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河网-河南商报
老妈妈志愿服务队成员在给官兵们缝补衣服
不跳广场舞,也不走模特步,85岁的袁雪云和她带领的几十位老妈妈,在27年时间里,用志愿服务的方式,在许昌引领了一种不同的潮流。
【时光】
27年坚持志愿服务
11月8日下午,许昌阳光很暖,袁雪云和其他几位老妈妈正在许继社区里,一起缝补刚从许昌市消防支队拿过来的战士的衣服。
这样的场景,从27年前开始定时上演,至今未曾间断。
1990年3月份,袁雪云刚退休不久,作为居委会成员和其他11个人开会,会上她说学雷锋不能光停留在嘴上,得拿出点实际行动来。“一看,大街上有义务修鞋的,有义务理发的,有义诊的,那没啥技术的咱们该做点啥呢?就准备为部队的战士们做点事情。”身为两名军人的母亲,袁雪云深知小伙子们到部队后在生活上会存在的一些小问题,于是她带着另外11个人到部队去,开始为战士们洗洗衣服、缝缝扣子、换洗被褥床单。
这一忙,就忙了27年。其间袁雪云她们带着缝纫机、洗衣机、针线包等,每个月都会到消防部队等处为战士们服务。
随着志愿服务成为固定活动,老妈妈志愿服务队在袁雪云的带领下,逐渐成了规模。
27年来,袁雪云特别强调的一点是,老妈妈们“从来没有忘记是去做服务的,不能给别人添乱”。每次去缝补衣服,她们都会提前和部队联系,约定合适的时间,避免打扰部队的正常秩序。
如今,老妈妈志愿服务队的服务对象已经拓展到了老年人和儿童,她们经常会到敬老院和福利院,不仅缝补衣服,还会陪老人和小孩们聊聊天、表演表演节目。队员杨慧兰会剪发,去敬老院的时候,她经常会为那里的老人们剪发。
【要求】
参加志愿活动自带水杯
离开前所有物品归位
20多年前,老妈妈志愿服务队有12人长期固定参加活动,如今则已经有32个队员了。这么多年里,有的人年龄太大渐渐退出,也有的队员已经离世,还有队员生病后瘫痪在床无法再参加活动。人员有更替,但袁雪云她们基本没有去动员人来参加服务队,“大家都是听说或者看到以后,自愿要求加入的。”在许昌,有的人会鼓励家里的老人来参加老妈妈志愿服务队的活动,有的人还会托关系联系袁雪云,想加入服务队。
但加入老妈妈志愿服务队也不是随意的,“新人加入前,我们会跟她谈一谈,说说我们的制度,如果受不了,那就不要勉强加入。”袁雪云说,队里要求不管队员是想回娘家还是到别处探亲、旅游,都要提前打个招呼请假,回来以后也要报告。这样,服务队在有活动的时候才能知道可以找谁参加,而凡是通知要到场的队员,都必须按时参加。
服务队还有一个很严苛的要求,就是无论哪次、去哪支部队做志愿服务,喝水的人都必须自带水杯。另外,每次干完活以后,老妈妈还要留下来把东西收拾好,把场地打扫干净。袁雪云的要求是:用过部队的凳子,是办公室的大凳子就搬回办公室,是其他地方的小凳子也要拿回原处。“活干完了,所有东西物归原位了,我们就拉着工具走了。”
【期待】
希望队伍更壮大
服务更多人
2010年,老妈妈志愿服务队队长袁雪云获得了许昌市十佳道德模范奖。现在袁雪云85岁了,她说自己只要还能跑得动,就会一直在这里待下去,“但是终归有年龄在限制着,我已经培养了接班人。”袁雪云说,即便自己将来不在老妈妈志愿服务队里了,队伍的旗也坚决不能倒,许昌这些部队的官兵都知道有个老妈妈志愿服务队,这么多年给战士们缝补衣裳,这项工作永远不能丢。
今年端午节,老妈妈们做了粽子送到了部队,袁雪云说她知道部队可能会给战士们买粽子吃,但是老妈妈们自己做的粽子,吃着一定会更好一些。中秋节前,她们又去市场上买了核桃仁、花生米、冰糖等加工了90多斤月饼,送到了部队。
现在袁雪云对她的队伍已经很放心了,平时有什么事已经可以放心地交给几个得力的队员来组织。她希望老妈妈志愿服务队能够继续壮大,能够服务到更多群体,能有新面貌。
许昌官方的评价中显示,老妈妈志愿服务队的无私奉献精神在广大部队官兵、辖区居民中产生了强烈反响,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最好地诠释了“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者服务理念,鼓舞和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