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青年志愿者网> 聚焦 > 正文

高中生撰写论文探究公益精神与创新

中国青年志愿者网:http://www.zgzyz.org.cn/   日期:2016-05-18

来源:合肥在线

  原标题:高中生撰写论文探究公益精神与创新

姚轶凡参加志愿活动。

  姚轶凡参加志愿活动。

  晨报讯 提起志愿服务,你是否还停留在重阳节时到敬老院为老人洗脚,“六一”为山区儿童办联欢会等走过场式的概念与行为中呢?而在一些高中生的眼中,这种想法与做法都已经实在太“LOW”、太“OUT”了。近日,合肥一位名叫姚轶凡的高中生,专门撰写了一篇近4000字的论文,详细论述了她所理解的志愿精神以及解决以上问题的公益创新方法。

  高中生写论文探究真正公益精神

  姚轶凡是合肥一中国际部的一名高中生,近日她专门撰写了一篇近4000字的论文,内容聚焦和反思着志愿服务的真正精神,并积极探究着青少年的公益创新解决方案。

  论文开篇就提到了一些常见的“公益现象”,比如每逢节日到敬老院、福利院开展一些走过场式的敬老爱幼送温暖活动等。姚轶凡在列举了这些事例之后直接指出,“这与志愿服务的精神相距甚远”。她对前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在“2001国际志愿者年”启动仪式上的讲话十分认同,那就是“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

  2015年的姚轶凡刚年满16岁,在家人的支持下,参加了一系列国际基金会组织的国际青少年志愿者活动,足迹从合肥远赴至北京、福建和非洲肯尼亚。

  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与观察,她觉得安徽青少年志愿者活动基本以学校开展活动为主,缺乏社会各阶层的认知度、参与度;青少年对志愿服务、公益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不高,而社会普遍认为仅仅是孩子的课外活动而已。

  相对国外以及北上广发达地区的青少年志愿服务与公益创新,她通过调研发现,安徽的志愿服务队伍中,青少年所占的比重较少,所以她通过撰写专业性论文,针对安徽青少年志愿服务的公益创新之路做了积极的探索。

  提出“1+1+1+1”公益创新模式

  通过调研,姚轶凡注意到截至2013年11月底,中国注册青年志愿者人数达4043万人。截至2014年,我省注册志愿者超过180万人。注册志愿者人数增幅虽快,但与一些发达国家平均30%至40%人群为常规志愿者的比例相比,我国在志愿者数量、服务质量、可持续发展及志愿服务专业化方面,还具有较大潜能及发展空间。

  以上数据是16-35岁之间的青年,而13-18岁之间的青少年,所占比例则更加少之又少。“2012年在美国有超过一半的青少年成为志愿者,而回望身边的同学和自己,真正有意识地参与志愿服务,行动与机会都是少之又少。”姚轶凡说。

  为推广青少年志愿服务和完善青少年志愿服务体系,姚轶凡提出了“搭建青少年志愿服务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一体化平台1+1+1+1”公益创新模式:即互联网+公益+素教+实践模式。

  在这样一个模式中,她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努力创建学校、家庭、社区合作互动的平台;在公益平台上,让城乡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营造出充满兴趣、意义、团队、合作、互助的公益实践过程;将有利于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公益意识和创造性的思维品格积极发展。

  创建网站成立青少年志愿者发展中心

  搭建青少年志愿服务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一体化平台1+1+1+1模式,这篇论文的作者姚轶凡不是仅停留在理论研究上,她在2015年8月便发起成立合肥市庐阳区益彩青少年志愿者发展中心,并启动了You And Me青少年志愿者发展中心网站建设。

  通过发展自己身边的同学与家长,由她所创建的益彩青少年志愿者发展中心,如今已有70多位积极活跃的志愿者。在家长和同学的支持下,益彩所成立的青少年志愿者首善团队,目前已有核心志愿者20余人,大多数都是十六七岁的高中生。

  益彩青少年志愿者发展中心,采用的是青少年帮助青少年的理念,参与的人员和服务的对象,都是18岁以下的青少年。2015年12月12日益彩青少年志愿者发展中心成功落户崔岗艺术村,利用设在崔岗艺术村的基地,这些高中生们周末既可以举行自制手工品义卖、寒暑假又可以组织团队开展活动一对一帮扶、还可以把素教课堂延伸到田间地头。“让城乡青少年点滴中改变自己、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就是我们的信念。”姚轶凡说。 晨报记者 杜华柱

【责任编辑:李想】
相关文章:
分享到:
上海青年志愿者:

上海青年志愿者协会正式启动2012年韩国丽水世博会中国青年志愿者招募工作。[关注]

聚焦
地方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