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网
[种种尝试]
尝试一修路
人口不多,悬崖峭壁施工工程量巨大
余欣欣站在家门口,右边的山脉翻过去,就是天门山风景区,他们住的张家湾村,位于天门山的另一面。
说起路,村民们虽想修路,却也颇感无奈。张家湾村地广人稀,全村19000多亩,只有398口人,年轻人外出打工,留在村里常住的就只剩下90几口。村主任刘兴阶说,村里有些组之间步行都要几个小时,村里修起路来,少说也要50公里,且全是在悬崖峭壁之间修路,工程量巨大,“三千万都未必修得成”。也因此,张家湾村的路,一直没能通。
尝试二移民
大山经济资源丰富,村民不舍离开
14岁的余启运想搬去外面,5岁的刘丹说,我想去大城市。
张家湾村人口不多,曾经也想过移民下山,然而,村里大部分村民却不愿意。杨君香的老伴腿脚不好,坐在家里做木工,给自己做了副棺材,仔仔细细刷了黑漆放在正屋里,让他们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村庄,他们觉得“很难接受”。
大部分村民不愿意移民还是出于经济考虑,地广人稀的大山给他们带来了丰富的经济资源,漫山遍野生长的野粽叶销往全国,山里的木材也成了村民的一大经济收入,此外,养蜂、野菜、野生动物也能给他们带来一些收益。村民们说,一年卖粽叶和木材,能有个较稳定的收入,即使在外打工,也想做不了苦力的时候再回到村里来,“有这些资源在,有个依靠”。
尝试三建学校
别的组的孩子上学就得翻山越岭了
撤点并校以前,张家湾村曾经有一所小学,但就张家湾村而言,组与组之间路程很远,同组之间的不同人家,有时都相隔个把小时的路程。把学校建在村里的一个组,别的组的孩子上学,也得翻山越岭走上好几个小时的山路,村民们说,与其如此,反正都要走很远,他们还宁愿把孩子送到镇上去上学,“教育质量相对要好一些”。
媒体报道以后,桑植县政府表态,先出资金在天梯处改造一条简易通道上山,具体修水泥台阶还是简易马路,要等专家考察完山体再决定。
“木质的梯子没有固定,风吹雨淋也容易腐朽,危险性还是比较大的。下周一县里的技术人员会到这里实地勘测,确定一个可行的方案,争取尽快动工。”苦竹坪乡党委书记熊东见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每年的七八月份山里就会出现洪水,必须赶在那之前完成天梯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