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王骞(左一)为观众服务。记者 王海林摄
里约奥运会志愿者合影。记者 王海林摄
跨越地域和时差的距离,克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他们用真诚的服务,为里约奥运又增添了一抹亮丽的中国色彩
参加开幕表演的桑巴舞者
陈菁是专门从中国飞赴里约热内卢参与开幕式表演的,她也是来自中国的年龄最大的志愿者。
对56岁的陈菁来说,2016年将使她终生难忘,她不仅参加了里约狂欢节表演,还以志愿者身份参与了里约奥运会开幕式表演,担当乒乓球比赛运动员助理,“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未竟之梦”,陈菁感慨道。
7月31日首次开幕式带妆彩排结束后,陈菁激动地直到凌晨3时才入睡。她自幼热爱舞蹈,退休后一直在无锡从事拉丁舞教学。桑巴是陈菁最钟爱的舞种,一直期待能到桑巴之国去看一看。陈菁的女儿小杨长期在巴西工作,也了解妈妈的个性,“妈妈你这么喜欢拉丁舞,又喜欢体育,可以申请参加桑巴表演和做里约奥运会志愿者”。女儿的话让她觉得未竟之梦终于有机会实现。
除了参与开幕式表演,陈菁还担任乒乓球运动员助理的志愿工作。这一工作让她兴奋不已。因为陈菁喜欢打乒乓球,她的领队就一直提醒她千万不要拿起球拍到桌上打球,或者向运动员请教打球技巧,打扰他们训练。“我虽然觉得有点遗憾,但一定会遵守规则。”陈菁对志愿服务的每一条规则都认真遵守。
让陈菁惊喜的是,虽然他们工作的场馆有全球各地的运动员在训练,但她发现不少国家的训练队里都有华人的身影,比如捷克队和美国队里都有华人面孔。
为儿时偶像当翻译动力十足
乔建珍(中)与志愿者伙伴。乔建珍供图
王骞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正在攻读市场营销与传媒硕士学位。王骞的志愿者之行并非一帆风顺,为了能够圆这个梦,她差点被学校退学。
王骞是里约奥运会语言组志愿者,主要负责乒乓球、羽毛球等场馆的翻译工作,包括在运动员接受记者采访时提供翻译等等。目前她已经为马龙、丁宁等中国运动员提供了媒体采访时的翻译服务。王骞最喜欢的体育项目就是乒乓球、羽毛球,能够见到偶像,让她工作起来动力十足。
谈起这次坎坷的奥运之行,王骞并不难过。“虽然这个过程很坎坷,但是我觉得很值得”。原来,墨尔本大学的课程安排跟其他学校不太一样,在其他学校还在放暑期时,墨尔本大学却在7月末就已经开学了。“所以要跟学校请假还是比较困难的,学校虽然支持,但是耽误3周课程则有违学校出勤要求。”
“北京奥运时在中考,伦敦奥运时在高考,这次说什么也要参加!”王骞对自己说。就在距离奥运会志愿者之行还有一周时,她下定决心向校方请假,并且承诺在一周时间内争取补上自己可能会落下的课程,包括3门课的小组作业分配等。她还积极跟授课老师说明情况,尽量把作业放到后面几周去完成,这样既不会耽误课程,也不会影响自己的志愿服务。她的决心最终说服了校方和老师。
王骞的排班主要在晚上,完成工作后往往已是凌晨。她几乎每天都要通过转乘三种不同的交通工具,回到距比赛场馆一个半小时车程的驻地,但王骞却一点也不觉得累。
王骞工作中遇到很多有趣也有故事的人,包括一位已经70岁的志愿者老奶奶乔安娜,乔安娜曾经是巴西世界杯的志愿者。“我们相约一起再去俄罗斯世界杯和东京奥运会当志愿者”。
内心再激动也必须保持平静
李昱煊在场馆内拍照留念。记者 侯露露摄
林紫琪,澳门大学葡文语言学的研究生,也是这次里约奥运会语言组服务的志愿者。本科到巴西交流学习时,她就对这个热情洋溢、文化多元的拉美国家一见钟情。所以在得知里约奥运会开始招募志愿者时,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早在2015年12月,她就收到了准里约奥运志愿者的通知函,然而正式的邀请函迟迟不下来。这段时间是最难熬的,因为最初大家对巴西并不看好,网络上充斥着关于里约的负面消息。但因为去过巴西、了解巴西,更想念巴西热情友好的人民,林紫琪早早买好机票,她的想法是,如果不能成为志愿者,至少也要去里约看比赛!幸运的是,6月6日,她终于收到了正式的邀请函。
第一天上班,她在举重馆准备做中英交传。“我曾经以为这些获奖无数的运动员们离我很远,但这一刻我却可以站在现场,清楚地看见他们或紧张得眉头微锁,或自信得嘴角上扬,看见他们成功时兴奋握拳,失败时沮丧落泪。”紫琪说,自己很想像普通观众一样为自己支持的运动员欢呼呐喊,但她作为志愿者,虽然内心已经掀起巨浪,还是必须保持平静。
当她得知黎雅君遗憾痛失金牌后,林紫琪说自己特别想跟她说:你的努力和实力我们都看得到,你是最棒的!但由于自己的志愿者工作身份,不能直接向运动员表达,紫琪就去她的微博给黎雅君留言,给支持她的言论点赞。
因为对奥运的爱汇聚到一起
在南通大学读会计学专业的大三学生陈杰,可以清楚地记得2008年鸟巢内火炬传递时每一位运动员的名字。在电视里看到体操王子李宁在空中脚步坚定、点燃奥运圣火的一刻,他就暗下决心,总有一天,“我也要为中国体育做点什么”。
2014年,陈杰报名成为南京青奥会志愿者,他不想错过就在家门口举办的运动会。接待、引导、场馆服务、临时翻译,都是他的工作。刚到南京时,一位志愿者前辈告诉他,当奥运志愿者会上瘾,你可以从每一个受到我们帮助的人身上感到快乐,可以在每一场比赛中感受动人心魄。
青奥会一结束,陈杰就在里约奥运官网填写了报名表,“2016,我想去里约!”
面试报名后需要通过培训、在线测试,才能迎接最有意思的网络面试,通过专门的聊天室,接受面试官集体面试,回答提问。陈杰出色的回答让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陈杰主要在巴哈奥林匹克公园的网球场馆做志愿服务,担任网球比赛的球童。陈杰最难忘的是看到了奥运会开幕式的彩排,彩排融合巴西历史与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用环保的眼光看待世界。最令人感动的,是开幕式上中国队出场时,网球馆的小伙伴尽管来自不同国家,但一起喊出了“你好”,令人感到奥运确实没有国界。“我们因为对奥运的热爱汇聚到一起,不仅在此时,以后也会是一家人。”
享受不计回报的快乐付出
陈菁(右一)参加志愿者培训。记者 王海林摄
如果不来里约,李昱煊的暑假本来应该在美国的某家汽车或机械制造公司实习。他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读大二,专业是机械工程。因为“想亲身感受奥运”,所以写申请、考英语,通过层层面试,成为里约奥运会5万名志愿者中的一个,在奥运会期间为伊朗代表团服务。
8月5日,奥运开幕。那一天的每一件事,李昱煊都记得很清晰。“伊朗人的时间观念不是很强,我特别担心他们赶不上班车去参加开幕式。”那天下午,他不停地在不同地点跑来跑去,召集人上车、接代表团旗手、联系班车司机。当最终把所有人送上车,看着汽车驶向马拉卡纳球场时,他的心才放松下来,“那是我来里约后感触最深的一刻——总算没迟到。”
那天晚上,当他忙完所有事终于能够坐下来看开幕式时,仪式已经进行到运动员入场环节,“伊朗代表团进场时我特别激动,就像看到中国代表团一样。觉得特别骄傲,感觉这场成功的开幕式背后也有我的一份力量。”李昱煊说。
李昱煊还负责为伊朗代表团做信息的归纳整理,虽然参与项目不算多,但把这些信息归纳总结起来也不容易,但他干得有滋有味,“可能因为我是工科生,挺喜欢做表格归纳整理,把各个队伍的各种信息按时间排列,让领队们看得明白,我自己也觉得很有成就感。”
“之前在美国读书,看到的都是关于伊朗的负面消息,这次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对伊朗有了更多的了解。”代表团成员会给他讲伊朗的文化、饮食,也会送给他“特别好吃”的椰枣。他还有机会认识很多了不起的人,比如代表团的旗手尼玛蒂,她是坐着轮椅出现在马拉卡纳球场上的,也是伊朗历史上第一位奥运女旗手。“她是位特别坚强的女性,训练很认真,很早就来到里约开始训练。”
能认识许多优秀的人、为奥运会做些小小的贡献——这些都让李昱煊对“里约一月”心存感激。里约奥运尚未结束,李昱煊已经期待4年后的东京奥运会了。“我希望还能继续当志愿者,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履历更充实,也是为了继续这种不计回报的付出的快乐。”
孔院院长网上宣传奥运
早晨5时30分从家出发,先乘坐地铁再两次换乘快速公交,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路程到达位于里约热内卢巴哈区的奥运会羽毛球场馆,乔建珍作为奥运志愿者的一天是这样开始的。
乔建珍是里约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她推动成立了里约州唯一一所葡中双语中学,志愿者身份给她增加了每天八九个小时的工作,也给她带来了参与奥运、服务奥运的快乐。作为羽毛球馆的志愿者,乔建珍主要负责中葡语翻译以及国际羽联和各国代表队的沟通协调工作。巴西能用英语服务的志愿者并不多,在志愿者签到处有一些小红牌供大家领取,上面写着“I can speak English”(我会说英语),方便各国运动员寻求帮助。乔建珍每天都会取一个小红牌佩戴在胸前,额外承担起一份工作。
“奥运会是个不一样的平台,它把全世界的人团结在一起,各国国旗在这里飘扬,文化在这里交汇。”乔建珍所在的志愿者小组共有30多人,来自不同国家。“参与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第一原则,人人都有参与奥运会的权利,不会因为肤色、国籍和性别而受到拒绝。”乔建珍经常会遇到年龄很大或者残障的志愿者,但他们都乐于交流,也非常投入。
作为中巴文化交流工作者,乔建珍已在里约生活了4年多,她希望用自己的视角让人们了解一个真实的巴西和里约。奥运会前夕,她在网络上开了一个问答帖,就里约如何迎接奥运、中国和巴西的文化差异等回答网友的问题。
“2012年4月我来到里约,每天都被巴西人感动着,这也是我一直坚守孔子学院的动力。他们有些人非常努力,工作强度绝不亚于我们。”她说,里约人天性善良,乐于助人,有正义感。“有时我到学校去,孩子们看到我就远远地跑来给我一个拥抱,然后又开心地跑走,让我的一天充满快乐。”
因为奥运会,外界增加了对巴西的解读。乔建珍认为,这是一件好事,通过这个平台,各国的人都来到这里,他们用自己的眼睛看巴西,能够更加客观地评价巴西。巴西是一个体育大国,巴西人热爱体育,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里约是全球全民运动参与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海滩上任何时间都有不同年龄段的人在从事自己喜欢的运动。乔建珍认为,“从全民参与的角度,里约是最有资格举办奥运会的城市之一。” (人民日报驻巴西记者 王海林 侯露露 索泓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