院教授谭建光认为,志愿服务应该不断延伸和提升,建议志愿者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挥个人所长为志愿服务增添新内容,比如开展智慧服务、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等,“现在年轻人有创新思维,掌握新的技术,应该让志愿服务变得更时尚,更容易被人了解和接受”。
志愿服务成为社会的黏合剂
失去独子的王大爷,从不和邻居来往,连走路都一直不愿抬起头来。社区主任齐云雪注意到这个几乎被邻里遗忘的老人,热心肠的她成了老人家里的常客。陪吃饭、陪聊天,还特意在居委会安排活动,请王大爷去帮忙张罗。时间长了,笑容终于重新出现在王大爷的脸上。
“心灵的创伤,比经济上的困难更加难捱。”齐云雪带着“益众社区服务中心”公益组织的社工和志愿者们,找到了散落在街道里的14户失独老人,在每户失独老人所在的社区确定帮扶志愿者,并配备健康医生。每天有关注,定期有活动,用年轻人的热情和爱心,温暖那些失独老人冰冷的心。
这个名为“交换青春——关爱失独老人”的公益项目,在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评委在点评中表示,这个项目不是泛泛地为老服务,而是具体关注到一个容易被大多数人忽略的群体。
在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快速转型过程中,志愿服务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凝聚民心、疏导民意。谭建光说,当各种利益不平衡状况陆续出现、进而引发各类矛盾冲突的情况下,志愿服务成为一股沟通协调、友善互助的积极力量,对于调节利益关系、化解矛盾冲突具有特殊的作用。
一方面是志愿者的关心和服务,使得利益受到冲突、处于生活困难的群体获得帮助,能够寻求积极有效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民众参与志愿服务,在关爱互助的过程中理解社会、理解环境,减少矛盾冲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核心的志愿精神,已成为各种社会关系的黏合剂。
从草根到专业 从输血到造血
袁鸿飞正在思考一个新问题:如何让青年志愿服务队伍实现“造血”能力?他设想,成立一家公益主题餐厅,用餐厅利润来维持公益组织的运营。“订票只是其中一个项目,我们要做的是一个大平台,让来这里工作的城市建设者更好地融入城市,快乐生活。”如今,这家青年志愿服务社已经有志愿者400余人,下设多个志愿服务队,内容包括关爱农民工子女、农民工就业援助、农民工娱乐文化、助老助困、文明出行等。
自强营地的负责人康朴则面临着志愿者人手少和专业性不足的问题,“我们想让不同层次的孩子都能有所收获,因此需要摸索出一套系统的课外教育课程和一支专业的授课队伍”。
缺钱、缺资源,几乎是每一个公益团队都面临的问题。李欣欣列出了一组数字:2015年全国共有社会组织约66万个,这个数字还在快速增长。她认为,接下来需要努力的方向,就是如何让公益组织进一步去行政化、加强公众参与,同时让公益组织更加专业、项目更加规范,公益项目的成效也要有所考量。
不止一个民间公益组织发起人都有自掏腰包垫付资金的经历。对此,李欣欣说,专业的公益组织应像企业一样运营,要有合理测算和成本控制,否则只凭一腔热情是难以为继的。
公益组织的钱从哪里来?李欣欣的建议是,政府常态化购买服务是一种趋势,应该把一部分服务职能转移给社会组织。同时要做好爱心企业与社会组织的对接和长期合作。而最重要的是,社会组织自身要把项目打磨好,“不能只兜售情怀或是眼泪营销,却不顾受助者的感受,没有成效反馈的‘自嗨’是没有意义的。”她强调,志愿者一定要与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一同服务。因为有的志愿者缺乏专业知识,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反而会造成服务对象的二次伤害。她建议,整合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三方力量,鼓励青年多参与社会公益创业,并用企业家精神以及专业理性的企业运作手法,把社会服务一起做好。
“青年是社会上最活跃、最有生气、最有创造力的群体。”谭建光说,在中国志愿者队伍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很多理念创新和技术创新,往往都是由青年志愿者发起的,“要让年轻的智慧在新时期的志愿服务中发挥支撑作用”。相关阅读
青言青语话改革:固本培元强基层中青在线
人物 | G20最美的中国面孔 有一个清新的名字央视新闻
他们,向世界绽放中国微笑央视网
“小青荷”:G20杭州峰会上的别样精彩中青在线
G20峰会上的“小青荷”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