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题记:他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为了理想和追求,他们背起行囊、告别繁华的都市,踏上西行的列车,在异域他乡,用奉献书写青春,用青春浇注梦想。他们年轻、勇敢、坚强,他们有着同一个名字: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
2003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共同启动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自项目实施以来,成千上万的大学生响应号召、踊跃参加。达州市大竹县自2004年被确定为西部计划受援县以来,先后有26名大学生志愿者来到大竹,从事为期一至两年的支农、支医、支教等项目服务。
前无始者何所惧情系农民尤可敬
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的杨小东,2004年当他作为志愿者来到双溪乡时,正值乡党委、政府筹划发展土百合经济,他兴奋不已!感叹自己的专业终于能学有所用,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主动参与土百合的前期调查工作,积极陪同农业专家和乡镇领导进行实地调查论证。
在项目推进实施过程中,他们采取了多种方法:从经济角度帮农民算投入产出账;通过政府借贷资金的方式鼓励农民种植;成立行业协会,保护百合价格。在先行种植者良好经济效益的带动下,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经过两年来的发展,如今双溪的药材土百合已推广到2000亩以上。
杨小东在说到自己有幸参与了此惠民项目时,颇感自豪和骄傲,他说:“虽然我不参与决策,但每当看到自己的建议和意见被采纳,并让农民得到实惠时,内心总有一种按捺不住的激动和喜悦。”
25岁的陈阳,出生于农民家庭,也许是对农民有着与身俱来的特殊情感,读大学他选择学习农学专业,毕业后他也没有到城市发展,而是报名参加了西部计划,来到了大竹县金鸡乡。到服务单位后,他下村入户,对当地地理地貌、气候条件、劳力资源等进行了周密的调查、研究,掌握到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后,他大胆向乡政府提出:引进水稻制种一条龙订单农业生产项目。
在这过程中,最令他难忘的是逐村逐户说服农户改变种植观念,接受新事物的过程。不难想象,一个外乡人、一个才踏出校门的大学生,推行的又是一个以前从没做过的新项目,遇到阻力是难免的。但他在困难面前没有低头,以自己的信心、坚毅和一次次登门拜访的真诚打动了农户。最后项目在试点成功后得到了推广。如今,金鸡乡350亩水稻制种,亩收入达1200元,比种植杂交水稻增收500元,增幅达71%,为民增收17.5万元,同时还培训了水稻制种技术员8名,水稻制种农户300户500余人。
当大家谈起他的成绩时,戴着眼镜、瘦瘦的他只是浅浅的微笑,他说:“我是一名志愿者,为人民服务是我一生的理想,为农民增收是我永恒的追求。”
“仁心仁术”遍山区杏林之下著华章
王欢、赵云、钟书娟都是2004年同时来达州服务的志愿者,2005年7月,当一同来志愿服务的伙伴们相继选择离开时,他们犹豫过,彷徨过,可是当他们一想到山上那些老人、妇女、儿童无助而期盼的眼神,想到那些贫穷的农民因为经济困难或因为对医疗知识的缺乏而备受病魔的煎熬与折磨时,他们毅然做出了再服务一年的决定。
一年半来,在高穴中心卫生院服务的赵云任劳任怨、虚心求教、勤学肯钻。在门诊,他积极与病人沟通,耐心听取病人诉说病情,并总结了常见病、多发病和部分传染病的种类和原因;在手术室,他更是一丝不苟的做好助手工作。一次,一个病人走了10多里山路,背了一背篓自家种植的柚子到医院来送给他,说是感谢他治好了自己的病,赵云非常高兴,也很感动,并拿出钱给老农,老农则坚决不收。院长提起他时满是赞扬和喜悦,说他已经成为医院的骨干,并以最大的热情邀请他以后继续留在医院。
除了在医院工作,下村义诊也是他们所有支医志愿者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下村义诊是最辛苦的,但同时也是他们感到最开心、收获最大的时候。他们的义诊,能为更多的居住在交通不便的农民和行动不便、无法来医院治疗的病人提供直接的、无偿的医疗咨询和服务。王欢除了跟随医院组织的下乡义诊医疗队外,还经常独自到病人家中询问病人出院后的情况。2005年7月才来的志愿者梁杨根,是所有志愿者中年龄最小的,才满20岁的他个头不高,瘦瘦小小的,你可能想不到,这样一个看上去还需要别人照顾的男孩也是一名照顾他人的医生,他所在的观音中心卫生院人手很紧缺,有时他要协助连续做三、四台手术,一站就是五、六个小时。虽然身体瘦小,下乡义诊时也总少不了他,有一次在下乡义诊回来的路上遇到下大雨,全身都湿透了,鞋子里全是泥巴和水,但他没有抱怨,没有觉得冷,因为他的心是热的。
钟书娟是他们之中唯一的女生,她所在的文星中心卫生院离城最远、最为偏僻、交通不便。条件虽然艰苦,但她无所畏惧,她说:“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也很想念远在成都的亲人,但一想到还有那么多的人需要我的帮助,我就更加坚强起来。”
2005年大竹县成为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钟书娟发现:很多农民对这项政策并不完全了解。针对此情况,她积极收集资料,虚心向同事请教,无论是在门诊还是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下乡体检,她都仔细耐心地向群众解释相关政策和具体实施情况、使很多就诊农民对农村合作医疗有了新的认识,也更加信任。
满园春风关不住一枝一叶总关情
毕业于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的杨兴前,是土生土长的大竹人。他和其他有志青年一样,大学毕业时对未来满怀激情和梦想,希望能在毕业后闯出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在他选择西部计划回到自己的家乡时,很多亲戚朋友都不理解,问他为什么要回来,他说他有自己的想法:“家乡的贫穷、落后我是最清楚不过的了,但是家乡养育和培养了我,我不会也不能嫌弃我的家乡,我更有义务为家乡的发展尽一份力。”他所服务的八渡乡因为离城太远,电脑出了毛病送去修理十分麻烦,他来后就承担起了简单的电脑维修、护理等工作。后来因工作调整,在服务外侨办期间,为了开展好侨胞捐赠活动,他来回奔走,把脚都磨出了水疱。虽然离家很近,但工作实在太忙,他几个月都没回过家,2006年春节也只在家休息了三天,初四就开始值班。
老家同样在大竹的女教师江航,她所服务的学校,距城50公里,地处偏僻,路窄坡陡,待遇较低,师资力量极为缺乏。为此,她同时担负好几个班的英语教学任务,平均每周授课时间达30小时。平时她话语并不多,一次,在团市委组织的座谈会上,她用低沉、沙哑的声音谈到了自己的想法:“参加西部计划,服务西部,并不是我的一时冲动,也不是我人生的权宜之计,而是因为我深深爱着我的家乡,爱着这片土地”。文星中学张校长说:“长时间的授课,使她平时说话随时都是声音沙哑。”
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的项川川,老家在山东,毕业后来到大竹杨通乡服务。刚来时他感到很不习惯,甚至觉得自己在这里很孤独、委屈,没有作用。但半年过去了,现在他已能够胜任工作,并把自己融入到当地的发展中去,还积极为当地经济的发展献计献策。他在自己的服务感想中写到:“来到西部,才深感东西部发展的不平衡,深感西部山区的落后,这里交通极为不便、通讯不发达、手机常无信号,让人震惊,但暂时的贫困和落后,并不会挡住山乡经济发展的步伐,更不是有志青年退缩的借口,西部需要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