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青年志愿者网> 地方动态 > 正文

“双向订单”让志愿服务有了精准坐标

中国青年志愿者网:http://www.zgzyz.org.cn/   日期:2015-12-10

来源:铜陵文明网

  2002年丹东市九道街道成立扶贫超市,到今年已经走过13个年头,作为丹东市较早建立的志愿服务平台,九道街道党委已为困难群众提供救助帮扶数千人次,如今志愿服务还在与时俱进,一个月前九道党群微公益服务平台建立,将根据地区实际情况,深入开展“双向订单”帮扶。

  媒体前一段爆出这样一件事:2007年,为帮助贫困学生,攀枝花市米易县得石镇中心校在网上发帖,希望网友能为孩子们捐赠一些御寒衣物,很快,爱心衣物就从四面八方寄来,为学校解了忧。然而8年来,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一直没有停止过,学校收到的衣物越来越多,这让学校犯了愁。

  一边是“爱心过剩”,另一边却在“嗷嗷待哺”,如此尴尬局面的出现,折射出当前网络捐赠还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盲区。解决此种尴尬,需要相关部门组建统一捐赠平台,实现捐赠者与受捐者之间的信息“无缝对接”,将温暖送给真正需要的地方,让爱心走完“最后一公里”。

  网上捐赠献爱心有如此尴尬,现实中的志愿服务也同样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一方面,很多爱心志愿者想为别人提供帮扶和捐助,却苦于不知道谁真正有这样的需求。另一方面,亟需受助者却因为找不到救助者而发愁。由此带来的结果便是,一边是市民 “扎堆”献爱心却备受诟病,另一边却是门前冷落车马稀,无人问津。

  如何使志愿者的爱心和受助者的帮扶需求之间实现无缝对接,让有需要的人得到切实的帮助,让志愿服务真正收到实效?迫切需要各地以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建设为导向,为群众提供“精准服务”和“专业服务”。应该说,丹东市九道街道做法令人眼前一亮:扶贫超市在原有基础上拓展建立微信平台,发布“供求信息”,通过双向订单的方式,让困难群众和爱心人士通过微平台进行互动,有需求者发布需求,有捐赠者实现捐赠,从而实现了爱心的直达。

  “互联网 ”时代,网络已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志愿服务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无疑会随着“互联网 ”技术的应用与普及而变得更加精准化。虽然说,丹东市这种通过微信平台实现扶贫信息互相对接的做法,会因困难群众不会应用等障碍而出现“卡壳”现象,但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却给我们带来深刻启示。那就是,“互联网 ”时代,志愿服务也要借助大数据时代的优势,搭建志愿者服务平台,通过线上和线下的结合,将志愿服务的需求和供给进行数字化分析和整合,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使困难群众和志愿者们各取所需,所得其所,只有如此,才能实现志愿服务的最佳效果。(张培国)

 

【责任编辑:李想】
相关文章:
分享到:
上海青年志愿者:

上海青年志愿者协会正式启动2012年韩国丽水世博会中国青年志愿者招募工作。[关注]

聚焦
地方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