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公益时报 张璇
从北京到阿拉善,5个小时的时间由繁华穿越到荒凉,却又在荒凉中体验到了新的丰富多彩。
5月14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抵达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参加了一场由阿拉善SEE基金会发起、为期3天的“一亿棵梭梭,给世界一点绿色”公益探访活动。这片地处内蒙古最西边的地区,是腾格里、巴丹吉林和乌兰布和三片沙漠“合体”的最后一块拼图。一棵棵看似弱不禁风的梭梭,正顽强地阻击它们的蔓延和扩散。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志愿者聚集于阿拉善SEE治沙基地
随行的诸多志愿者都是第一次和沙漠腹地亲密接触,“荒凉”和“单调”几乎是众口一词的印象。然而活动第一天,我们有限的知识结构里就不再只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当SEE工作人员带领我们来到阿拉善SEE公益治沙示范基地的时候,眼前横亘着一片1.5万亩的典型沙地,这里目前正在申请国家沙漠公园。
为了能让我们这些第一次接触沙漠的志愿者们更好地认识所处环境,SEE的工作人员把我们分成了红、绿、蓝三队,穿越沙丘,寻找装有“一亿棵梭梭”活动拼图的宝箱。经过两个小时的奋战,所有队伍都成功找到了宝箱。这种类似“真人秀”游戏的方式带来了极强的代入感,很快让志愿者踊跃参与进来。经过“入职培训”之后,我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了解到了近40种沙地里的动植物:有背部上下卷绕在沙地上晒太阳的沙蜥,还有叶片有韭菜味道的沙葱,还有喜欢“扎堆”的沙鞭,以及蓬松如扇形的沙蒿。诸如此类的动植物不禁让人惊叹荒凉沙地中的生命力。
虽然再贫瘠的土地也有绚丽的生命在繁衍着,但是,如果不加以保护,让荒漠化蔓延,那么这些生命终将消失,人类也无法独活。根据2015年年底国家林业局发布的《中国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公报》监测报告显示:全国荒漠化土地261.1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172.12万平方公里。2000年以来,荒漠化土地仅缩减了2.34%,沙化土地仅缩减了1.43%,恢复速度缓慢。因此,荒漠化的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这种以游戏方式的代入式情景体验让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全方位体会到了荒漠化治理的紧迫。我们也自然成了阿拉善“体验式公益”的受益者。然而,治理沙漠化并不是将“沙漠绿洲化”。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策勒沙漠研究站近期的一项研究表明,一旦绿洲开垦太快,透支了当地的水资源而变得不可持续时,就会遭到沙漠的“反噬”,严重危及区域生态安全,这就要求人类在沙漠中开垦农田需要“以水定地”、量力而行。
正如该项目负责人庞宗平在活动行前会上对志愿者解释那样,“我们不是要向沙漠进军,而是对荒漠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和恢复,遏制沙漠扩张,恢复阿拉善的生态屏障,阻挡三大沙漠握手。”
手把手掌握治沙方法
志愿者学习如何扎沙障
在对沙漠动植物和生态背景有一定了解后,我们就需要实操在沙地里种梭梭。我们听说过流沙,也知道沙丘会移动,因此在沙漠中种植梭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把沙子稳固住——扎沙障。沙障可以消减风速、固定沙表,因此,种在沙丘上的梭梭才可能存活。在活动中,在基地植物专家李老师的讲解下,我们学习并体验了平铺式稻草方格沙障的制作。
对我而言,以前这样的场景仅从电视上见过,具体的实操远比想象的复杂,丝毫不能松懈。在2个小时的制作过程中,好几次都需要返工。“如果一个沙障没做好,尤其是四个角出现了缺漏,风吹过来就会毁了这一整片梭梭。”李老师严肃地讲解着,认真对志愿者制作的沙障进行返工指导。
而比起扎沙障,种梭梭更多是一项细致的体力活。沙障将沙地切割成一个个方块儿,首先要在每个方块内打坑,每个坑需要一个半铁锹的深度,以便给梭梭苗提供良好的生长空间。种植的时候,要保持根系垂直于地表,把四周的土盖上,拎着苗的顶部将盖上去的土踩实,然后浇水。浇水对于刚下地的小苗来说非常重要,第一年一定要浇两次水,第二年根据气候条件继续浇1到2次水,而长到第三年的梭梭,一般就不需要再人工浇水了。这一过程让我意识到,原来在沙地上种植植物的步骤如此繁琐。
据悉,阿拉善地区历史上曾有800公里以梭梭林为主体的荒漠植被带已经严重破坏和退化,而荒漠区梭梭的自然更新发展的速度是十分缓慢、艰难的,因此,必须采取人工促进的方式来恢复这片天然生态屏障。
在总结过去十年项目经验的基础上,阿拉善SEE于2014年10月6日正式启动“一亿棵梭梭”项目。截至2015 年底,共完成梭梭造林38.1 万亩;未来10年,SEE计划种植一亿棵梭梭,恢复200万亩以梭梭为主体的荒漠植被。
亲自体验当地牧民生活
阿拉善SEE工作人员向志愿者讲述如何验收梭梭成活率
在经过前一日的梭梭种植“见习”,第二天我们来到苏海图牧民胡开竟家的草场,体验SEE梭梭验收工作。验收需要将计数器和心算结合,用心数梭梭的总数,用计数器记录死亡的棵树,最后两个数据相减便算出这片草场梭梭的成活率。在这片草场中,志愿者一共记录梭梭六千多株,成活五千多株,这片草场的梭梭成活率约80%。
对于志愿者来说,我们也许只是体验了10分钟左右的验收工作,但对于SEE的工作人员,这个数字可能要放大一千倍。阿拉善SEE基金会荒漠化防治中心的谢军说:“每年验收工作,都是用脚一步步‘踩’出来的,鞋子都要穿坏几双,起早贪黑吃不上饭是常事,关键是要对每个牧民及整个项目负责,准确记录。”这不禁令我们心生敬佩。
为了能让当地牧民实现自我“造血”功能,阿拉善SEE与当地政府、社区、牧民共同努力,实现了“梭梭-肉苁蓉”沙产业,不仅促进项目可持续发展,又能为牧民增收、改善经济生态循环的模式和机制。
肉苁蓉是一种寄生在梭梭树根部的植物,有“沙漠人参”之称,据说一根新鲜的肉苁蓉能卖到百元,有的还能上千,而肉苁蓉的种子竟卖到2万元一公斤。“先种3年梭梭,再种3年苁蓉,6年后就成金子了。”被誉为“梭梭大王”的胡开竟讲道,到2016年春天,他的梭梭林面积已经有10000亩了。
去年一年,胡开竟一家通过销售苁蓉种子、肉苁蓉共收益20多万元,而家庭收入增长的同时,更大的效益是家乡环境的变化,那些原本退化的草场正在绵延的绿色中恢复……“最令我高兴的不是赚了多少钱,而是现在有很多外出打工的老乡回来了。”
据阿拉善SEE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苏海图地区大约90%的牧民都在种植梭梭、接种肉苁蓉。
当地牧民申请加入梭梭种植项项目,可直接到苏海图合作社报名,由合作社统一进行管理梭梭种植和验收,再由SEE进行抽查复验。同时SEE还会对牧民进行种植培训,一对一进行辅导,牧民收获的肉苁蓉通过合作社统一对外销售。整个执行过程十分严格,对牧民的要求也非常高,种出来的梭梭只有达到标准,牧民才能拿到种植补贴。而也正因为如此,才避免了个别弄虚作假的情况,保证了梭梭种植的品质。
“体验式公益”正逐渐流行
志愿者用爱心传递公益力量
对体验者而言,“一亿棵梭梭”项目首先通过游戏的代入感,让参与者觉得公益很有趣;其次,通过亲手实操和亲身体验,更深刻的了解沙漠;最后,志愿者们的传播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并关注这一活动。截至目前,一亿棵梭梭微博话题阅读数已达3680万次。
来自河北保定的志愿者张振天参加完此次活动说:“我觉得梭梭树志愿者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希望能通过参与这样的行动对环保事业出一份力。除了做一名志愿者外,同时也要做传播者,让更多人去了解阿拉善,了解环保,哪怕只是尽个人的一份力,也能够慢慢的改变整个大环境。”
来自南方的志愿者王曼怡平时对梭梭接触的机会很少,第一次来到干旱半干旱的阿拉善地区后,她觉得通过活动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牧民和防沙固沙工作,以及SEE在当地开展的工作。
体验式公益活动本身就是一个传播类公益产品,它通过这种有效的体验、人人参与的形式去“强链接”大众,让每个人都成为公益参与者,成为公益传播官。
感谢您对公益时报的关注,如需转载请在公众号回复“转载 ”取得授权。
作者:张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