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青年志愿者网> 微志愿 > 正文

公益人故事:你一定不知道,他们也在做公益

中国青年志愿者网:http://www.zgzyz.org.cn/   日期:2016-06-24

来源:公益慈善论坛

    脸谱故事脸谱系列故事,是让爱更有力量——“心动力”公益职业人全国联聘的活动栏目之一,通过公益人的真实故事,希望让大家了解:公益,是一种职业,也让我们看到了更多可能性。本期故事:《你一定不知道,他们也在做公益》,从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地,也让公益这片大森林,有了良好的生态、蓬勃的生机。

  在你的想象中什么人正在做公益?什么人可以做公益?留英投资经理、65岁的退休人员政府事业单位职工、物理学博士在读……难道他们和公益之间还能发生什么精彩的故事?

  廖立远: “跑”到公益的投资经理“砰——”一声发令枪响,浩浩荡荡的队伍从平壤的金日成体育场出发了。这是2015朝鲜平壤马拉松的现场,一个中国团队的身影格外显眼——他们穿着统一的T恤,背面印上了一个特别的标志,那是“明日公益伙伴计划”的logo。这支队伍的领头人,是“明日公益计划”的发起人廖立远。“来朝鲜跑马拉松,既是为了运动本身,也是为了宣传公益,希望世界知道中国有这样一批人在做公益,并关注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而他与公益的故事,还要从4年前的伦敦马拉松说起。 2011年,生活在伦敦的廖立远是当地一家大型资产管理公司的投资经理,机缘巧合中,他在网上报名中抢到了一个伦敦马拉松的名额。伦敦马拉松规定,所有报名成功的参赛者,都必须为英国的某个公益组织募捐。廖立远和他的“后援团”伙伴们看了看主办方提供的公益机构列表,萌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我们不能在英国成立一家自己的公益基金会,来帮助中国有需要的公益组织、为他们筹款呢?” 那时,离马拉松开赛仅剩下不到半年,廖立远提前开始了一场和时间的赛跑。他发动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紧锣密鼓地成立了“明日中国基金会”,并顺利通过了英国慈善委员会严格的审核。从未跑过马拉松的他也开始了严格的6个月训练计划,积累了1000公里的跑量。伦敦马拉松当天,他以 4小时5分钟的成绩完成了人生第一个马拉松,并为明日中国基金筹款52762英镑,相当于52万元人民币。

  钱是筹到了,但这么多善款,该怎么花呢?作为一名资深投资人,廖立远对于这笔“投资”,态度同样审慎。从2012年开始,他见缝插针地利用回国出差的机会在全国各地走访调研,了解国内公益的现状。当廖立远从投资人的角度去观察国内的公益机构时,他发现,很多问题的核心原因在于“人”,于是,他决定将善款用于对公益人的成长扶持。他和团队结合调研结果和业内推荐,经过面试,选择了9名国内公益机构的领袖作为支持对象。资助的内容包括生活补助、职业发展等。看重能力培养的他,给每个人发了专项信用卡,用于购买他们认为有价值的培训课程。同时,他积极推动国内外公益领域的交流合作,在伦敦政经学院、牛津、剑桥等在高校发起“明日论坛”,邀请中国公益人作为演讲嘉宾,介绍中国的青年人如何用创新的方法解决社会问题。

  从此,公益成为了廖立远人生的关键词。随着“业务”的拓展,他越来越觉得在英国做公益帮助国内的机构有种“隔靴搔痒”的感觉。2015年,他经过深思熟虑后选择了辞掉高薪工作,回到上海,全职做公益。

  一回国,廖立远就带领团队在前几年经验的基础上,发起了更为成熟的支持公益人的项目——“明日伙伴计划”。该计划向社会公开募集人选,并邀请专家评委会从近百个申请者中挑选最终10名“明日公益伙伴”,为他们提供综合性的支持方案,帮助他们自我提升、交流互助,把公益事业做得更好。

  这些获选的公益领袖普遍具有三年以上公益行业从业经历,来自各个领域,并对公益事业抱有坚定理想。“我们愿意为他们的未来给予全力支持。因为,帮助他们,就是帮助公益事业。帮助公益事业,就是在创造未来。” 从商界到公益,廖立远其实仍是一个“投资人”,只是对象从商业机构变成了公益机构,追求的不是经济利益而是社会利益的最大化。“我一直对发展、投资和社会进步兴趣浓厚,我相信这几个领域的结合可以最终塑造一个良好的公民社会”。其实,社会的进步,何尝不是一场“马拉松”。廖立远既是公益这支队伍里的奔跑者,也是助威人,而下一站,将是更美好的“明日中国”。

  杨丽:65岁,我成了一名职业公益人

  2013年1月,北京市石景山区乐龄老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来了一位新员工——65岁的杨丽。

  1967年,从北京市幼儿教师进修学校毕业后,杨丽被分配到北京首都钢铁公司幼教处保教科,担任专业干事,做了30年的幼儿教育。退休后,闲不住的她创办了“博爱敬老院”,为老年人提供照护服务。2011年,养老院所用的院子面临被拆迁的命运,杨丽争取无果,只能选择停业。在家休养了2年后,她又闲不住了。在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王艳蕊,即乐龄的创办者。“我之前有养老院管理的经验,想继续做老人的工作,遇到乐龄的主任,发现这位年轻人对老人有超越年龄的理解。她做的事很有意义,对社会很有价值,我被这份热情感染了,因此进入了公益行业。” 就这样,杨丽加入了乐龄的队伍。由于经验丰富,她被委任为服务部总监,全面负责服务部的经营、行政方面的管理工作。“作为服务部的总监,我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因为服务老人是发展的本质,只有服务部的安全与平稳发展,机构主任才能安心做养老行业的研究和探索,让更多的老人受益。”

  除了办养老院时积累的管理经验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年龄成为了杨丽的另一优势。公益服务讲求“同理心”,和年轻人相比,“作为一名即将迈入老年的管理者,我相对来说比较了解老年人的一些心理,能比较准确地把握他们的真实需求。”此外,几十年的生活阅历使她在面对变化和挑战时,能够以平常心从容应对。

  杨丽带领着团队,实现了服务部的迅速发展,也见证了乐龄的成长。“我刚来时,乐龄还在建设中,经过大家不断的努力,乐龄现在拥有了不错的口碑,入住和参与老年餐桌项目的老人也不断增加。” 3年的公益职业经历,让杨丽对这个原本陌生的行业有了自己的认识。在她看来,相比企业,“公益行业内的工作氛围比较好,因为大家的目标一致,为了使命而共同努力。但同时,对于个人的综合能力和应变能力要求比较高,也需要更强的自律精神。”

  虽然并不是社会工作专业出身,但杨丽对这份职业的理解也有着社工色彩——“我理解的公益也许是片面的,但是我自己和我的护理员们都是抱着爱老人的心工作的,当一些老人面临困难时,我们会调动各种资源帮助他们。” 这些能够帮助到老人的事,她都做得甘之如饴。“让每一位老人在家中享受乐龄年华”是乐龄的使命,也是她的心愿。和乐龄一起为这个共同的愿景而努力,杨丽用独特的方式,创造了自己的“乐龄年华”。

  袁淑文:扔掉“铁饭碗”,跳进公益圈

  (右一)

  我叫袁淑文,大家都喜欢叫我文子。1980年出生的我,到现在已经工作了整整13年了,但是很多见过我的人,都不敢相信:“文子,你为什么长得这么年轻?” 老前辈有句口头禅:“人老心不老,天天搞环保!”也许正因为我所从事的工作天天跟环保公益打交道,让我能够时常保持一颗年轻、好奇、不服输、不将就的心,才让外在显得有青春活力吧。其实我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政府事业单位,就像人们所了解的那样,这份工作非常稳定、按部就班、不用操心,只需要按照要求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让领导满意就好。可是,我天生就是一个爱折腾的人。工作中,我有机会接触到了一些环保公益组织,发现公益组织里平等、自由、尊重和鼓励个人想法的工作氛围更适合我。

  2008年,我辞掉原来的“铁饭碗”,来到了公益行业。 8年过去,我已经从一名项目官员成长为了“广州市绿点公益环保促进会”的机构负责人。绿点是一个培养环保意识的机构,以“让大学生成为环保行动者”为使命,每年能直接影响超过2000名大学生成为环保志愿者、支持超过30个大学生环保社团开展项目。

  还记得,2013年,我成为绿点负责人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筹款。我拿着项目计划书,热情满满地找到资助人,没想到却被质问:“绿点做了这么多年,到底为大学生带来了什么改变?为现在的环境问题解决带来了什么改变?”我们的项目主要关注意识层面的问题,原本就很难衡量改变是否发生、发生了多少,他们一问,把我问住了。但这当头一棒,却让我清醒了。曾经以为做公益只要有情怀,真正在做实事,别人也会看得到你的努力和付出。但其实,这远远不够,别人要看的是效果和从中体现的专业能力,如果无法有清晰、可信的呈现,就无法获得生存的机会。从那以后,我更加努力地锤炼自己:从发现环境真问题的能力,到把想法变成可操作、可评估的解决方案的能力,从团队建设能力到了解和满足受众真实需求的能力……

  因为资源有限、竞争激烈,我还必须去思考怎么可以使项目有更突出的优势和成效。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也常常会反思:为什么要做现在做的事情?这既是对项目方案、执行效果的检视,也是一种警醒,避免自己陷入盲目的热情,努力错了方向。在公益行业的这几年,我得到了很多机会,经历了很多打磨,不断试错,不断修正,实现了自我能力的突破,也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进行沉淀。当初我打算离开政府机构去找新工作的时候,心情很忐忑,担心自己被“养懒”了,也不清楚自己有什么能力;但是现在,我却很确定,即使离开,我也一定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

  (左一)公益是一个新兴行业,有很多可以创造的可能性;公益机构有着包容和平等的氛围,尊重并接纳独特的想法和尝试;公益人之间有更多共情,彼此鼓励、结伴前行。朋友,如果你和我一样有很多想去尝试和实现的想法,如果你觉得现在的工作是一种“苟且”,如果你也被这个行业的生机和氛围所吸引,公益欢迎你。

  魏佳羽:做“平民教育”之前,我在读物理学博士

  我是魏佳羽,一个80后。 2009年,我正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攻读物理学博士。那年中国发生了很多事,我对身边的世界感到非常迷惑。于是,我不停地读书,在书中理解当下社会、寻找背后的逻辑。袁剑的《奇迹的黄昏》,让我对社会现状的全貌有了基本的了解,零散的珠子终于穿成了线;杜光在一次讲座中所提到的,当下的中国是在重走100年前未曾走完的路,让我有了一个更清晰的立足点;胡适在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中发生的一些故事,让我更加坚定地认为——人要拥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这一切的核心,在于教育。书山有路。我将认知的改变付诸于行动,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新方向——到NGO去做教育。 2010年,我放弃攻读博士学位,加入了一家乡村图书馆。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也是在公益领域的第一次尝试。从北京奔赴四川,期待着可以跟一群人一起为了梦想而努力。在那里,我了解到了百年前的平民教育运动,在“精英教育”与“平民教育”教育之间徘徊了无数次之后,我坚定地选择了“平民教育”这条路。

  后来,我去了新公民计划,一家致力于改善流动儿童成长环境的NGO,负责两所北京打工子弟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半年后,一所学校由于政策原因被关闭、另一所学校的校长失踪。机构面临战略规划调整,我亲手砍掉自己原来负责的部门,结合服务对象需求和自身能力优势,开始做流动儿童教育研究。不了解的人,可能会给公益人贴上“不专业”的标签。诚然,我不是什么教育专家,也没有社会科学的学术背景,但是我有专业精神,用专业方法,把“关怀”转化为规范的调查研究。关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我从问题本身入手,用一连串的为什么,驱动自己不断地发现一个个问题背后的问题,从教育政策到人口政策,从经济原因到关于人的价值的认识,从法律基础到教育财政,从城镇化到城市化……最终,跳出这每一个具体的领域,把流动儿童的问题重新串成一条线。

  我们把研究成果运用到实践中,设计出贴近流动儿童需求的项目,截止到2015年底,已经为超过43万的流动儿童提供了教育服务。看到他们的成长环境被改善了一点,对真正解决社会问题的信心就多了一分。回想过去几年的公益职业经历,我的收获非常多,最重要的是自己能够一直活在真实之中,直面真实的社会问题、真诚的与同事们交流。也许,在很多人眼中,公益人总有道德光环,救世情结。但是我想说,作为一个全职公益人,我来只是因为这是我的选择,这是我愿意做的事情。如果你也有专业精神,欢迎选择公益行业,参与解决社会问题,成为社会创变的一份力量:)

  除了他们, 还有——

  苗世明,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专业,创办了WABC艺途无障碍工作室;孙月,北京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社群发展部门副总监,本身也是一位罕见病患者和轮椅使用者;陆璇,律师,创办了上海复恩社会组织法律服务中心,现任多家社会组织的理事、监事……

  职业公益人这个群体,比你想象得更多元。各种各样的人,带着不同能量,汇聚到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地,也让公益这片大森林,有了良好的生态、蓬勃的生机。

  你,也可以。

【责任编辑:李想】
相关文章:
分享到:
上海青年志愿者:

上海青年志愿者协会正式启动2012年韩国丽水世博会中国青年志愿者招募工作。[关注]

聚焦
地方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