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记者 农芝 文/图
农民工子女们在爱心书屋里看书
一份爱心,一个书屋,改变孩子的一生。在南宁市万秀村二队大榕树旁的民房里,有一间小图书室深藏巷子里,但却吸引了成百上千的农民工子女到这里读书、做作业、玩游戏。10多平方米的图书室,1400多本图书,几名热血青年,为万秀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及贫困孩子带来了新的改变和希望。据了解,目前万秀村有外来人口约7万人 ,其中儿童约1万名。
一个决定
白手成立同心儿童发展中心
近日,记者来到同心儿童发展中心万秀村图书室看到,这是一所有着小院子的民房,房屋为砖瓦结构,外观简陋,图书室面积有10多平方米,室内几个书架贴墙而立,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中午时分,很多小学生聚集在这间图书室里,或看自己喜欢的书籍,或认真地做作业,志愿者则在旁边耐心地给孩子进行讲解并辅导做功课。
志愿者范毅介绍说,这间书屋虽然小,却是孩子们的乐园,每天都有几十名甚至上百名附近学校的学生到这里看书、玩耍、做作业。图书室的专职志愿者及来自不同的高校,每天义务轮班帮助和辅导孩子。范毅对记者说,目前图书室里有童话、绘本、科普、科幻小说等各类书籍共1400多本,并提供外借图书服务。
该图书室负责人秦发源对记者说,这间图书室是同心儿童发展中心的一个项目。同心儿童发展中心是一家致力于儿童保护、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公益机构。2008年,他们几个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年轻人聚在一起,经过激烈的讨论和思想碰撞,最终他们11人决定成立同心儿童发展中心。筹备之初,该中心什么都没有,后来得到爱心企业帮助,才最终成立起来。中心成立后第一件事就是建立万秀村图书室,2010年图书室建立至今,已服务周边贫困学生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近万人次。
一腔热情
为农民工子女建造“乐园”
当天,记者与图书室的小朋友们交谈发现,他们乐观开朗自信,对知识充满渴望。南宁市扶壮学校五年级学生潘香丽告诉记者,她的父母都是外来打工者,每天都在外干活,她只在早上和晚上能见到父母。以前中午和下午放学后就跟同学一起在街上到处走或玩游戏。“有了图书室后,伙伴们都和我一样,天天来这里。”潘香丽说,这里有她喜欢看的书,有人给她辅导作业,还有人教她画画。她跟图书室的哥哥姐姐成为朋友,她长大了也要像这些哥哥姐姐一样帮助别人。
据了解,该图书室目前有扶壮学校、星星学校、壮新学校等多所学校的443名学生办了借书证,成为固定读者。像潘香丽小朋友一样把图书室当成第二个家的人不在少数。同心儿童发展中心以图书室为依托,开展各类兴趣小组及主题活动,为流动儿童的自我提高、自我保护及发展创造条件。孩子们可免费借阅图书、到图书室温习功课,图书室还面向儿童及家庭举行阅读活动、推荐图书,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
志愿者范毅说,图书室起初只有100多本书,后来在心平阅读联盟、共青团南宁市委、南宁青少年健康服务学会、世界宣明会等的帮助下,图书室才有了现在的藏书量,一家公益捐书网站还给他们捐赠了一套图书管理系统。但是,经过他们调查摸底,目前万秀村的留守和外来流动儿童估计有上万名。以图书室现有的藏书量和规模,根本满足不了孩子们的需要。
一份坚守
没有钱也可以做很多事
记者了解到,曾经一起创办同心儿童发展中心的11名青年,后来有些人陆续离开去寻找更好的工作或者考研,现在依然坚守着这份热情、陪伴着这些孩子的还有秦发源、范毅等5个人。
秦发源说,成立之初企业给他们的3万元爱心款在完成几个调研项目之后,到2010年底就花完了,他们没有生活来源,没有项目经费,但关爱儿童的步伐却没有停止。为了支付图书室的租金(租金一个季度1000多元)和维持关爱儿童项目的进展,他们只好伸手向朋友或家人借,同时向社会慈善机构或基金会申请项目援助。范毅说,他在同心儿童发展中心服务的同时也在为一个公益组织的一个项目服务,每个月可以获得几百元的生活补助,有时生活补助也断了,他只好硬着头皮向家人要钱。已经30岁、且作为独生子的范毅有时觉得愧对父母,但他不忍心放弃那些需要关爱的孩子。
“我们一边开展儿童防拐行动宣传,一边开展孤儿调研项目。”范毅说,只要用心坚持,没有钱也可以做很多事情。后来,他们获得了爱心人士和慈善基金会的帮助,状况才有所好转。
一份担忧
流动儿童成长环境令人忧
3月17日下午放学时,记者在万秀村内一处建筑工地里看到,几名小学生把书包放置一边,在一处沙堆上挖坑“造城”,他们全然不顾从旁边经过的车辆和在建高楼掉落的杂物。记者上前了解到,他们就读于万秀村内的一所民办学校,父母白天都忙于生计,根本没时间管他们,放学后就没有去处,孩子们就常常在一起到处晃荡。
对此,秦发源忧心忡忡,他说:“城中村的社会力量很薄弱,缺乏针对流动群体管理的组织和能力,流动人群也缺乏自我组织和管理的意愿,在面对社会问题的时候,这个现象更加明显。”同时,其他的社会力量也很少进入城中村,来关注流动人群遇到的各种问题,流动儿童的成长问题不容乐观。
一个呼喊
农民工子弟期待更多关爱
据了解,目前万秀村有外来人口约7万人,其中儿童约1万名,他们大多就读于城中村的民办学校,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管教,缺少教育资源,缺乏正确的引导,生活散漫,安全意识淡薄,极度需要成人的关爱和陪伴。
秦发源说,他们在不断争取项目支持,向社会慈善机构及爱心基金会申请援助,争取做更多服务于流动儿童、贫困孩子的事,包括孩子们阅读习惯的养成、健康医疗卫生、成长陪伴等。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陪伴中促进儿童成长,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他们希望能在其他城中村,建立更多的爱心图书室,“这是必须要做的,虽然很艰难。”秦发源说,他们对南宁的城中村都进行了初步调查摸底,一旦图书和资金到位,下一个城中村图书室就可以建立起来,尽早让这些“流动花朵”享受到关爱雨露的滋润。
感动,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如果您身边有感动的人或事,欢迎您拨打征集热线提供线索。
来源:广西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