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青年志愿者网> 聚焦 > 正文

让远山里的留守儿童走出“心狱”

中国青年志愿者网:http://www.zgzyz.org.cn/   日期:2016-07-25

来源:新华网

   7月18日,一个对城市人而言毫无特别的日子,却成为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一个偏远苗寨——芳武村集体村民的重要“节日”。为这一天,他们期盼了一年之久。

   村长从前一天就亲自开上自家土船至三小时水路外的码头渡客,沿山路上或劳作或休息的村民纷纷主动迎上前、以浓重方言味儿普通话向“城市客人”打招呼,芳武村唯一一所小学的全部孩子32人从暑假中返回校园,在操场上列队迎接一支去年曾来到过这里的公益队伍,今年,它的名字是“融创英苗助学”。

   很少有公益团队能将触角和脚印抵达此处,芳武村几乎隐藏在贵州崇山峻岭中的最深处,是一个“半与世隔绝”的纯苗族山村。

   笔者跟随融创公益队伍携带捐助物资,从中国最大的城市北京,乘飞机轻松穿越千里河山,却在到达剑河县后走上一条仅120公里却艰辛无比的跋山涉水之路:行车沿着一条万丈悬崖边的临渊公路颠簸到码头,坐村长的旧船在江道上迎雨漂荡3小时,最后扛着行李徒步爬上一座几乎完全是60度陡坡的险山,此间曾数次被泥泞红土陷住,却也为山间绿墨般的梯田景观美到窒息。

   鞭炮和爆竹声聚集了全村老小围在操场上,却唯独不见有多少青壮年。这正是问题所在,闭塞的生存环境和匮乏的自然资源固然阻碍芳武村的致富之路,而60岁以下成年人在外打工,更给留守的老人和孩子造成生活上的亲情缺失和心灵上的孤独无依。在这个大部分家庭年收入仅有1000多元的山村,孩子的上学和生活从一开始就被打上“残缺”的烙印,在心灵筑起了隔绝外界的“心狱”。

   服务着周边三个村镇近3000多个家庭的芳武小学,目前稳定上学人数却只有32人,包括了学前班到二年级。学校里唯一的教师兼校长兼生活起居指导员王文艾,从大学毕业不久来到这,一留就是19年,“村里的父母握住我手说,等您把我们孩子带完再走吧”,可是孩子一届一届地冒上来,何时才能到头。

   常年远离家乡、妻儿的王文艾,早已顾不上自己家庭的“留守问题”,一心扑在芳武村这片留守儿童的精神世界的构筑事业上,也多少填补他们缺失的“父母之爱”。除了距学校近、与爷爷奶奶一块生活的学生们,一部分孩子远离父母而家住附近村,遂在学校寄宿。王文艾除了轮流教学三个年级的课之外,还要兼顾给孩子做早、中、晚饭和管理校舍。

   在一间颤颤巍巍的旧木楼前,笔者望着侧悬的“芳武小学师生宿舍”招牌,与一位跑过来的住校一年级男孩谈天,他说起回家路非常地远:“下了山还要再上山,那还有个河,然后又有个路,你只管走,一直地走,还要走……那就到我们高卷村了。”

   为了欢迎融创公益队伍的到来,小男孩一早就跟姐姐从家里出发,赶来等我们,“跟你们去北京的最高那个,就是我姐姐。”他说的是融创公益今年开始组织的芳武小学学生北京行,从中遴选8位年龄较大的孩子,让远离大城市的山里留守儿童到北京参观天安门、清华大学等地方,进行“看世界”式体验。笔者问他想不想去北京,他很有信心地回答“等明年总是还有机会的。”像这所芳武小学的其他孩子一样,好好学习,等待融创公益团队一年一度的到来,走出大山去看看,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另一种信念。

   像去年一样捐赠书包、书本、衣服、足球、玩具等学习生活用品之外,第二天,融创公益团队带领8位山里孩子首次正式开启北京之行。一路上,因为要照顾孩子们的吃、喝、住、睡和身体情况,加之此间的情感磨合,如何打开与孩子们的交流壁垒,种种挑战,似乎比来时的路负荷更巨。

   然而,经过几天的接触下来,志愿者无微不至的关怀逐渐缩短了与孩子间的距离,旅行途中和孩子们玩游戏,科普城市新知识,部分孩子的抗拒感终于在慢慢溶解,从认生而内向的“呆木”神情,还原到了一个孩子最初拥有的好奇、活泼状态。

   “英苗”,不仅仅是学习上的培育,更是对孩子的内心世界健康成长的殷切期望。一个暑假很短,无法让一群远山里的留守儿童彻底从失去父母疼爱的寂寞和忧伤中走出来。但融创的公益之路会很长,从去年的爱心认领行动出发,到今年第二季拯救芳武孩子的暑假生活,“一旦行动,从未停止”。明年,下一年……公益命题真正的延伸和持续,是以一种“马拉松”式精神持续输送给山里孩子真诚的关怀和爱,融化他们内心世界的寒冷。让孩子在爱的守护下走出远山,看看世界,也看见另一个快乐的自己。(袁雅锦)

【责任编辑:刘亚楠】
相关文章:
分享到:
上海青年志愿者:

上海青年志愿者协会正式启动2012年韩国丽水世博会中国青年志愿者招募工作。[关注]

聚焦
地方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