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有爱 > 正文

还有一味特效药,就是爱

中国青年志愿者网:http://www.zgzyz.org.cn/   日期:2013-04-02

来源:光明日报

  ——记总装某基地521医院微创介入科主任张伟

  张伟冒着严寒为驻地群众义诊。 本报通讯员 鲁延鸣摄

  地处内蒙古与吉林省交界的科尔沁草原,是一个美丽而僻静的地方,总装某基地521医院就坐落在这里。虽然3月下旬的科尔沁草原依然寒风凛冽,但记者来到这所医院采访却感到浓浓春意——来这里治疗的癌症患者都面带笑容,主动与记者交谈。

  一个偏僻地区的部队小医院,如何有这等气象?肺癌患者徐洪英道出其中奥妙:“来这里治疗的癌症患者,大多慕全国拥政爱民模范、微创介入科主任张伟之名而来,张大夫能带给他们新的希望。”

  6年前,徐洪英患肺癌费尽周折不见好转,但经张伟治疗恢复了健康,如今她只需做定期检查。在徐洪英等癌症患者心目中,张伟就是“草原神医”,就是当代“活雷锋”。

  “哪有把病人往外推的道理”

  一般来讲,一个大夫一个上午做四五台微创介入手术,已是超负荷了,但3月22日上午,张伟接连做了8台手术。临近中午,一位重症患者被送来,已累得直不起腰的张伟,顾不得吃饭休息,二话不说,立即穿上沉重的铅衣,为患者实施手术。

  在张伟心中,患者永远都是第一位的。

  去年7月,吉林省德惠市39岁的贾月萍患肺癌晚期,在家人陪护下,坐着轮椅,吸着氧气,包车赶到521医院。同事劝张伟:“给这样的病人动手术风险太大,还是劝回吧。”但张伟摇摇头说:“医生哪有把病人往外推的道理,来了,就要治。”经张伟微创介入手术治疗,贾月萍的病情很快得到控制,身体状况明显好转。一个月后,贾月萍不用家人陪护,独自到医院进行第二个疗程的治疗。

  1988年,在沈阳进修时,张伟就接触到当时属前沿学科的微创介入疗法。想到医院驻地是恶性肿瘤高发区,而微创介入疗法对患者损伤小、效果好,他就一头扎了进去。为了缝合手术的精准,张伟在显微镜下无数次模拟练习吻合婴儿血管标本,练得自己的颈椎半脱位;为了缩小手术创口,减少患者创口痛苦,他苦练“手艺”,赢得“张小口”的美誉。

  “不能让孩子失学”

  张伟常说:“对于患者来说,除了医术,还有一味特效药,就是爱。”

  1997年3月,医院驻地村民、年仅15岁的刘春芳,患上多发性脑囊肿,在张伟的精心治疗下康复。但她家因此返贫,她本人也辍学了。得知情况后,张伟给刘春芳送去500元钱,并对她母亲说:“孩子学费我来资助,不能让孩子失学。”有了张伟的资助,刘春芳顺利考上了大学。

  像刘春芳这样的未成年患者,张伟资助了12名,其中7名完成大学学业。

  张伟从来不收患者“红包”。医院“90后”护士孙欣曾是张伟的病人,她说:“当年自己塞进张医生办公室的‘红包’,在出院结账时,都记入了自己的医疗费。自己贫血,张医生还无偿为自己献血。”

  张伟对病人的爱是无微不至的。对于每一位手术患者,手术完成后,他都要亲自把他们送到病房,一番特别嘱咐后,方才离去。

  为了及时服务病人,张伟在互联网上注册了两个专用邮箱。他每天都要打开邮箱,阅读患者来信并回答他们的疑问。

  “手术台就是我的战场”

  和张伟结婚30多年,妻子洪伯坤从大都市长春来到偏远的小城,从来没有埋怨过丈夫,但她一直揪心丈夫日益透支的身体。为了减少病人医疗开支,麻醉、术中监视等原本需要五六个人完成的工作,张伟总是一个人承担。由于长期劳累过度,张伟的心脏功能非常不好。一天凌晨,洪伯坤发现张伟喘不过气来,憋得脸色发紫,她急忙从床头柜里翻出救心丸塞到丈夫嘴里,才将张伟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对患者实施微创介入手术,主刀医生需要在X光辐射条件下进行。长期工作在X光辐射下,张伟的白细胞降到了3000以下,比正常人少了1/4。许多人劝张伟把每天的手术量降下来,他却说:“我何尝不想停下来,但我是医生,手术台就是我的战场。”

【责任编辑:严家芬】
相关文章:
分享到:
上海青年志愿者:

上海青年志愿者协会正式启动2012年韩国丽水世博会中国青年志愿者招募工作。[关注]

精彩图片更多>>
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

  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发展,既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也是共青团重要工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