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青年报
听朋友分享过一个故事,很受触动。
爸爸带着10岁的儿子走在步行街上,见到了一个乞讨的小女孩。小女孩说,爸爸过世了,妈妈生病了,只能靠乞讨为生。儿子给了小女孩10元。父子俩转身离开后,走在路上,儿子问爸爸:“如果她是骗人的,怎么办?”爸爸笑了,摸了摸儿子的头说:“那更好啊,说明她的妈妈没有生病。”
听了这个故事,有人会被这种“不惮以最大的善意去考虑问题”的思维所感动,可能也会有人觉得很假,很鸡汤,很虚伪,同情心过于泛滥——应该有基本的是非啊,骗人的,就应该受到惩罚和批评,不能纵容欺骗,这样等于害了这个小女孩,现在骗10元,被“没有原则的善良”惯出毛病后,就会骗10万100万元,完全变成一个骗子。
两种思维都对,但我更喜欢这个父亲的思维,对身边的常人,不是用最大的恶意去防范,而是用最大的善意去理解和宽容。万一那个孩子的母亲真的生病了急需用钱呢?即使被骗了,并没有觉得自己有爱心被深深地伤害,而是看到:说明她的妈妈没有生病,是好事啊。尤其这是一个教育孩子的语境,他是在教育对世界充满不信任和防范心的儿子,无论如何,不要在过于强烈的防范姿态中失去善良的能力。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更需要信仰,在弥漫着不信任的时候不能失去信任的能力。
是的,我想说的是罗某事件,罗某现在被千夫所指,被当成了用孩子的病情去骗钱的大骗子,被说成是“带血的营销”“吃人血的慈善”“诈捐”。我不是为罗某辩护,他在很多方面确实应受批评,不诚实,夸大了家庭困境,借助了营销方式,而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三套房的解释让人觉得很难接受:一套房留给儿子,一套房留给妻子,一套房留给自己养老——这样的自私,让人觉得不配受到善待。
我也挺厌恶这个人,但我觉得,对他所犯的并非那么大的恶,并非不可饶恕的不诚实,真不必那么用笔如刀,甚至变成一种可怕的网络暴力。他家没那么惨,他没有砸锅卖铁,他没有把自己逼到绝境的地步就向社会求救,他的故事并不像他讲得那么悲惨,人们也不必那么义愤填膺。
别爱得那么轻易,又恨得那么盲目。当初越是轻易感动的人,可能现在恨得越盲目,一惊一乍,情绪反转得很激烈。当时我写过一篇评论,题目叫:稀里糊涂地感动,不明不白地捐款,最后急吼吼地求真相。轻易地爱,又轻易地恨,这些都属于我所说的“新闻易感人群”,缺乏自己的判断,情绪跟风。有必要面对的是,当初罗某笑故事之所以引发刷屏的感动,除了罗某文章的诱导,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公众的“需要”,习惯消费这种悲情的故事滋养自己的同情心。
人心不要被200多万元的善款扭曲了。不必掩饰,人们的愤怒,与最终200多万元的巨额善款有很大关系。如果是5万元、10万元,网友可能就不会那么愤怒了,可超乎想像、突然出现的巨款,扭曲了人心。从常情角度看,罗某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贪心,想去骗200多万元,他可能低估了公众的爱心,没想到竟然很快就募到了这么多钱。微信官方也没有想到,所以在技术上出现了漏洞。这无法预料的200多万元,就成了罗某的罪状,捐款越多,人们的愤慨就越强烈,当初每一笔捐款和感动,凝聚成200多万元的每一分钱,如今都成了淹死罗某的唾沫星子。有必要意识到,罗某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坏,是200多万元的巨款让围观者失去了理性,让人心变得不平衡。
不要被那种“受骗”的强烈憎恨感所主导,不要被200多万元善款所扭曲,不要在用笔如刀的快感中制造网络暴力。他确实不够坦诚,这是洗不掉的,但很多后续是他没想到的,也是他不可控制的,无论如何,他还是一个患白血病孩子的父亲,孩子仍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他家没他说的、没你想的那么惨,可现在他已经够惨的了。
--------------------------------------------------------
跟评
@小鱼儿:突然想起马原老师曾经和我说,在路上碰到乞讨的人,不管他是不是真的乞讨者,都要给他一些钱,因为这是在为同为人类的他所丢失的尊严埋单。
@老孙:媒体对罗尔的口诛笔伐,是因为他破坏了信任,这是慈善和公益赖以运转的基础。我们可以倡导人心向善,但社会大众的同情心却是按比例分布的,一个罗尔改变了这种分布,把它往不信任方面狠狠拽了一把,多少无辜且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就失去了机会。
@九楹风:我捐了5元,返还回来了。其实我并不是很生气,也不知道为什么,反而觉得有点儿遗憾没有帮助到那个病重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