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近来在校园中漫步,常遇到各学院组织开展的“关爱西部留守儿童”一类的活动。或募集图书,或筹款为西部儿童购买防寒衣物,或招募志愿者,将于寒假前往某地开展支教。每每此时我都十分感动,会认真阅读展板,力所能及地捐些钱物。作为亲身经历过西部支教活动的我,看到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到志愿者群体里,关注西部,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心中那股热流总会瞬间左突右冲,澎湃不已。
往远了讲,“最美乡村教师”、“最美助学老人”等等故事充盈于耳边;往近里说,我校研究生支教团也正扎根于西部兢兢业业,以各种新闻形式将我们的目光聚焦到那数千公里山水之外。从校园此隅管窥,便可知如今全社会已经兴起一股“关爱留守儿童”热。我举双手赞成这份关注和热情,并希望它可以经久不息,直到西部儿童真正获得健康快乐的童年。于是支教时的我便开始了这样的思索:眼前这群正在萌发的种芽,他们到底需要什么?而社会和志愿者们,又到底能够给他们提供什么?
我感动于募捐活动中同学的一丝不苟,也许大家眼中的西部必定是山区石路,沟壑深林,漏屋颓墙,夏暑冬寒。这样的认识来源于电视和网络,其实本身十分狭隘。西部地域广大民族众多,自然环境和生活习惯迥异,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也千差万别。据我了解的情况,在西北和西南的一部分地区,各级中小学已经普及了“班班通”电教系统,配齐了较完备的文体用具。这不仅是政府的重视,更是国家关于教育发展的硬性要求。即是说,当我们还在这里为西部儿童吃穿用度而担忧的时候,他们有的已经有了手机,学会上网,骑自行车上学,买各种书籍和玩具,春节可以买一身新衣新鞋。
可能有人会质疑这种说法的准确性,我也绝不否认还有相当一部分西部儿童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介绍这些情况的目的,只是为了在如火如荼的“关爱留守儿童”热里,保留一份冷静,思考我刚才提出的问题,志愿者能够做些什么,而西部孩子们到底需要什么。
国家关于“关爱留守儿童”系列行动的具体开展有着明确缜密的指导意见,即此六项:“学业辅导、素质拓展、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和爱心捐赠。”细读便可发现,我们目前的这股热流绝大部分着眼点放在了“爱心捐赠”上, 其他五条因为种种内外在因素没有开展起来。对这一项的过度热衷,直接导致不少西部学校时常迎来一群群志愿者,带着各种学习文体用品,开仪式系领巾搞发言狂拍照。第一次孩子们还开心又难舍地问:“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你们真好,还会来再来和我们玩么?”回答永远是“一定会一定会!”实际则总是“永不会永不会。”三来两去,孩子们还会珍惜这些物品么?还会信任穿心手白鸽志愿标志,可来无影去无踪的陌生人么?绝不会。儿童天真无邪,但觉不无知愚昧,施舍的模样谁会喜欢接受?留守乡村的性质本身就带来自尊的敏感,在此时便会无限放大。这样的“关爱”是真正的关爱么?是西部儿童想要的么?我深表怀疑,形式主义的“关爱”不要也罢!
暑假中听闻有学院亲身前往西部支教数周,师生都受到极大熏陶和震撼,我很钦佩他们的决心和勇气。未必时间要多久,但这段经历一定引起了他们最最设身处地的思考,这一点难能可贵。“留守儿童”的定义,本身表达就是缺少关怀,并非单指缺衣少物。不能总用一个简单的“爱”字去总括一切,爱是出发点,可更重要的是如何付出它,如何让它被好好接收,如何把它延续下去。
关爱的热流已经兴起,感动于同学们的真挚热诚,积极鼓励支持的同时,如何正确引导活动的深入而不片面,如何调研提供与需要的真实关系,如何将之与大学生深入实践、培养社会责任感相结合,借鉴先行者们宝贵经验的同时,这些问题还都需要我们共同静下心来,认认真真思考。(作者系第十四届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