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临终关怀是指给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照顾,使病人生命得到尊重,以减轻其生理痛苦和心理恐惧,让他们能够温暖、安详、舒适、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旅程的最后一站。在我市,提供临终关怀的不仅有医护人员,还有一群默默无闻的爱心人士。昨日,《惠州日报》记者采访了我市几位临终关怀志愿者,了解他们用心温暖临终者的爱心故事。
人物:贺宜娥 年龄:59岁
一夜宽慰,让临终老人安详离去
59岁的贺宜娥是位和蔼的老人,与人交谈始终面带笑容。从两三年前开始,贺阿姨便参与多次临终关怀活动,仅是去年就参与过近20次。起初,贺阿姨接触临终关怀是在“懵懂”状态下进行的。当时,她跟着一群爱心人士给一位老人进行临终关怀,看着爱心人士将一位临终患者从苦痛挣扎中解脱出来,让其带着微笑安详离去,贺阿姨深受感动。“人一生的苦痛都在生命的最后得以释然。”贺阿姨感叹道。
从那以后,贺阿姨便开始亲自上阵,陪伴临终患者度过最艰难的一段日子。在贺阿姨“送走”的人当中,大多是老人,也有年轻人和孩子。让贺阿姨印象最深刻的是,两年前在市区下板塘送走的一位年过七旬的老阿婆。当时,贺阿姨与志愿者来到阿婆所在的养老院已是下午4时,阿婆躺在床上,嘴巴不停抽动,身体不断翻滚,病痛的折磨和死亡的恐惧让她躁动不安。贺阿姨他们一起围在阿婆身边,用温柔的话语宽慰她。“我们轻声地告诉她,每个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不应该带着沉重的包袱离开人世。每个人都向往美好的地方,轻装上路才能去到一个没有烦恼、没有忧愁的世界。”贺阿姨说,当晚他们一整夜都为阿婆祈愿,在宁静、温暖的祈愿声中,阿婆不安的内心逐渐平和。最终,阿婆闭上了双眼安详离去。大家为她悉心抹身、换装、梳理容颜后,阿婆被送进了殡仪馆。
让临终者放下包袱安详离去,这是贺阿姨感觉最开心的。更让她欣慰的是,经过这次,不少老人对临终关怀有了新认识并慢慢接受。贺阿姨说,当晚,养老院中有些老人对他们的行为感到不解,甚至发出责骂声,因为大家为阿婆祈愿的声音吵到其他老人睡不着。后来经过解释,老人们才知道,原来临终关怀是为了让老人放下心结,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一些老人听了后都表示很理解,对我们说谢谢,还说以后自己要走了,就请我们来送一程。”贺阿姨说。人物:刘 敏 年龄:40岁
劝家属止住泪水,让老人走得安心
对于40岁的刘敏来说,让她感受到临终关怀特殊力量的,源于她父亲的去世。10多年前,刘敏的父亲因病去世。当时父亲走得痛苦,嘴巴一直张开着,脸上流露出痛苦的表情,眼睛一直不忍闭上。家人虽然守在身旁,却也是泪眼纵横,回天乏术。为了让父亲走得安心,刘敏伏在父亲的床边,决定收拾起自己悲伤的情绪,轻轻地为其祈愿,跟父亲说话。随后,父亲果然慢慢地闭上双眼,嘴角露出微微的笑容,一副从容的模样。父亲离世后,父亲安详笑容常浮现在她的眼前。
从那以后,刘敏坚信,临终关怀是一股不可思议的精神慰藉和精神力量,能让人深锁的眉头舒展,让人在苦痛中获得解脱。
刘敏第一次为家人以外的人进行临终关怀是在两年前。当时是在市区东平一位70多岁的老人家中,老人的家人不愿看见老人离去,忍不住痛哭,现场弥漫着浓重的悲伤气氛。“要想让老人走得舒坦无牵挂,家人首先就要摆正心态。每个人最终都是要走的,家人不要哭,要是老人家在临终的时候看到大家哭,他也会走得不放心。”刘敏和一群热心人士纷纷劝导老人的家人。经过做思想工作,家属终于止住泪水,跟着刘敏一起为老人祈愿,直至老人安详离去。“我们都是抱着助人释怀、献爱心的心态,希望求得大家安心。看见临终者最后能安然地走,我的心里也感觉到很开心、很快乐。”刘敏说道。
对于临终关怀,刘敏也有自己的理解。“人走到生命的尽头,就像走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会感到迷茫,不知该往哪里走。这时候,我们要消除他们的不安,引导他们放下心结,安心地到达那个美好的地方。”人物:张奕华 年龄:49岁
“临终关怀对生者也是一种莫大安慰”
今年49岁的张奕华话不多,大多数时间是记者问一句,他才回答一句。他是去年才加入到临终关怀志愿者行列的。
张奕华第一次参加临终关怀活动,是在市区下埔的一户人家。这户人家一位80多岁的老人因病去世。临终前,张奕华与多位志愿者一起去看望老人,并劝慰老人放宽心情,安心离开。老人安详地走了,老人的家人也很感谢他们的帮忙。前段时间,一位80多岁的阿婆生病了,张奕华获悉后,每天都去看望这位阿婆,每次去都拉着阿婆的手与她说话。老人虽不能说话,但张奕华与她说话时,阿婆不时睁开眼睛看看他。见阿婆居住的老屋又脏又臭,张奕华就帮忙搞卫生。阿婆临终前,家人都害怕,不愿意靠近阿婆,反而是张奕华拉着阿婆的手在安慰她。“我只是想老人走得舒服些。”张奕华的想法很简单。
“临终时,有人在身边关怀,总是一种安慰。”因为母亲的去世,张奕华对临终关怀有了自己的理解。他觉得临终关怀不仅是对逝者的一种关怀,而且也是对生者一种莫大安慰。
张奕华的母亲是在2012年11月去世的。因为患有脑萎缩,母亲在床上躺了几年,认不出人,经常说胡话,精神状态很差。在临走前的几天,母亲不愿意吃东西,张奕华察觉到母亲可能不行了,就经常在母亲耳边说话,拉着她的手,劝她想开些。“我也不知她听不听得到,但我觉得她之后的状况好些了。”张奕华说,母亲临走前一天,他和家人给母亲剪头发洗头擦身,让母亲感觉舒服些。母亲走时,他和一群志愿者一直在母亲身边陪伴着,告诉母亲不要留恋这个世界,安心离去。母亲安详地走了,原本很伤心的张奕华,在志愿者的劝说下心情好转了不少。
张奕华认为,家里出现了变故,有人在身边关怀,总是一种安慰。有一次,他为一位只有两个月大的婴儿进行临终关怀。两个月大的婴儿其实什么都不懂,但有众多热心人士的关心,宝宝的家人深感安慰。“有些逝者家属接受这种临终关怀后很感动,之后也跟着去做这种善事,这让我们觉得很欣慰。”张奕华说。
我市临终关怀志愿者不多
记者了解到,不同于国外一些由医生、护士、药剂师、照料者和社工等组成的临终关怀团队,我市现阶段的临终关怀大多都是医院的医疗护理服务项目,临终关怀并未形成一个学科。在我市,参与临终关怀活动的志愿者也不多。
记者从一支志愿者团队了解到,这支有200多人的志愿者团队组织参加一般的社会公益活动,比如到敬老院看望老人,到山区学校助学,约有50人以上参加。但如果是参加临终关怀的慈善活动,参加的人员很少,只有约10人左右。“不是所有人都能做临终关怀,志愿者自身就必须做到对生死看淡,对即将离世者的痛苦感同身受,用心去体会他们的想法。”这支志愿者团队的负责人认为,惠州需要临终关怀志愿者和热心人士参与,但更需要一套成熟的临终关怀劝慰之道和专门的临终关怀机构。她希望能将医院医护人员的护理和志愿者的关怀结合起来,在病人生命即将结束之际,由志愿者引领其安详离去。
知多点
临终关怀
临终关怀是指给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照顾,使病人生命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生命质量得到提高。
临终关怀的主要任务包括对症治疗、家庭护理、缓解症状、控制疼痛、减轻或消除病人的心理负担和消极情绪。所以临终关怀常由医师、护士、社会工作者、家属、志愿者以及营养学和心理学工作者等多方面人员共同参与。
1988年7月,天津医学院成立了我国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并于1990年建立了临终关怀病房。1995年,在临汾街道社区卫生中心成立了沪上第一家临终关怀病房。
临终心理5阶段
一个人从得知自己患了不治之症开始,到晚期面临死亡的时候,其心理大致经历5个阶段:
1、否认期:拒绝接受事实。
2、愤怒期:病人常表现为生气与愤怒,往往将愤怒的情绪向接近他的人发泄,以弥补内心的不平。
3、协议期:病人接受事实,这个阶段病人变得和善,能积极配合治疗。
4、忧郁期:病人产生强烈的失落感,情绪低落。
5、接受期:病人接受即将面临死亡的事实,喜欢独处,睡眠时间增加。
这5个阶段并无明显的分界线和先后次序。每个临终病人会因为自身个体差异,表现出不同的反应。因此,临终关怀服务需要密切注意服务对象的心理变化,陪伴服务对象度过临终期各个心理反应阶段。 (稿件来源:《惠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