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慈善公益报
上世纪80年代,她以集资办学发展基础教育名震中原,而今古稀之年仍不忘初心、坚守办学,又以发展高中教育闻名全省。70岁人生经历,54年办学生涯,她用心血与汗水谱写了一曲慈善教育的美丽乐章,数以万计的莘莘学子叫她“高奶奶”,大家亲切地称她为“奶奶校长”。
她,就是河南省范县希望中学校长高宝莲。
缘起童年
高宝莲1岁丧父,母亲改嫁,靠祖父母托养长大。由于家境贫寒,无法上学,她看到同龄的孩子蹦蹦跳跳去上学,常拽着祖父母的衣襟哭泣哀求。这一幕被一位老师看到了,于是替宝莲交上学费把她接到学校。靠这位好心人的资助,她读完了小学。初中入学时,祖父母相继去世,她又是靠着老师的帮助,完成了初中学业,之后学校保送她读完了高中。
幼时的心酸为她埋下爱的种子,1963年,她终于如愿成为一名民办教师。自那时起,她就立誓回报社会。
50多年来,高宝莲像一位辛勤农夫在办学兴善的田野里耕耘。《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到,在大屯中学从教期间,为集资建校,她跑遍方圆十里的村庄,使大屯中学实现了土坯房——砖瓦房——教学楼的华丽转身。学校的教育教学成绩一直在全县名列前茅,成为闻名遐迩的中原名校。
2000年3月,高宝莲从大屯中学校长岗位上退休,当时正值范县县城整体往新区搬迁,教育尚属一片空白。县委县政府领导看好高宝莲的社会影响力,请她出任校长。她不负众望,勇挑重担,义无反顾的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建校伊始,她像一部不知疲倦的马达,整天超负荷的运转,创造了当年建设、当年招生的奇迹。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拥有72个教学班,在校生4600余人,教职工304人,累计投资达1.38亿元的优质学校。
塑造善魂
高宝莲坚持“以人为本,以德治校”的办学理念,践行“博学济世,厚德树人”的办学宗旨,铸造慈善教育的校魂。为此,她殚精竭虑,通过系列活动,采取不同方式,向师生灌输慈善理念,聚集向上、向善的力量。
学校将慈善文化纳入教育教学内容,把《弟子规》的规范转化为自觉行动,在全校形成了“吟诵国学经典,争当文明学生”的氛围。
为增强学生爱国主义观念,每年清明节期间,学校都会组织学生通过网络广泛开展“网上祭英烈” 签名寄语活动,用实际行动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追思。
学校相继成立文明交通、尊老爱老、关爱留守学生等志愿者服务队。组织300余名教职工和4000余名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0余次。
学校还通过实施“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知善、行善、扬善、乐善的快乐,逐步实现由“日行一善”到“时时行善”,最终实现“善行一生”的人生追求。
播撒善种
高宝莲是一位极其“吝啬”的老人,她的吝啬程度达到节约一滴水、一度电。然而对于改善师生生活工作环境却十分慷慨。学校长期没有像样的操场,为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她心一横,耗资一千多万元建成了濮阳市一流的标准化塑胶运动场。学校没有家属楼一直是高宝莲心头的一块石头。2006年,她下定决心改善教师的住房问题,先后投资600余万元,建设了两栋家属楼,让100余名教师搬进了新家,彻底改变了居无定所的局面。
高宝莲爱学校、爱教师,对学生更是爱的深沉。这些年来,在高宝莲的资助下完成学业,考入理想大学的学生举不胜数。而今,她老人家的慈行善举依然在继续。
桃李满园
高宝莲致力于发展慈善文化教育,硕果累累。《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到,该校有5名教师在河南省优质课大赛中获奖、89名教师市级优质课大赛中获奖,教师发表论文100余篇,累计共向国家高等院校输送了16800余名新生,其中,669名学生考入双一流大学,1200余名学生考入一本院校,培养了2名空军飞行员,尤其是2008年贾祯熙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实现了范县十几年来清华录取学生零的突破。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特色教育品牌学校”、“河南省绿色学校”、“濮阳市文明单位”、“濮阳市师德师风先进校”等省市级荣誉100余项。学校连年在全县教师节表彰大会上被授予“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称号”。
高宝莲兴办教育的慈行善举赢得了社会的尊敬和爱戴,先后获得“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河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河南省三八红旗手”、“河南省十大校园美丽人物”等光荣称号,她当之无愧!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如今的高宝莲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依然奔走在教育一线,以更加高昂的热情和豪迈的步伐,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奋进。(张治中 李振华 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