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红网
求求你,表扬我……2月16日,新文化报热线电话接到了一位张姓男子的电话,在电话中,他将自己多年来做的好事说了出来,希望能够报道出来。男子名叫张金彪,从2007年开始,张金彪已经资助了4名学生。“令我欣慰的是,这4个孩子都考上了大学,最晚的后年就要毕业了。”张金彪说,资助贫困学生是他做的最有意义的事儿。(2月18日《新文化报》)
捐资助学,当然是值得称道和弘扬的善举,“做好事求表扬”的做法也未尝不可。有人做好事不愿留名,比较低调;有人做好事则并不“藏秀”,稍显张扬。两者只是行事风格的不同,只要都能给他人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就行了。对好人进行表扬,也能够弘扬社会良好风气、引导更多的人投入到做好事中来。
不过,事情总有两面性,同样是“做好事求表扬”,却可能有着不同的背景,能让人咂摸出不同的味道来。此前有媒体报道,一位河南打工小伙在深圳拾金不昧,自制锦旗找媒体“求表扬”。我觉得这是他的个人行为,虽然可能有一定的“虚荣心”在内,却无伤大雅。一个打工仔,即使出名了,也很难攫取到太多利益。而上边提到的那位张姓男子,情况却完全不同——他是一家烧烤店的老板,有自己的生意,很显然,假如他名声在外、成为公认的“大善人”,是可以招徕到更多生意、获取丰厚回报的。
这倒并非我一定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且看媒体报道的诸多细节:在100多平方米的店里,张金彪将他的故事制作了两块宣传板。上面写着:长春好人张金彪1970年1月生,二道区政协委员,二道区民盟委员,二道区市民巡视员,2014年获选为长春好人。接下来,是张金彪从2007年以来做过的好事儿,比如捐资助学、慰问困难群众,还有各种政协会议上的提案。在网上输入“长春好人张金彪”,弹出的信息也比较多,这说明,张金彪并不缺少表扬。而这些表扬,不知是不是他高调“求表扬”得来的?这位张金彪的做派,是否有几分“世界首善”陈光标的影子?
大多数人做好事,都是发自内心地想要帮助别人,并不需要回报。但毋庸讳言的是,不排除有一部分人做慈善,多多少少有着现实利益的精明考量。几十万元看似不是小数目,可如果拿来做广告,可能连个响儿都听不到。而如果通过精心策划拿来做善事,然后吸引媒体来进行报道,其所起的作用无疑不可同日而语。更何况,这类报道能给当事人及其生意带来的美誉度更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对那些反反复复求表扬、明显有炒作倾向者,媒体也应有所觉察,进行更理性、更客观的处理,别让做慈善成了某些人策划的“成本最低的广告”。
相对于餐馆老板“求表扬”,有些社会机构乃至政府部门的类似做法更值得警惕。上海闵行育苗小学校长阮小娟曾表示,社会捐赠活动过度追求仪式,让她深感“压力山大”,直呼“吃不消”。所谓过度追求仪式,实际上追求的无非是名利甚至是政绩。“只为炒作不为爱”并非慈善事业的应有之义,应予摒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