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青年志愿者网> 志愿快播 > 正文

那些与志愿服务相关的记忆

中国青年志愿者网:http://www.zgzyz.org.cn/   日期:2017-12-05

来源:中国青年报

  “志愿新时代·共筑中国梦”高峰论坛分论坛暨2017年志愿服务学术年会12月3日在成都举行。“灾害应对”与志愿服务主题故事会分论坛上,专注于志愿服务多年的仁人志士们分享了他们与志愿服务、与公益相关的点滴故事。

  故事不故

  但小莉:成都心家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法定代表人、理事长

  90后孩子的母亲,从全职妈妈到全职志愿者,再到专业社工,汶川地震让但小莉不期而遇许多难忘的人和事儿。“地震植物女孩”菲菲的大眼睛走进了她的心里,唤醒陪伴坚持了近十年;曾送去救灾物资、开展心理援助服务的绵竹,三个逃过劫难的小学生为在地震中遇难从此不能再见的同学写的那首歌“你永在我心”让她记忆深刻;灾区恢复重建阶段,因为过度疲劳不幸在夜间遭遇车祸的心理康复志愿者让她久久难忘。汶川地震、芦山地震、九寨地震,经历了的一件件事看似已经过去,却又都让但小莉记忆犹新。

  “故事不故,历久而不旧,至今仍然影响着我和我的小伙伴继续灾后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探索与实践。”但小莉说。

  施比受更为有福

  董明珠:成都授渔公益发展中心副秘书长兼项目总监

  从白衣天使到攀岩冠军,汶川地震开启了这位性格独立、爱冒险的女孩的另一种人生。灾后,她第一时间联系户外救援组织前往北川,护送水利专家前往唐家山堰塞湖,在指挥部搜集灾情信息,从暴雨中随着民间救援组织撤出灾区,三个小时后在家门口都没能回趟家毅然选择二进灾区。

  灾后,董明珠选择留下来,将短期救援的爱心延续。后来她也参加过多次其他救援,有辛苦的时候,也尝过因为沟通不畅、被受灾群众产生误解扇耳光的委屈,但是哭过之后,她还是选择继续在这里为需要的人做点什么。因为“施比受更有福”!

  沉默的坚守者

  高思发:中国心志愿者团队领队

  两个孩子的父亲、汶川地震志愿者、北川灾后重建的见证者、北川孩子的陪伴者。来自北川羌族自治县的高思发,在汶川地震后与中国心团队一直前行,打造了现在拥有三家独立机构的中国心志愿者团队。26名核心成员中70%都是本地人,2000名志愿者参与过北川服务,1000名学生受益,300多名爱心人士成为长期捐赠人。

  未来,高思发希望做好增能赋权,建立扎根本土的志愿团队,打造诚信团队,做好品牌与专业提升。

  从志愿者到全职公益人的距离

  余浩: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项目高级经理

  汶川地震时还在上初三的本地男孩余浩曾以志愿者的身份加入灾后救援。汶川地震后,在学校再也没住过上铺的他,直到鲁甸地震后前往救援的火车上,才发现自己会因为一点摇晃就害怕,一路上他整夜没睡着。一次在楼上开会,地下车库过了一辆车,坐在屋子里的余浩第一时间本能的冲出了会议室。“我以为地震了!”

  多年以后,余浩才知道原来这是当时的地震“后遗症”。

  也正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他才选择在雅安、鲁甸、芦山地震时积极参与救援,决定大学毕业后加入慈善基金会,参与公益事业。“灾害无处不在,防灾减灾的重要性需要得到普及和推广。”

  历练中显党性 奉献中显青春

  赵伟:共青团九寨沟县委书记

  九寨沟地震后,2289名志愿者和89家社会组织参与到救援中,团九寨沟县委组织志愿者设立综合服务咨询点11个,接待受灾群众旅客2万余人,配合疏散游客6万余人。

  在这些工作背后,有推迟婚期贡献出餐具物资的交警刘方平,有丢下在产房待产妻子加入救灾的辅警岳霖,有在度假途中加入救援的消防队员罗川滨,有怀孕7个月赴九寨沟救援的护士王爱花……

  这些让赵伟印象深刻,也让他坚信,灾后的九寨沟一定能够攻克时难、共渡难关、涅槃重生。

【责任编辑:刘亚楠】
相关文章:
分享到:
上海青年志愿者:

上海青年志愿者协会正式启动2012年韩国丽水世博会中国青年志愿者招募工作。[关注]

志愿快播
志愿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