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日报
8月16日,由省文明办、团省委、省民政厅、省残联、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广东广播电视台、省志愿者联合会共同主办,省助残志愿服务联盟、省志愿者事业发展基金会承办的第24期南方公益志愿大讲堂在广州举行。本期南方公益志愿大讲堂以“深化志愿助残行动,提升助残志愿服务水平”为主题,邀请全省各类助残志愿公益组织近150名志愿者骨干共同学习、交流,进一步探索志愿服务发展模式。
中国狮子联会北京会员管理委员会秘书长、广州志愿者学院客座教授韩润峰应邀担任本期主讲嘉宾,并围绕志愿助残服务技巧、助残资源整合等内容进行阐述。韩润峰认为,残疾人需要更加专业化的助残志愿服务,这对志愿者以及志愿者组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应以更大投入发展助残志愿组织,让助残服务接地气。
南方日报记者 李强 实习生 何嘉忆
形成不同特色助残志愿组织
韩润峰说,根据实践情况来看,残疾人需要更加专业化的助残志愿服务。志愿者不仅要为残疾人个体提供帮助,更要关注能否为残疾人创造更有利的社会环境。
他认为,志愿服务的“专业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志愿者要拥有专业的技能,如有法律或医疗的知识背景;二是志愿服务项目要有专业的操作方式,如首先要考虑到残疾人的根本需求是融入社会,再由志愿团队设计助残项目,以项目化的方式开展运作,促使助残志愿服务取得更好的效果。
“助残志愿组织正是促进志愿服务专业化载体,以团队的形式为残疾人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韩润峰提出,以某智障人士服务机构为例,他们拥有专业的培训技能,又理解残疾人参与社会的需求,于是策划项目,以团队的形式与用人单位沟通,为智障人士争取工作的机会。这既为残疾人解决了就业问题,也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赢得社会的认可。
“政府不可能把助残工作做得面面俱到,需要更大规模地发展助残志愿组织,充实助残服务的主体力量和专业力量。助残志愿组织来自民间,更接地气。”韩润峰说。
“助残志愿组织并非从宏观上推进助残事业的发展,其显著特点就是细致和微观,可以获得聚沙成塔的效应。”韩润峰认为,在支持助残志愿组织发展过程中,各级残疾人联合会、团委应发挥有力的支撑和引导作用,培育出有竞争力的助残志愿组织,形成不同的优势、特色。
促进行业志愿服务“集约化”
省助残志愿服务联盟召集人廖满雄介绍,为了更好地发挥助残志愿组织的作用,今年4月,在团省委与省残联的指导下,一个为助残志愿组织服务的机构——省助残志愿服务联盟成立了。联盟提出了“行业志愿服务集约化”的概念,旨在整合政府、社会、志愿组织的资源,建立一个供助残志愿服务组织交流学习和成长的平台。该联盟收集省内所有助残志愿机构的信息,建立网络化的助残供需资讯平台,联合广东省各类助残社会服务组织或项目,整合内外的优势资源,谋求共同发展,帮助更多残障人士,提高助残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廖满雄认为,近几年助残志愿组织发展迅速,但在组织管理水平、专业水平和资源整合等方面还有待提升。“我们将为助残志愿组织提供培训,提高他们的组织管理、建设、服务水平,从而提升他们的公信力。这样更有利于助残志愿服务的开展。接下来,助残志愿服务联盟还将为联盟成员提供政策咨询、组织培育、人员培养、激励考核、项目拓展和权益维护等服务,支持联盟成员发展壮大”。
项目展示与点评
助残障人士和社会共融
在本期大讲堂上,作为专业助残志愿组织的代表,广州慧灵智障人士服务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声声妙语”团队、中山市原色陶公社进行了项目展示。这3个团队从残疾人融入社会的需求出发,在各自专长的领域为残疾人创造融入社会的有利条件。
广州慧灵智障人士服务机构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声声妙语”团队的项目把促进残疾人就业作为工作重点。前者与爱心企业合作开设了“渔人计划”,为智障人士提供支持性就业服务。后者则成立了一家电话服务外包公司,为肢残人士提供工作岗位。此外,中山市原色陶公社是由一批中小学美术老师创建组成,以开展陶艺活动的方式帮助自闭症儿童融入社交活动。
柯沫夫(省残联副理事长):这3家助残志愿组织将残疾人与社会“共融”的理念体现得很好。残障人士在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存在障碍,但志愿者要做“破冰者”,为残疾朋友破除社会环境上的障碍,促进残障人士平等地、充分地参与到社会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