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记者 王京雪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两天后,浙江德清78岁的老人陆松芳,捐出拉煤饼攒下的1万1千块钱——有人算过,攒这笔钱,他要两年不吃不喝拉上50万斤的煤饼。8年后,好人陆松芳身板仍然硬朗,仍在拉煤行善
停不下的煤车,歇不下的善
▲陆松芳站在家门前。
地处浙北德清的新市古镇,就是人们想象里江南水乡的样子:一半小河流水,一半青石板街。水和街之间有石阶,方便人蹲着浣洗物件;街和街之间有石桥,忙的闲的,上班、上学、买菜或趿着拖鞋、提着撑衣杆的人在上面来往。早起的店铺主人推开门、下好门板,生起煤炉做饭烧水,炉里烧着的,南方人叫“煤饼”,北方人叫“蜂窝煤”。河边藤椅木凳上一早就有人坐着喝茶抽烟发呆,一些老人家仿佛从早到晚一坐百年。
▲出门拉煤饼。
86岁的陆松芳在新市古镇里拉煤车卖煤饼,已经拉了28年。2008年,在那场牵动无数国人心魂的大地震发生两天后,时年78岁的老人在这里捐出了拉煤饼攒下的1万1千块钱——有人算过,说这笔钱,陆松芳不吃不喝要拉上两年合计50万斤的煤饼,这让古镇人惊讶、感动,继而让古镇外的人惊讶、感动,说这是“一个穷人的善举”,“卖煤翁爱心感动四方”。
“他良心好的唻。”古镇不大,老住户们彼此相熟,谁都能讲出陆松芳的一点故事,“还在卖煤饼,跟8年前没变化,看不出那么大年纪,满面红光,皮肤比我们还亮,就是背好像更驼了。前阵子给得病的小孩捐款,他捐了1000。”一个女孩说;“好人,全国道德模范,他不容易的。”路过的男人说;“你说他做好事是8年前了?我跟你讲,别说8年,他28年前就是这样,他一辈子就是这样!”小卖店女主人快言快语、声音响亮。
八年后
陆松芳的居所已从8年前河东面那间五六平米的租房搬进河西面的小楼,镇里照顾他,把公家房免费借他住,他难得奢侈了一把,花100块钱给自己添置了一台二手电视,又买来一张写着“和平中国”的画报贴在墙上,作为屋里唯一的装饰。画报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正微笑挥手。
他看上去还是老样子,身上还是8年前上报上电视时那件白衬衫,沾着洗不去的煤灰痕迹,还是那件蓝布褂子、那条蓝布裤子,跟当年一样头发不多但多是黑发,身上干瘦但脸颊饱满,额头几条纹路轻细而浅。听说要拍照,他从床头的蓝色手提袋里摸出8年前被提名全国道德模范时的绶带挂上身,两手背到身后,身子使劲往后仰,一下子把弯折的腰挺直。
蓝色手提袋里装着陆松芳一生的荣耀,他很乐意打开展示:他和浙江省道德模范们跟省领导的集体合影,他站在东方卫视舞台上的留影,他应家长提议、跟一个婴儿车里的小姑娘的合照,当地领导写给他的贺年信,收录有他照片、事迹的书籍……
他喜欢问外地访客是坐飞机还是乘火车来的,然后说起自己坐飞机去北京的经历,有点神奇地感叹“只用一个半小时,驾驶员是女的,飞机在云层里飞……跟着共产党真享福。”
被提名全国道德模范去北京领奖是陆松芳这辈子第一次坐飞机,是他离开古镇出的最远的远门,也是他生命里的一桩意外。在备受关注的2008年之前、之后,陆松芳都是古镇里一个生活简单安静的老人,一个长年累月行善的好人。
▲常年拉煤,粗糙、总是沾着煤灰的手。
他的生活节俭到“清贫”的地步:穿戴不讲究,几乎不在这上面花钱,有些衣服和鞋子还是捡来的。他做体力活,胃口大,一顿要吃半斤米,“过去吃得更多,早晨半斤稀饭,中午一斤米,晚上一斤米”,但吃菜不讲究,随便做一碗能吃一天,有时街坊家菜做多了匀他一点,有时从菜市场捡回别人不要的菜帮菜叶。去北京领奖时吃自助餐,同桌人盘子盛得满满当当,他一次只拿一点,最后将别人吃剩在盘子里的馒头、饼都拾过来吃掉,“吃多少拿多少,不要浪费。”
除了吃饭和捐钱,他很少有其他花销,但他捐起钱来真慷慨到“富有”的程度,丝毫不像一个一天拉近千斤煤饼赚30块辛苦钱的农村老人,也不像一个少孤家贫,儿时曾捧碗去别家讨过饭的人。“他经常是拉煤饼经过哪里在募捐,就把车停在一边,走过去捐钱,有多少捐多少,一直在捐,感觉攒下来的钱全捐掉了。”古镇社区办事处主任说。直到现在,在老家厚皋村,陆松芳家也只能说是一般人家,但他天然有种“富有”的金钱观,是镇上最穷的富人和最有钱的穷人。
清贫“富人”
陆松芳的小儿子陆连庆记得,自己小时候,家里没什么钱,冬天下雪后,河塘旁的“塘路”很滑,父亲一早就会独自过去扫雪,母亲时而埋怨他又扫坏了家中的扫帚。
1958年,对河口水库动工,修筑主力是附近各人民公社抽调来的民工,陆松芳也在其中,且负责分发三个村子的饭票。有次上面多发给他80人份、整整2000斤饭票,“当时值很多钱,又没人知道,但他全部还了回去。”陆连庆说。据说,收到这笔大额饭票,公社的人大为惊讶,立即想让陆松芳入党,他说不要不要,觉得自己只是做了应做的事,不该以此换取任何回报——就像后来,他因为地震捐款受到表彰,也不肯接受奖金,说自己捐款不是为了钱。
28年前,58岁的陆松芳在妻子过世后从厚皋村搬到古镇区拉煤,租房附近有老人年老体弱,身旁又没有子女,他常主动帮忙倒马桶。拉煤车时,常有人看到他停车捡起地上的瓜果皮、碎玻璃瓶,扔进垃圾箱。彼时,他的儿女都已成家,家中债务也已还清,陆松芳一身轻松,慢慢开始更自由地支配拉煤所得。
新市镇造大桥,他捐了600块钱,“本来要捐1000块,被劝回去了。我们捐一百两百、他捐一千,叫我们脸哪里搁哟。”同乡人开着玩笑回忆。除了汶川地震的1.1万元,雅安地震,他也捐了一万多块,“都是阿兄阿弟,他们遭难了,我应该帮忙”;村子凉亭坏了,维修要1万块钱,他主动掏钱,包工头受了感动,说你出9000,1000块工钱我出。前几年,他又拿出1万2千块钱给自己的村子也修了座凉亭,村里给这个亭子取名叫“道德亭”。
一年冬天,大雪过后古镇路面结冰,陆松芳一早出门扫雪,觉得一个人扫太慢,他买了几十把铁锹,让人贴出告示,谁来铲雪,铁锹送谁,很多人受了触动,跟他一起把积雪清理干净,“那么些铁锹也要上千块钱的,整个月工钱一下就用掉了。”陆连庆说。
有一回,两个人在煤饼厂门口为一张20元的假钞争吵被众人围观,陆松芳走过去,问清情况,要过假钞直接撕掉,反手递过两张10块钱,“不是大事情,打架打坏了还要花钱看病”;还有一回,买甘蔗的人看到削开的甘蔗坏了两节,整根都不肯要,跟卖甘蔗的人争论起来,陆松芳挤进围观的人群看了看,说“你走好了,这根我买。”……
他几十年如一日地行善、不停捐款,可儿子盖房,他是不出钱的,给家里小辈的压岁钱也多年数额不变。
有时候,陆连庆觉得自己不很了解父亲,他没有养老保险,没有退休金,岁数那么大,挣钱那么辛苦,日子那么清俭,捐款又那么大方。“他的想法我也不是很懂,但钱是他自己赚的,怎么用也由他的。”
“我问过他为什么做好事,”厚皋村党总支书记赵建荣说,“他说自己以前很苦,靠人家给口饭活下来,所以现在条件好了要报恩。”
2009年,陆松芳以近80岁的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交党费,他拿来1000元,赵建荣吓了一跳,“我说你这么交,我们怎么办呢?他说那就今年交500,明年交500。”
人要心好,树要根好
过去,陆松芳拉煤要拖着板车到三五公里外的煤厂去拖,现在,镇政府和煤厂在离他住处不远的街上设了个小仓库,拖拉机从煤厂把煤饼直接运来,省了他不少力气。
系上围裙、带上棉线手套,把15箱煤饼一一搬上板车,“每箱30斤,一箱赚1块5毛钱,今天要买煤饼的不多就少拉点。”
“松芳啊——”路边小吃店老板招呼他,他把车拖过去停好,熟门熟路地把几箱煤饼搬到老板放煤的地方,蹲下身,一块一块拿出煤饼、码放整齐。“现在镇上只有他一个这样拉车卖煤饼的,别人都是开电动车、小卡车,但我们还喜欢他来,他服务很周到。”
烧煤饼的人家这些年越来越少,但古镇里总有陆松芳的生意,在这里,他被需要也被尊重着。
“人家从北京来看我呢,从北京来的。”他有些微雀跃地告诉买煤饼的老板们、告诉遇到的街坊们。一个四川籍的小吃店老板娘叫住他,给他看微信上一篇写他的文章,“你看,这是你吧?我专门存下来等你来看的。”他坐下来看,脑门上渗着汗,两手掌纹指缝里都是煤灰。
一户一户送完煤,两小时后,陆松芳把空车拖回仓库。解开衬衫扣子,休息片刻,他看一眼院子里的树,又谈起他那句老话——“人要心好,树要根好。”他挂在嘴边的就是这句话,之前一次表彰大会要他在两千多人面前发言,他就这么说的。他有点得意地重复一遍,歪过头笑,“这是我自己想的。”
“要到家里坐吗?不坐了?那再见啊。”弯着腰、背着手,轻轻松松地道声别,陆松芳在青石板上慢慢走远,走进老弄堂深处。
坚守善行的力量撼动人心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张永生
8年前,汶川大地震发生两天后,浙江德清78岁老人陆松芳,捐出拉蜂窝煤攒下的11000元——有人算过,攒这笔钱,他要两年不吃不喝拉上50万斤的煤。如今,耄耋之年,老人家依然身板硬朗,仍在拉煤行善;面对赞扬,他总是那句老话——“人要心好,树要根好”,很朴实,却有着沉甸甸的分量。《新华每日电讯》5月13日讲述的这个 “穷人”的善举,感动无数网友。
行善不易,坚守实难。就在同一天,还有两则好人故事,同样让人感慨连连。《人民日报》报道,安徽淮南丁集镇一小学教师李元芳,自幼患小儿麻痹症,为了学生上课能看到她,8年来跪在长条凳上讲课,她的信念很简单:“要当一个快乐的小石子,为乡村孩子铺就一条通往幸福人生的成长之路。”《中国教育报》报道,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扎根太行山区30多年,推广科技种树,扶贫扶困,纵使头衔光环满身,脚踩的依然是太行砂石和燕赵故土,手拿的依然是钢锯和剪刀,操心的依然是老乡的收入和生活。 10年、20年、30年,对很多人而言意味着漫长和变化,而对这些把做好事作为人生最重要一部分的好人来说,奉献精神始终如一。
“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 ”如果说伯夷、柳下惠属于各自时代的精英,其出处语默、动静举止理应躬身践德、做出表率,那么,默默无闻的平凡人,尽管收入不高、生活不宽裕,仍然不忘奉献社会、帮助他人,慎终如始,乐此不疲,更应受到礼赞和褒扬。实际上,正因为平凡人把善行义举当作人生底色,才让道德星空绽放出道道光彩,让践德行善的呼唤引发深切共鸣。于是,我们需要反思,生活中之所以会出现善念不能发扬、善心不能扩充、善行难以持久的现象,固然有着复杂的社会因素,但是否也与我们不能坚持、轻易放弃并给自己过多的借口有莫大关系?
“人皆可以为尧舜”,但未必人人都是尧舜。从可能到实现,显然还有不少路要走。从社会来说,需要多挖掘平民英雄的美德善举、讲述百姓身边好人的心路历程,让人们在倾听中感动,在感动中行动;尤其要多关心好人的生活,给他们实在的关怀,不断增强道德的吸引力、向心力。否则,道德义举碰壁,“道德风险”时现,“英雄流血又流泪”,必然阻碍人们崇德向善的脚步。从个人来说,更要坚定道德信念,认识到做好事、行善举见诸举手投足之间,而绝非有人所想象的那样“高大上”;注重提升涵养,贯穿于生活,践行于平时,积累于点滴,绝不可唱高调而轻笃行;努力持之以恒,具备“气若风云、心如铁石”般的坚定,而绝不能一暴十寒甚至“三分钟热度”。
不忘初心,方得终始。这是志愿一辈子践德行善的好人的高度自觉,也是他们道德生活的最好注脚,留给公众的则是激励和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