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编者按】:为深入推进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简称“关爱行动”),坚持用基层经验指导基层实践,我们将陆续推出一批在深化关爱行动“四位一体”工作格局、加强“七彩讲堂”志愿服务内容创新、探索高校关爱行动新模式、发挥国有企业在关爱行动中的特有作用以及项目专员履职创优方面的先进典型,供各地参考借鉴。今天第一期,推出关爱行动系列典型交流材料——吉林团省委在关爱行动中的典型做法。
“关爱行动”是团中央服务党政工作大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七彩课堂”实施效果是“关爱行动”能否成为信得过、可持续的重大品牌项目的决定性因素。2012年初通过调研发现,在吉林省各级团组织开展的“七彩课堂”不同程度存在着项目单一不均衡、“师资”薄弱不可持续、保障缺位不给力、制度设计不融合、阵地局限不丰富等多方面问题。吉林团省委通过树立“四大工作理念”,着力在推动“七彩课堂”项目化实施、社会化动员、制度化发展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拓宽“七彩课堂”志愿服务内涵,有效提升了“关爱行动”品牌的影响力。
一、树立“大关爱”理念,拓宽“七彩课堂”实施路径
1、关爱对象兼顾农民工子女及其家庭成员
农民工家庭成员的境遇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农民工子女的情感世界。在关注农民工子女的同时,团省委联合青联、企协、街道为农民工就业提供免费培训和就业岗位,“不挑不捡,三天上岗”, 特殊困难的农民工家庭纳入城市低保范畴;为丰富农民工及子女精神文化生活,我们在“七彩小屋”中尝试设置家庭教育和法制类期刊杂志,由孩子帮助借阅;建立“共青团周末文化驿站”,在节庆假日安排农民工家庭专场电影和感受城市等活动,在交通文艺广播电台开设心理咨询栏目;同时从圆梦大学、医疗救助等方面入手,拓宽“七彩课堂”实施路径,传递党和政府的温暖。
2、关爱领域从“三位一体”向“五位一体”拓展
随着国家休假制度的不断完善,包括寒暑假及全国重大节庆日在内,孩子们在社区停留时间大概在175天左右,在社区建立了符合实际需要的“七彩小屋”、绿色网吧,并组织社区“老宝贝”建立关爱队伍,探索社区托管的新模式,实现家庭、学校、社会、社区、网络“五位一体”的教育新格局。
3、关爱内容从以“五项内容”为基向做好“结合、联动”拓展
一是围绕“五项基本内容”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关爱行动”项目120余个, 开展公益项目发布会和项目招投标工作,涌现出农民工子女书画展、新学期“关爱第一课”、“大城市、小主人”、“大学体验行”等一大批“七彩好项目”,对优秀项目给予2-5万元资金扶持。
二是探索与少先队活动课程相结合。在其试点单位九台市龙嘉镇中心校、辽源市东辽县辽河源小学、四平市八马路小学等单位建设七彩小屋;联合团校、少工委进行活动课程开发,推出团队合作训练、信任互助训练、行为习惯养成训练、安全行为训练、文化与科学素养训练等系列精品课程。
三是做好与团内其它公益项目的联动。与权益部联合开展面向农民工子女的维权保障工作、与学校部联合开展“幸福留守.精彩童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与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开展“希望工程.圆梦大学”等活动。
二、树立“大公益”理念,拓展“七彩课堂”实施资源
1、整合民政、财政、教育、慈善、党团校等直属单位资源。
向民政社团管理局、教育部门要政策,向财政福彩公益基金要经费、向慈善总会要合作项目、向党团校要场地及师资,为活动开展争得支持。
2、整合企业资源。
主要是面向一汽、长客、森工等大型国企,移动、联通、南方航空公司、安利集团等上市企业,中国银行吉林省分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资源整合,同时面向社会招募了公益项目合作伙伴54家,在志愿服务网站发布企业标识,产生很好的社会反响。 3、整合公益组织和自组织力量
建立了吉林省志愿服务网络联盟,包括“长春爱心总动员群”在内的12个公益组织群6000多名网络志愿者加入联盟,在网上开展“公益快闪”等应急救助活动;整合高校公益社团的力量, 加强联系引导, 为青年社会组织开展活动提供信息、阵地等方面提供服务,开展工作项目合作。
4、整合阵地资源,拓展活动空间
依托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建立了“吉林省青年志愿服务基金”,整合资金170余万元。筹建 “七彩小屋”20个,与团中央配套建设“七彩小屋”14个;利用省内高校、科技馆、电影院、舞蹈学校等场所,联建“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文化驿站”等关爱阵地380个,打造共享活动空间;持续关注“七彩小屋”运转情况,对已建成“七彩小屋”持续供氧,帮助解决书籍更新、体育用品更换等问题。
三、树立“大队伍”理念,提升“七彩课堂”服务能力
1、把好“入口关”
通过组织推荐、个人自荐、社会招募等选拔方式面向少先队辅导员及五老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社会组织负责人、青联委员及相关专业的热心人士陆续选拔了1100名项目专员对接省内705所农民工子女较集中的学校,他们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学科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志愿服务热情愿望高、意志品质优。同时鼓励“一人多岗”和“一岗多人”,接力开展各项服务。
2、把好“培训关”
一是自2011年开始,团省委联合省委组织部共同实施《吉林青年人才培养计划》,我们将项目专员、西部计划志愿者、社区志愿者骨干、大学生公益社团骨干同时纳入培养计划之中,组织部每年提供团省委培训经费50万元。(PPT:文件)
二是开展“七彩课堂创意设计大赛”, 以赛代训,提升项目专员实践能力。整个赛期, 9场初赛,1场复赛,共有36个组织以团队形式、67名项目专员以个人名义、近万名农民工子女参与其中。决赛将在下月初进行,届时将邀请省教育厅、省少工委、青少年活动专家、志愿组织负责人及社会公益人士组成评审委员会,现场评选创意设计金、银、铜奖,最佳项目专员奖以及优秀组织奖,并对项目给予1-2万元扶持资金。
三是建立省内关爱行动导师库,为志愿服务培训提供智力支持。开展岗前仪式教育,进行集体宣誓,促使项目专员在情感上与农民工子女产生共鸣,增强荣誉感、使命感。
3、把好“考核激励关”
开展专员考核“三级”评定工作。对长期无法开展活动或中途申请不再担任专员的及时进行调整,对新任专员进行统一认证和培训,将专员群体纳入团中央及省级表彰范畴。对优秀专员进行公益反哺,提供免费家政服务、播音主持、外语培训以及商家优惠等服务。
四、树立“大宣传”理念,彰显“七彩课堂”社会效益
1、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高度配合
以“圆梦七彩•美好吉林”大型社会公益活动为例,吉林电视台守望都市频道、省内多家报纸、广播开辟专栏、持续报道2个月,配合网上互动,实现了线上线下发动群众、聚焦资源。
2、打造面向全省的志愿服务综合信息管理平台
“吉林省志愿服务网”,2012年6月正式上线使用,集注册及项目管理、政策导航、在线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目前,注册志愿者达27.91万人,注册志愿服务组织3086个。
3、尝试关爱文化产品研发
拍摄了关爱行动公益宣传片、2部关爱行动微电影, 并在长影频道连续播放1个月。开通了吉林青年志愿者官方微博,目前微博粉丝达11.6万,微博发布4080条,被转发7555条。
回顾“关爱行动”走过的四年,虽取得一定成果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需要破解的难题。一是需要提升“七彩课堂”顶层设计的水平,联合相关部门出台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导向政策和激励公众持续参与的保障措施;二是需要加强项目专员骨干对“七彩课堂”项目开发及管理的能力,为农民工子女提供菜单式的贴心服务;三是需要进一步挖掘社会资源整合渠道,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转型中抢购订单,在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进程中彰显志愿组织活力。明年计划召开“全省志愿服务公益项目洽谈会”。
通过广大青年志愿者的不懈努力,“七彩课堂”不断焕发七色光彩,将温暖和关注送到农民工子女及其家庭中间,而“关爱行动”也必将成为折射志愿服务精神的美丽参照, 推动志愿服务工作实现品牌化、社会化、功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