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青年志愿者网> 聚焦 > 正文

人民日报:首都开展公共文明引导行动15年 一抹柠檬黄 扮靓北京城

中国青年志愿者网:http://www.zgzyz.org.cn/   日期:2016-10-12

来源:人民日报

星级公共文明引导员举行宣誓仪式。资料图片


星级公共文明引导员举行宣誓仪式。资料图片

开展学雷锋志愿活动。资料图片


开展学雷锋志愿活动。资料图片

为到医院看病的老人提供帮助。资料图片


为到医院看病的老人提供帮助。资料图片

  北京,一座美丽的城市,高楼林立、街道整洁、底蕴深厚。游走在古老与现代之间,感受这座繁华都市的开放、包容与大气的同时,你会发现总有一抹“柠檬黄”不时地映入眼帘,让人眼前一亮。

  “柠檬黄”,它代表了一个群体,代表了一种力量,更代表了一座城市对文明的向往。“柠檬黄”,就是北京市公共文明引导员。从成立伊始,这支队伍就用自己的行动,维护着城市秩序,感染着市民群众,引领着社会风气。15年一路走来,“柠檬黄”已经成为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的名片,用一种独特的颜色,扮靓了北京城。

  长效引导

  人人担当文明主角

  随着人们公共生活领域迅速扩大,公共文明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排队上车,体现的是人们的守序意识,这件看似平凡的小事,却反映了一个人、一个城市乃至一个民族的文明素质。

  引导文明,让每个人都成为文明城市的主角。2001年,中央颁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同年,北京市申办奥运会成功。借此契机,北京市委、市政府以文明乘车、文明赛场、文明出租车为三大突破口,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一支数以千计的文明乘车监督员队伍应运而生。后来,这支队伍更名为公共文明引导员。

  刘桂兰是密云区980路长途车站的公共文明引导员,回想起刚到这里时的情景,她说:“当时几乎没有人排队,但我们相信只要有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

  “谢谢您了,请您配合按顺序排队上车。”“小伙子,麻烦让一下,让这两位老人先上车吧”……嘴皮磨薄、嗓子喊破,刘桂兰和她的队友们一遍一遍、一个一个地耐心劝说,他们的坚持和敬业感动了乘客。当初抢占排头的小伙子每天来到站台,不仅排队,还主动和刘桂兰“阿姨阿姨”的打招呼。排队在这里逐渐成为习惯,刘桂兰的站台也成为密云第一个“自觉排队乘车站台”。

  “队伍成立之初,主要是在全市主要大街、重点地区公交站台开展文明乘车宣传活动,劝阻不文明行为。”北京市公共文明引导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孙平介绍,经过几年的发展,2010年底,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公共文明引导员队伍作为政府购买的公益岗位,正式建立了长效机制。目前,公共文明引导员队伍已发展为9000人的专业化志愿服务队伍,服务的公交地铁站扩大到2300多个,覆盖1200多万人群。

  15个寒来暑往,“柠檬黄”的出现,让北京城市公共文明发生了显著变化。公交地铁站台由原来乱挤乱拥、抢座占座,到自觉排队、有序乘车;乘客对文明引导员由过去的不理解、不配合,变成了现在的“我排队、我快乐、我支持”,体现的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

  据调查统计,2005年北京市公共文明指数为65.21,2015年为84.08,10年间提升了18.87分。“这质的飞跃离不开公共文明引导员队伍的坚持与奉献。”孙平说。

  柔性引导

  美德感染潜移默化

  风清气正、讲文明懂礼貌的良好社会风气,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更不是一时的事,需要有人积极引导,需要公众广泛参与,需要久久为功让大家养成习惯。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请、您好、谢谢”这些简单的文明用语,是“柠檬黄”们每天说得最多的词汇;不论酷暑寒冬,亲切的微笑始终是引导员们脸上最常见的表情。作为文明礼仪的示范者,“柠檬黄”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时刻向社会示范和诠释着“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的理念。而他们在扮美了自己的同时,也感染了他人。

  市民吴志敏的家在天坛附近,退休后每天都要坐几站公交车去天坛公园转转,细心的他发现这个小小的站台正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环境整洁了,除了有序排队乘车,大家好像都变得懂礼貌了。”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吴志敏发现这些变化都源自站台上的几位公共文明引导员。

  “虽然我不能像他们那样志愿奉献自己的时间来维护北京的文明形象,但我可以用自己的行动来配合他们的工作,一起为北京的文明发展努力。”从此,等车的时候吴志敏总会主动站出来带头排队,遇上有人问路他总是抢着解答。

  “通过潜移默化的引导,市民增强了礼让他人、关爱弱者、遵守规则、讲究公平的意识,逐渐习惯成自然。”首都文明办副主任韩龙彬介绍,北京市公共文明引导行动开展15年来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创新形成了公共文明“柔性引导”的路径:文明引导员用自身的礼仪形象来示范引导;以关爱之心、亲和之情,帮助群众排忧解难来感化引导;针对不文明行为用耐心说服、善意提醒来劝告引导。“没有硬性的强制,只有引导员的美德感染。”

  据统计,15年来,北京全市引导员共为群众咨询指路5250余万人次,帮助寻找走失家人22500余人,捡拾丢失物品52200余件,医疗救助8250余起,敬老助残超过1518万人次,义务助民服务近800万小时。

  创新引导

  “八大员”提升服务

  2006年,配合北京全市公交实施一卡通,全线开展宣传疏导维护秩序;2007年,配合地铁5号线开通,引导员首次进入地铁站台,与北京地铁运营部门共同承担特殊时期高峰客流疏导任务;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在重点大街、重点区域站站设岗,全天候服务;2009年,承担国庆交通志愿服务任务;2010年,开始参与春运,到火车站、长途客运场站维护秩序;2015年,参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大阅兵群众疏散,以及田径世锦赛观众入场引导任务……

  15年一路走来,北京市公共文明引导员这支队伍,从最初在公交、地铁站台维持秩序,扩展到交通路口、集散中心、春运场站、旅游景点、体育场馆、演出场所的引导服务和应急服务,逐渐发挥出精神文明宣传员、文明礼仪示范员、排队乘车引导员、交通文明协管员、治安防范信息员、站台环境维护员、群众困难排解员、公共文明观察员“八大员”的综合作用。

  “公共文明引导行动,已经成为一种新形势下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社会文明风尚和首都治理现代化的创新形式。”首都文明办主任滕盛萍说,“在不断的摸索实践中,一种文明引导与城市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相结合的独特模式正在逐渐形成。”

  在面对群众需要时,他们无私奉献,不计得失;在突发情况面前,他们挺身而出,战胜困难。在“柠檬黄”们的引导下,诸多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被化解,站台及车上的扒窃案件逐年下降,因乘车拥挤造成的交通意外伤害事故趋于“零发生”。

  遵循“学习雷锋、奉献社会、提升自己”的理念,发挥队伍相对稳定、服务岗位相对固定、服务时间相对确定、管理较为完备的优势,“柠檬黄”还成为一支专业化的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目前,北京市共有学雷锋志愿服务小分队360多个,学雷锋志愿服务岗2000多个,覆盖北京全市16区。

  “15年只是一个节点,我们的公共文明引导行动始终在路上,任重而道远。”滕盛萍说,“站在新起点,面临新任务,我们将怀着更为执着的梦想,持之以恒,开拓创新,不忘初心,奋力前行。”

【责任编辑:刘亚楠】
相关文章:
分享到:
上海青年志愿者:

上海青年志愿者协会正式启动2012年韩国丽水世博会中国青年志愿者招募工作。[关注]

聚焦
地方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