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江西龙南:3个年轻人点燃“小城大爱”每19人就有1个志愿者
新华网南昌12月7日电 上月底,中央文明办发布11月“中国好人榜”,其中,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的3名志愿者谢龙生、陈海峰、邹逢春以集体形式入选“助人为乐”好人榜单,格外引人注目。
2009年,龙南县的谢龙生、陈海锋、邹逢春因为热心公益的共同追求,牵头组建了龙南县青年志愿者协会。7年来,他们三人带领该协会关爱弱势群体,热心慈善活动,承担社会责任,助力家乡发展,用爱温暖了一座城,给这里的人们带来满满的正能量。尤为可贵的是,该协会以爱心接力等方式,影响和感动着这座城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群加入到公益事业中,让爱的涓涓溪流汇聚成海。
截至目前,龙南县青年志愿者协会发展会员1600余名。在他们的影响带动下,龙南这座33万人口的小城已组建40支志愿服务队伍,有1.74万名志愿者投身公益事业,相当于每19个人中就有1名志愿者。
2000多个日夜 点点烛光汇成爱的火把
在2009年以前,龙南县还没有一支正式的志愿者队伍。各种公益活动都是由爱心人士自发组织,形式单调,力量分散,公信力差,影响力有限,就像一点点烛光,闪耀了眼前,却很难照亮远方的路途。
在长期的公益活动中,谢龙生、陈海峰、邹逢春,这三位年龄不等、职业不同、经历各异的青年,为了同一份爱的事业聚在一起。他们意识到,个人的力量极为有限,只有把所有怀有爱心、积极行善的公益人士团结在一面旗帜之下,规范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爱心活动,才能做大做好公益事业,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渐渐地,他们达成了组建志愿服务组织的共识。
2009年12月,在当地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由谢龙生等人发起的龙南县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称青志协)正式获批成立。谢龙生当选为协会常务副会长,陈海锋担任副会长,邹逢春出任常务理事,他们三人负责协会主要事宜。拉起了志愿者队伍,热爱公益事业的青年们纷纷加入进来。
教师们加入了,工商业主们加入了,机关干部们加入了,电视台记者们加入了,公安民警们加入了,医生护士们加入了,企业员工们加入了。到2016年,青志协的注册会员已达到1600多人,会员遍布各行各业。
多年来,谢龙生与伙伴们努力探索着青志协的专业化道路。他们制定了《龙南县青年志愿者协会章程》等规章制度,逐步建立健全了志愿者招募、注册、选拔、培训、考核、表彰管理体系,对协会会员进行归类,分配岗位,并邀请富有经验的爱心人士担任协会顾问。
他们以志愿服务工作项目为载体,系统规划一段时期、一定领域的志愿服务内容,设立了一社四部(即龙青爱心社、活动部、培训部、宣传部、网络部),并根据青年志愿者的专业特长,组建了助老助残、扶贫帮困、绿色环保、文明交通等10支小分队。
静水流深,大爱无言。七年来,谢龙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累计近400次,花费时间超过2100个小时。陈海锋与邹逢春的志愿服务时间也达到了1500小时。据统计,青志协的志愿者中,志愿服务时间在1000小时以上的有91人。俗话说“一日行善易,百日行善难”,谢龙生、陈海锋、邹逢春与伙伴们在青志协这个集体共同成长,2000多个日夜持之以恒地从事志愿服务工作,在奉献中默默地燃烧着青春。
用七年时间脱去稚嫩与青涩,青志协不断成长,由当初一枝孱弱的“幼苗”长成一棵可以为人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成为当地公益事业的中坚力量。据不完全统计,青志协近年来为社会弱势群体开展募捐活动近百次,累计募集捐款近100万元,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400多次,向留守儿童赠送书籍、文具等物品总价值达20万多元。
12项公益活动 把爱心做成品牌
一路行来一路爱。7年时间,青志协爱的初心仍在,爱的力量更是茁壮成长。
每年春节期间,在赣粤边际105国道线上,总会有一道流动的风景,那就是浩浩荡荡的“摩托车返乡大军”。数以万计在珠三角务工的江西籍农民工,选择骑摩托车返乡过年。位于赣粤边际的龙南县武当镇,就成了返乡大军的必经通道和固定歇脚点。
2016年春节前的一天,当返乡人员经过长途骑行,远远看见雄伟挺拔的小武当山,看见山下那一竿飘扬的志愿者旗帜,看见“红马甲”们的笑脸,他们知道这是进入了江西老家的地界,到了龙南县青年志愿者协会设立的春运服务站。
爱心做成品牌,善举写就传奇。从2011年开始,青志协开展了以“温暖回家路”为主题的爱心活动。六年来,春运服务站的志愿者旗帜一直高高飘扬,温暖和服务了十万多人次的返乡农民工。谢龙生说:“只要有春节骑行回家的农民工兄弟,我们‘温暖回家路’的志愿服务就会一直做下去。”
青志协“一直做下去”的公益活动有很多,例如如坚持了六年的“爱心暖冬行”,坚持了五年的“高考爱心车队”,坚持了六年的“关爱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坚持了四年的“我帮你青春”青少年心理咨询服务……据统计,青志协坚持开展3年以上的爱心公益活动达到12个。
让公益活动开展常态化、项目化、品牌化正是青志协7年来孜孜以求的目标。青志协积极开发适合不同对象参加的志愿服务项目,每开展一项公益活动,都会谨慎地进行可行性分析和调研,对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进行精心策划和设计,避免因“头脑发热”推出一个“半拉子”工程。
一项公益活动,启动难,坚持更难。青志协每一项公益活动都安排了专人牵头,对应的部门和小分队负责组织,每次活动开展都会在原来基础上推出新思路、新看点。常办常新,青志协让公益活动始终保持着新鲜和活力,影响力越来越大。
近几年,青志协还扎根基层,不断组织志愿者开展“山区行”、“学校行”和“灾区行”等活动,沉下身子,以路为纸,以脚作笔,把爱延伸到需要帮助的地方。
2015年5月底,瑞金市遭遇持续暴雨天气,洪水泛滥。谢龙生、陈海峰和志愿者伙伴们感同身受,迅速行动起来,发出倡议,筹集了3万多元的紧急救灾物资,又冒着暴雨经过9个多小时赶到瑞金市受灾严重、地处偏远的丁陂乡。丁陂乡人民政府一位姓陈的乡长握着谢龙生的手说:“你们是洪灾后第一支来救灾的公益组织,我们没想到龙南的志愿服务队伍会跨县来瑞金救灾,而且来得这么及时,对我们帮助很大,诚挚感谢你们!”
心手传递小城爱心蔓延成势
爱心,是会“传染”的。谢龙生、陈海峰、邹逢春对此都有亲身体会。
谢龙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妻子和女儿一开始是持保留意见的。女儿谢怡馨委屈地说,父亲的业余时间都奉献给了别人,陪自己的时间屈指可数。妻子也认为丈夫做公益经常耽搁了生意,冷落了家人。为了获得家人的支持,谢龙生改变做法,开始带着妻子和女儿一起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从以前的“独来独往”变成现在的“三人行”。谢龙生对公益事业的执着,感动了家人,也带动了家人。如今,女儿已是全班同学公益行动的领头人,妻子也成为了谢龙生组织志愿者活动的“贤内助”。
陈海峰一位生意上的朋友看到他经常为公益活动忙忙碌碌,就劝他:“做这些事情赚不到钱,自己还要贴钱,何苦呢?”陈海峰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带着这位朋友参加了几次爱心活动。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位朋友后来竟然主动加入青志协,成了“铁杆公益迷”。他说:“这个世界上有些事情的价值无法用金钱去衡量。”
邹逢春的丈夫是一名公益资历比她还老的爱心人士。他是广州一家鞋厂的老板,也是著名的社会公益慈善志愿服务组织广州狮子会的成员。他们夫妻俩在志愿服务活动中互相支持、互相鼓励、互相配合。邹逢春丈夫还以个人名义为贫困山区儿童捐助鞋子近600双,价值数万元。
与谢龙生、陈海峰、邹逢春一样,青志协的每一名志愿者都以实际行动感染着身边的亲人和朋友,汇成了一个庞大的爱心圈。爱在蔓延,不仅仅在志愿者的朋友与家人之间,朝着全民公益的方向,青志协也做了许多努力。
由于受到年龄、时间、身体状况等因素制约,有些人达不到志愿者招收的要求,没有加入青志协,但他们依然有参加志愿服务的愿望。对此,青志协主动降低志愿服务的门槛,提出“捐一分钱,也是献爱心;志愿服务一分钟,也是帮助他人;没有加入青志协,也可以做公益。”的观点,经常邀请社会各届人士一起参加公益活动,团结了一批活跃在协会外围的爱心人员。同时,青志协通过微信群、朋友圈、公益微视频等新媒体,吸引了大量关注和热心公益事业的“粉丝”。
大爱倾城,心手传递。青志协播下的一颗爱心火种,在这个小城蔓延成势:桃江河上的渔夫朱伟杨冒着生命危险先后救起5名溺水的群众;谢日祥等四位普通农民自筹救灾物资驰援四川灾区;退休干部郑纪岳不顾年老体衰帮助9位幼时走失的老人找到亲人……
除了上月谢龙生、陈海峰、邹逢春以集体形式入选“助人为乐”好人榜单外,龙南还有1人被评为中国好人,3人被评为江西好人,17人被评为赣州好人,106人被评为龙南好人,1.74万名志愿者投身公益事业,其它好人好事不计其数。(吴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