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宣城文明网
志愿者为安置点灾民送去鸡蛋等食物。(网友:群毅/摄)
11岁小志愿者聂欣(右)和小伙伴一起帮忙搬食品(网友:洪仔/摄)
宣州区法院巾帼法官志愿服务小分队在十二中灾民安置点送温暖(网友:洪仔/摄)
“又有车来了!”市第十二中学的安置点内,只要载着救援物资的车辆抵达,便有一群“红马甲”蜂拥而上,肩扛手提,迅速将车上物资卸下送至集中放置点码好,同时,接待群众安置、办理入住、整理物资、协助登记……各个角落都能看到红色的身影。
据了解,7月3日至4日,在市、区团委的发动组织下,市义工联合会、市红烛爱心协会、区义工协会、皖南论坛志愿服务队、市爱心公益联盟、各学校教师支援队伍、高校学生志愿服务队伍,市直、区直机关单位志愿服务队及团区委在社会范围招募的学生、商户、企业等志愿者共同组成了一支465人的志愿者队伍,在安置点安置工作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主动上阵的“童子军”
7月4日上午,记者来到十二中安置点,首先注意到了一些瘦小、单薄的身影,披挂着拖到膝盖“红马甲”的他们时时冲在最前面,扛不动矿泉水就抱起被褥、衣物,一趟一趟,脚步不停歇。
童家玟和童家耀是“童子军”里的一对姐弟。姐姐童家玟今年12岁,在市第三小学读五年级。童家玟告诉记者,7月3日下午,爸爸来十二中志愿服务,并喊上自己来“学习”,弟弟7岁太小,怕带上不能帮忙反而添乱,本不愿带,但童家耀不愿“落后”非要来。回家后在电视里看到宣城的险情,姐弟俩很是担心、害怕。
7月4日上午,奶奶家门前的堤坝也出现险情,爸爸上一线抢险,姐弟二人不能去一线,就坚持再来安置点,在后方作为志愿者,与老爸一起抗洪救灾。
忙碌了一上午,第一次当志愿者的童家玟依然看不出倦意,擦了擦脸上的汗对记者说道:“会流汗,但并不觉得累,只要能帮上忙就很开心。”弟弟的表现也让她刮目相看。至于爸爸带她来“学习”的初衷,具体学到了什么童家玟说不上来,只说看到这么多人有爱心,她也想出一份力。
“不称职”的妈妈李秀美
记者看到李秀美时,她正坐在堆放衣物的教室里叠衣服,满脸涨得通红,时不时拿起手边的矿泉水猛灌上一口。
7月2日晚,李秀美被朋友圈志愿者召集信息刷屏,立刻在自己所属的各个爱心志愿群发出召集。第二天一大早,李秀美在自家鲜花店里坐不住了,骑上电瓶车就奔赴阳光中学安置点,路上还经历了车没电的“囧”况。
受灾群众集中转移到十二中安置点后,她也在这“安置”了下来。
7月3日中午到4日中午的24个小时中,李秀美只休息了不到3个小时。
前一天接待来捐赠物资的朋友、在雨中帮老人搬行李、整理衣物,把救援物资送到老人手中,忙到夜里11点才走。
第二天早上3点不到起床,洗碗洗衣、收拾屋子,又给女儿下了面条,7点不到要出门的时候,跟睡眼惺忪的女儿说:“等会儿把面条吃了,妈妈先走了。”说到这,她拿起手机看了下时间,已经12点多了,就念叨着要给家里女儿打个电话,让她自己买吃的。
对于志愿工作的辛苦,李秀美摆手不谈,只是略带愧意地表示,作为单身妈妈,她不太称职。李秀美口中的8岁女儿格外懂事,自理能力强,平常参加志愿服务出门的时候,她都会帮着看店、打彩票、卖东西,“只是家里开水瓶很大,倒水的时候比较吃力。”这时,李秀美骄傲的神情里露出了几分心疼。
望着教室一地衣物,李秀美说估计又得在女儿入睡后才能到家。
“红马甲”棒棒哒
志愿者的辛苦,安置点现场所有人有目共睹。
现场爱心公益联盟协会主席王恒飞是一个见证者。
7月3日中午,在接到把老人从三楼教室转移到隔壁宿舍楼的通知后,大家便来回奔波在大雨中,扛着行李物品,楼上楼下跑到腿软,淋得透湿,却没有人提出提前回家休息,连续奋战12小时,有几个感冒了,可是第二天早上8点又赶了过来。王恒飞回忆起那些咬着牙扛起重物步履蹒跚的身影,表情十分动容。
宣城红烛爱心协会会长柯跃武则对7月3日晚在此彻夜值守的朱葛平等人表达了满满的敬佩。
来捐赠物资的市民黄佳音看着满头大汗的志愿者,给他们竖了大拇指,“红马甲棒棒哒!”
作为服务对象,从受灾地区转移过来的群众更有发言权。从宣州双桥街道四甲村转移来的村民夏荣花在电话里告诉小女儿,安置点照顾的特别到位,服务没话说,饭都送到手上,一点也不用担心。宣州区五星乡敬老院的李来喜等多位老人则表示,送饭、理发、打扫卫生,志愿者们特别贴心,不比儿女照顾的差。
被夸赞了的志愿者们笑笑说,他们只是做了些力所能及的,相对于在一线抗洪救灾官兵的辛苦,这些算不了什么。(谭艺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