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青年志愿者网> 评论 > 正文

破解“小慈善”困局,做实慈善中介组织是关键

中国青年志愿者网:http://www.zgzyz.org.cn/   日期:2016-02-26

来源:红网 岳乾

  去年底,四川绵阳盐亭县一个贫困单亲家庭的女孩因为癌症晚期,收到捐款十多万元。家人曾承诺治病结束后,将剩余的钱捐给需要的人。今年1月,13岁的女孩梁颖病重去世,当地社区想把剩余的钱转捐给其他患病的人,但是女孩的父亲反悔了。(2月25日中国新闻网)

  近年来,个人对个人的捐助活动逐渐增多。其原因在于,一则,新兴媒体的普及致使个人募捐及捐赠更趋方便;二则,近些年,官方慈善组织屡屡暴露出善款去向不明等严重诚信问题,严重伤害了官方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实际上,除此二者之外,更深刻的原因还在于,传统上官方慈善组织,例如红十字会等等,其慈善行为往往是宏观性的,其慈善活动往往针对大范围内的社会救济需求,比如地震灾区、某些大面积爆发的疾病、大面积的辍学问题等等,而在实践中很难使那些零散的、特定的、偶发的救助对象受益,比如一个生病的孩子,一个困顿的家庭,一个因医疗款被窃而陷入绝境的父亲。而个人对个人的慈善行为填补了这一慈善需求,也更易为普通民众感同身受。在这个意义上讲,传统官方的慈善可称之为“大慈善”,而个人之间的慈善活动可称之为“小慈善”。

  首先必须承认,“小慈善”不仅确实解决了许多困顿家庭的燃眉之急,挽救了许多鲜活的生命;而且避免了官方渠道腐败之虞,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慈善成本。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慈善活动对于释放我们社会的慈善活力,满足民众的慈善需求,形成“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良性秩序都颇有助益。实际上,慈善并非我们通常认为的奢侈品,而是一种必需品,是社会文明、和谐的“润滑剂”。可以说,“小慈善”使得我们社会慈善活动更趋多元,也使得我们的社会更趋温暖。

  但也要看到,虽然由官方垄断的“大慈善”格局转变为民间的“小慈善”与官方“大慈善”并举的慈善格局凸显出许多积极的价值,但“小慈善”也并非纯洁地带,其中所存有的问题,诸如虚假信息、善款使用无法监督、善款去向不明等并不为少,其对慈善事业危害以及对公众善意的戕害也并不为小。且不说那些涉嫌诈骗的虚假募捐,即便查有实证的真实募捐,往往也经不起财务及道德上的严格考证。

  当然,我们并不能由此苛责那些募捐者,这实际上是个体之间的“小慈善”所固有的缺陷。一方面,个体本就是善恶的两面体,深陷困顿并不意味着道德上的高尚与纯洁。而道德上的不高尚与不纯洁也不能剥夺其接受捐赠的权利。另一方面,日常生活行为本就是纷繁复杂、混沌无序的,很难划分出严格的界线,善款一旦利用起来,也很难清晰地界定其究竟是被合理利用,还是被滥用。简言之,“小慈善”困局源自善恶交杂的人性与纷繁复杂的日常生活,而这本就是社会的常态。

  那么,如何挽救我们社会的“小慈善”,破解“小慈善”困局,笔者认为,做实慈善中介组织是关键。

  此处所谓的慈善中介组织,并不是传统的以做“大慈善”为目的的官方大型慈善机构,而更倾向于或由民间、或由社区组织的,小范围的,面向偶发的、特定的救助对象的慈善中介组织。这样的慈善中介组织并不重在募集多少善款,而重在连接起个体捐助者与被捐助者,为二者的沟通与互动搭建起一个桥梁;以及建立一个简单的监督机制,监督善款的使用情况。

  也就是说,更进一步开放民间自发的、社区组织的慈善组织构建的渠道,使得慈善格局更趋多元、丰富,形成官方的“大慈善”与个体之间的“小慈善”之外的第三种慈善渠道,并逐渐取代个体之间无序的慈善活动。

  文/岳乾

【责任编辑:李想】
相关文章:
分享到:
上海青年志愿者:

上海青年志愿者协会正式启动2012年韩国丽水世博会中国青年志愿者招募工作。[关注]

聚焦
地方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