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青年报
志愿者正在校庆大会会场外的岗亭工作。上海交通大学 王欣芸/摄
4月8日凌晨1点,5000亩的校园被安详和静谧包围着,宿舍楼的灯光早已熄灭,逸夫楼214还亮着灯。此时,赵雪琦刚刚把3000多张餐券盖好章,分好类,用夹子夹好,方才腾出手来擦擦汗。
距离岗亭志愿者上岗还有7个小时,赵雪琦需要在早上7点之前把物资配发到每个岗亭,包括明信片、投信箱、雨衣、地图、纸和笔。“其实早晨的任务不是很重”,7日晚上11点之前,赵雪琦就已经将椅子和扫除工具安置好,“总要事先运一遍,才能保障早上找到最短路线”。
“回寝室之后还要整理一下9日和10日的物资配送方案”,进入校庆准备阶段以来,赵雪琦每天晚上都是在零点后回到宿舍,“1点睡觉是奢望,2点睡觉是日常,熬到3点也是意料之中”。
“我室友都叫我‘逸夫楼楼长’,整天泡在逸夫楼里。”说到这里赵雪琦有点不好意思地捂住脸笑了起来,就连其他寝室的同学看到赵雪琦深夜还没有回来,都知道她仍在逸夫楼工作。
3500件志愿者服装,近4000个背包、手环和志愿者手册,再加上为岗亭志愿者准备的124箱饼干、64箱蛋糕,她都要一一清点、记录、配发,确保万无一失。校庆准备期间,逸夫楼214也变成了志愿者物资的仓库,被填得满满的。
在校庆之前,赵雪琦从来都没有想过,几千名志愿者来逸夫楼领服装,如何才能保证秩序良好、高效地把正确的型号发到每个志愿者手里;安排几个时段,分为几组,每个组几个人负责发放,如何才能不落下任何一件物品;单个志愿者领完所有东西需要多久……如今,这些问题一点儿也难不倒赵雪琦。
早上6点,晨风还带着丝丝凉意。距离校庆大会在新体育馆举行还有4个小时,负责分发餐券和入场券的薛鄹涛和其他10名志愿者已在新体育馆门口等候。
8点,开始陆陆续续有校友来咨询。9点人流量突然增加,大批校友的到来让志愿者们的工作节奏快了起来。不到半个小时,薛鄹涛手中40张餐券和入场券就已经发完了。一连几个小时站在那里,虽然疲惫,但薛鄹涛却很欣慰,“绝大多数校友接过入场券和餐券时都会主动道谢,一位老校友还向我伸出了大拇指,我感到很自豪、很开心”。
薛鄹涛是航空航天学院大一的学生,尽管课程不轻松,他仍然抽出时间参加了重大活动和校园导游志愿者的两次培训。“培训大会上老师很温柔,知识也很渊博。”他告诉笔者,“我获得了一些以前没有机会了解的知识。”这个阳光的大男孩充满自信。
大一的薛鄹涛在交大仅仅度过半年多的时光,在他看来,自己对校园和校史还不太熟悉,这让他感觉很紧张。于是课余时间,他就会背解说词,查阅资料,拿出志愿者手册翻一翻,骑着自行车到校园里逛一逛。“知道了第六餐厅在哪,记住了上院500在一楼(原本以为在5楼),感觉和即将生活近4年的交大更亲近了”。
马不停蹄地奔去思源湖,作为校园导游志愿者的薛鄹涛正陪着一对学兄学姐参观包玉刚图书馆。当年两人正是在这里相遇,如今重回母校,回想起当年的青葱岁月,学兄还有些激动。“学兄学姐是哪里人?”“上海的。”“我是江苏的。”“那还不远。”……在一句句交谈中,气氛变得活跃起来,三个人还在思源湖畔合了影。临别之时,学兄拍了拍他的肩膀,亲切地叮嘱道:“要好好学习啊。”薛鄹涛点了点头,心里比照在脸上的阳光更暖。
“我是校庆大会和晚会的志愿者小组长。”和薛鄹涛的紧张兴奋相比,大四的屠家琳显得从容了许多,除了引导校友们入座,为校友们供水,捡拾地上的垃圾之外,屠家琳还要利用对讲机和其他组长及时交流配合,避免拥堵,争取用最短的时间让校友们找到合适的位置。
看到毕业已经50年的66届校友们精神抖擞、有说有笑,即将毕业的屠家琳一边轻轻地提醒他们“小心台阶”,一边禁不住畅想着几十年后自己回到母校时的情景。
黄旭华学长缓缓走上台的时候,屠家琳正在小心翼翼地为一位银发苍苍的老校友递一杯温水。“好受感染啊!”黄旭华为祖国和事业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故事给了她很大的触动,即将毕业走出校门,屠家琳对“交大人”这个称呼更多了一份责任感。
刚刚收拾好大会结束后的会场,屠家琳就抓紧时间为自己和会场合了一张影,虽然显得有些疲倦,但是心里却很充实。
跟会场内志愿者的紧张忙碌相比,位于农生学院楼旁的志愿者服务厅,李嘉祺和其他4位志愿者显得轻松了许多。
“一上午大概只有二十几位校友到这边来。”李嘉祺和其他志愿者在这里主要是给校友们指路,告诉他们电院群楼、木兰楼要怎么走,同时给校友递水,“因为前面再走5分钟的地方,有一片很大的油菜花田,所以我们也会跑到那里帮校友们拍拍照,留个纪念。”
晚会结束后,整个校园从白天的喜悦热闹中渐渐冷静下来,校友们和同学们散去,朱信宇的“主场之战“才正式拉开序幕。
今天的微信到底推送几条,推送哪几条,哪个做主图文会更受喜爱?214里激烈的争论声不绝于耳。
“每一篇优质的推送都是熬夜熬出来的。”朱信宇是校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新闻宣传中心的分管队长,为了推送优质的内容,他直接放弃了从主任那里了解情况的固有做法,只要一有时间就参与微信推送小组的讨论。“对于经验不足的大一干事们来说,每个小组每周一到两篇完整推送的工作量并不轻松,他们比我更辛苦”。
那条一瞬间在朋友圈被刷屏的《闵行校区换装你造吗?》,从布局思路到语言风格的修改,再加上对新设置的校庆亮点的补拍,前前后后改了四五个版本,才最终呈现在大家面前。
“一开始修图就停不下来。”朱信宇的面前还摆着没来得及丢掉的泡面桶,从选图、修图、配字、编辑到最后推送,朱信宇和其他两个同学一起做了整整6个小时才完成。
4月9日凌晨,忙了一天的赵雪琦终于走在回寝室的路上,刚刚把14个岗亭物资补充整理好,把剩余的垃圾都清理掉,她拿出手机和路旁的校庆logo来了一张轻松的自拍,昏暗的路灯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晚风轻轻吹过树梢的响声,一地斑驳的月影和石楠花的味道静静伴着她。
此时,距离下一批岗亭志愿者上岗还有6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