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共青团新闻联播
主播君的话:
今天一则讣告让主播君的心情一下子变得沉重。创立“东直门义务指路处”被誉为“京城指路大王”的谢亮老人,于2018年2月21日早上6点46分因病去世,享年87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缅怀谢亮老人十几年的“奉献岁月”吧!
北京的变化有多大?有人说,半个月不出门儿,坐哪趟车,去哪条街,北京人自己都得转向,何况那么多的外地人和外国人呢?
73岁的谢亮老人看到这种情况,联想到自己找不到路时的心情,决定走上街头,为行人义务指路,这一指就是十几年。
义务指路:一个人“举牌”开始
2001年9月22日起,谢亮老人举着自制的“义务指路”的牌子出现在东直门,为行人义务指路。
刚开始,他游走于人群中,但这样很不利于行人问路。后来他就把指路的地方固定在东直门立交桥东北角的一面墙边,在墙上挂了一张很大的北京交通地图,一把遮阳伞下摆上一张木质长桌,桌上放上指路的工具:一本北京地图册和一本很旧的老式笔记本。
为了给行人指路,不管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刺骨,他每天7点就到义务指路点,傍晚6点才回家。谢亮老人为行人义务指路一干就是十几年,从未间断。就连下雨天,他也照样撑着伞为行人指路。
有人为他作过统计,平均每天约为1500人义务指路,重大节假日人多时每天连续不断地要为三四千人指路。
“刚指路那会儿,我被问路的人围在当中,有人帮我计算过,一分钟就要解答28个问题。为了能够脱口而出,我当年可是下了不少功夫。”谢亮老人生前接受采访时说。
指路大王:用脚走出来的活地图
谢老白天忙着指路,晚上也不闲着,他把东直门范围内的23个车次、485个车站名称全部抄写在笔记本上,并按次序排列、汇总,这样在指路时就简洁明了,一目了然。
为了能够指出车站的准确位置和距离,谢老每个车站都走了三四个来回,用步子测量了东直门所有的车站,因此谢老回答问路人时能准确到米。并且能够为行人提供最近最省钱的线路。谢老还挤时间骑车把东直门转了好几遍,把人们常打听的一些单位和建筑都牢记心中。
他还把北京市所有的公交车站、大学、医院等4700多个站点分成3大类、72部类,自己编成了3本指路手册。
指路的时间一长,北京人都知道东直门有个指路老人了,并友好地称他为“指路大王”。
指路大王:谢亮
指了十年的路,我一点也不累,每天听到的谢谢声都会把疲劳赶得干干净净。我还记得,在我为一位外地同志指路后她说的话,“北京就是北京,首都就是首都,首都了不起”。在她说完,我心中有一种城市自豪感和责任感。这句话,也让我一直把指路这件事坚持下去。
东直门外大街不远处就是使馆区,每天有不少外国人问路,谢老于是下决心学英语。
在朝阳区图书馆老师的辅导下,他从国际音标开始,经过刻苦学习,能用简单的英语给“老外”指路了。东直门义务指路点还用上了双语指路牌。
谢亮老人能为外国朋友指路了,这无形中断了在东直门附近专找外国人“趴活儿”人的“财路”,他们找到老人,让他不要给外国人指路,可是老人坚决不同意。他相信自己的行为能带动更多的人助人为乐,为扭转社会风气作贡献。”
孤木成林:志愿精神凝聚更多力量
“指路大王”谢亮的故事被传开后,很快就吸引了一些附近的退休老人加入。先后有李国良、刘红军、孙永福、文秀珍等十余位老人加入到谢亮义务指路队伍中来,和他一起义务指路。
谢亮的义务指路队就像一个大家庭,入队不设门槛,指路服务到岗时间全凭自觉。“我不会去动员别人加入我的队伍,我一直认为只有自己找上门来的,才能坚持得更久。”谢亮有自己选人的原则。
十几年来,指路队的社会影响日益增加,队伍不断壮大。除了长期固定值守义务指路岗亭的队员外,还有不少学生团体、企业和白领等青年都纷纷加入了志愿服务的队伍,扛起义务指路的大旗。
义务指路队先后吸纳了东外大街北社区、清水苑社区志愿者、龙潭中学、骨髓志愿者协会、林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移动等多家团体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