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志讯社 中国青年志愿者
他们扎根西部,在磨砺与践行中,收获成长绽放青春;他们用坚守和担当书写着当代的雷锋故事。今年学雷锋月来临之际,我们特此推出一批活跃在祖国西部的活雷锋。他们的故事,看似平凡简单,却点燃了许多人心中的激情与梦想。
李 进
李进,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人,2004年毕业于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同年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服务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现工作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作为由西部计划志愿者组建的家庭,李进及其爱人践行志愿精神,是名副其实的“志愿者之家”。虽然离开志愿者岗位,但是李进依然选择扎根新疆,作为一名留疆西部计划志愿者,与广大留疆志愿者一道,携手奋进,和谐共处,着力打造留疆志愿着这个品牌。进疆十年来,李进笔耕不辍,用心和笔记录大美新疆、描写热血兵团,多篇描写新疆、记录志愿者生活的散文见诸报端。十年来,他累计撰写新闻报道、散文20余万字,多篇文章被新华网、兵团日报、中国组织人事报等国家级、省级新闻媒体刊登,起到了宣传新疆、宣传兵团、宣传志愿者的良好作用。
吴道杰
广西凤山县志愿者吴道杰利用自身特长,立足当地需求,紧跟时政热点,结合本土特色,开展爱心助学、耆乐无穷、“帖”心行动、“非凡鸟”空间建设计划、“联”动新春、书立方阅读推广计划、户外清洁日等公益项目,项目覆盖留守儿童、留守老人、返乡大学生、环卫工人、伤残人士等社会群体,打造温暖关爱圈。项目实施中,他拓宽筹款渠道,通过腾讯乐捐、米公益、点赞网等“线上+线下”筹款渠道筹集项目资金25万余元,有力促成项目落地。依托项目框架,他组织开展志愿活动240余场次,直接惠及上万人次,取得显著成效,给当地群众带来一些实实在在的温暖。他给全县307位孤寡老人赠送收音机;小年夜邀请全县100多位环卫工人“益”起吃团圆饭;为30位残疾青少年赠送手推轮椅;维系172名贫困学童长期一对一帮扶,发放助学金累计14万余元等。
张银波
作为云南省首批援藏志愿者的张银波,到达西藏后不久,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的地震,他带领服务地志愿者在加查县组织了为鲁甸的募捐活动,点滴成爱,向鲁甸民政部门送去了1646元的爱心善款。2015年4月,他徒步10多公里,为村里的贫困孩子送去募捐衣物60多袋,文具用品100多套,书籍800多本。2015年7月,在加查县教育局服务时,他常常利用下班时间去中学看望学生。当发现冬季来临,孩子们双手被冻得通红,他联合雪域爱心社募集资金8000多元,为加查县3000多名中小学生购买手套,并联合教育局举办了“温暖小手进校园”公益活动。
他说,我的路上没有远方,我的脚下都是故乡,西藏,我是你的孩子。他爱大美西藏,为了留下来,2015年9月,他报名参加了西藏自治区公务员考试,实现了自己的留藏梦。他说,西藏是一块锻炼人的热土,我是云南红土地的孩子,扎根西藏,只想在这里做更多力所能及的事。
彭志强
以志愿服务践行雷锋精神,他是受益者,也是接班人。他叫彭志强。2011年6月,家境贫寒的他作为村里第一位大学生却因学费问题准备辍学打工。所幸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他得到了涪陵区“希望工程”圆梦行动的帮助,5000元爱心基金助他圆梦重庆邮电大学。大学四年,彭志强积极参加志愿服务150余次,先后创办科普小讲堂、心灵阳光站、“向日葵”兴趣班等。累计号召1104名青年大学生注册成为城乡社区市民学校志愿者。
2015年7月本科毕业后,他作为重庆邮电大学第二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走进垫江县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支教期间,他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家访了100余户留守儿童家庭,访谈了4所学校共40余位老师,撰写出《垫江县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影响及对策》和《垫江县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两万余字的调研报告,为当地团组织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提供了详实的资料。
陈 熙
在海拔4500米的青藏高原上,他用青春灌溉知识的土壤;在长达8760小时的支教生涯里,他用爱心守护学生的成长。他,是高原书屋的筹建人,是“高原手拉手庇佑呵护”的创始人,是研究生支教团最有担当的队长;他,人如其名像阳光般温暖明亮,他,就是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队长陈熙。
2015年年底,陈熙通过朋友圈开展的“庇佑呵护之藏区孩子新年愿望卡认领”活动,共为藏区孩子们筹集4000余元新年礼物。依托“庇佑呵护”的“手拉手笔友计划”,使乃东县中学的学生和内地心愿卡认领者结成对子,互相通信,既让民族地区的孩子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又给了内地的爱心人士以了解西藏风土人情的机会,加强了民族交流。2016年他联合公益人邓飞和中国福利基金会发起“拾穗行动”,使乃东中学约30名事实孤儿获得资助,受助金每年约78000元。
唐鹏飞
一年之前,他还是一名初出茅庐的大学生,一年以后,他已经变成了熟谙孩子们心理的一名教师。这一年有过感动、有过震撼,短暂而又忙碌、充实而又快乐。
唐鹏飞于2013年注册成为“志愿北京”的一名志愿者。2015年9月,他报名参加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到宁夏泾源县进行了一年的支教扶贫工作。
他利用周末休息时间深入到留守儿童家中,详细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心理状况,和学生谈心聊天,与家长拉家常,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学习辅导,最后将全部资料整理成册,形成了四十本访问实录,共20多万字的调研报告。他还联系中国教育出版集团,为学校的60多名家庭贫困学生提供了每年近三万元的资助。
戚志宏
戚志宏于2007年7月参加西部计划,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九师161团开展支教服务。她利用业余时间和节假日给学生进行辅导,提高了学生的歌唱水平,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在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发生后,她积极组织参加为赈灾而举办的各项活动,为灾区的人民献上一片爱心。
服务期间,她撰写的论文《浅谈如何培养中小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荣获二等奖;2010年参加新疆第八届青年歌手大奖赛并获塔城地区民族组一等奖……在她心中:西部,是一个梦想;志愿,是一种精神;服务,是一种理念。2008年服务期满后,她考取兵团特岗教师,现为第九师一六一团正式在编音乐教师。如今,她成功地圆了自己的西部梦。
曹礼勇
作为优秀川大学子的代表,曹礼勇用奉献践行青春的誓言,用坚守点燃大山的希望。本科毕业后,加入四川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来到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树坪乡中心小学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支教期间,所带班级数学平均分提升了20多分;大力开展“暖冬行动”、“索玛花儿开”等扶贫助学工作,筹集扶贫资金和物资总价值200万元以上,覆盖当地18个乡镇的30所中小学。
支教结束后,已经回到四川大学的他仍然牵挂着大凉山的孩子们,针对支教期间发现的问题,他发起“彩虹桥”项目、“雏鹰圆梦”助学计划、“山鹰奖学金”等三个公益项目,筹集了近150万的精准扶贫公益资金,修建了三座桥梁,解决了5000多人出行困难的问题,为207个山区孤儿解决了上学的后顾之忧,为上百位品学兼优的山区孩子发放了奖学金。他的支教事迹先后被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和凤凰网等20多家媒体网站转载报道。
邵书琴
她在毕业季,逆流而下,奔赴新疆托云奉献青春;她在花样年,千里之外,彰显广外女子铿锵本色。校园外书写党员风范,他乡中弹奏铮铮琴音。千金难敌一“值得”,她在千里黄山、万里戈壁间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她叫邵书琴,毕业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管理专业,2013年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服务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托云牧场,从事基层社会管理工作。在服务期满后,她申请扎根边疆,留在托云牧场工作。2014年她被评为“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优秀志愿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优秀志愿者”。2016年她荣获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
游世广
游世广是一名90后西部计划志愿者。2014年8月,他到贵州省思南县进村入户开展关爱困难群众,走访贫困学生,发放爱心物资和资金等,累计参加志愿服务87次,参与县大型赛事服务活动68次,参与关爱留守老人,农民工子女服务活动55余次,无论大街小巷还是各个村寨,都有游世广身着绿马甲的身影。
“青春就该奉献,志愿者的生活是一笔财富,是人生最美好的回忆!身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我会把志愿服务当做终身的事业用心做好!”他时常这样勉励自己。因为工作表现突出,2015年11月,在贵州省青年联合会第十届委员会全体会议上,游世广当选为贵州省青联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