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青年志愿者网> 志愿快播 > 正文

“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也像一家人一样”

中国青年志愿者网:http://www.zgzyz.org.cn/   日期:2018-08-08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也像一家人一样”

同心营成员展示绣球手工制作成果。林玲/摄

  “世界上为什么会有离别?”面对即将分别的小伙伴们,来自西藏自治区的藏族姑娘德机磋么发出这样的感慨。

  7月25日晚,2018年全国各民族大中学生暑期同心营广西分营闭营式上,主持人宣布仪式结束后,来自西藏的全体营员向在场的同伴们献上白色哈达。

  今年正值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7月19日~26日,来自内蒙古、西藏、宁夏、新疆、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海南、广东、广西等11个省区的200名大中学生共赴广西参加2018年全国各民族大中学生暑期同心营(广西分营),他们深入工厂、企业、核电站、学校、村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壮族先民留下的世界文化遗产,探寻广西民族团结模范密码。8天时间,各民族青少年结下深厚友谊,感受到广西60年来发展建设的经验成就,也对民族团结这4个字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壮族山歌的魅力”

  同心营营员来自不同省区,其中不少同学是第一次到广西。7月20日晚上,正式开启广西之旅前,知名文化学者彭匈以“广西文化与特色”为主题,向营员们梳理了广西独特的文化历史与风俗人情。

  彭匈的讲座内容印证了西藏大学生贡旦平措此前对广西的认识。“广西和西藏都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广西也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彭匈在现场即兴唱的几首山歌,更是让这个此前看过音乐电影《刘三姐》的藏族小伙子找到了熟悉的感觉。

  7月21日,同心营活动的第二天,在扶绥县碧髻村村民委员会大楼,突如其来的大雨扑不灭营员们的兴奋。营员们正饶有兴致地簇拥在一起,聆听贡旦平措唱“地道”壮族山歌——《想妹》。

  “想妹一天又一天哎,想妹从早盼到晚……”厚重、淳朴的歌声落下,周围的壮族村民和营员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从你的山歌里听出了藏语的味道。”一曲唱罢,同行的营员陈鹏涛和他开起玩笑。

  贡旦平措来自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此前看过电影《刘三姐》的他,当天下午从当地村民的迎客歌中找到了熟悉的感觉。贡旦平措在休息间隙请教在场的扶绥县山圩镇宣传文化站站长姚飞,他拿出纸笔现场请姚飞写下一首壮族山歌《想妹》,随后向当地妇女请教歌曲的音调。

  连唱几遍下来,贡旦平措已经学得像模像样。作为回报,贡旦平措还将仓央嘉措的一首情歌介绍给村民。

  “壮语与藏语属于不同语种,民族歌曲有区别,但也有联系。阿姨教会我一段刘三姐的情歌,我们西藏也有许多青年男女的情歌。”贡旦平措说,他彻底被“壮族山歌的魅力”所折服。出发去下一个活动地点前,贡旦平措还特意邀请教会自己唱歌的壮族妇女合影。

  “咱们广西壮族的同胞,发扬了绣球文化!”7月22日下午,来自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贡呷泽登在靖西市体验绣球制作后不禁发出赞叹。此前,古装影视剧中比武招亲抛绣球的情节是贡呷泽登对绣球的唯一了解,他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自己能亲自动手制作绣球。

  “我们那边有很多优秀的文化都濒临失传。”贡呷泽登认为他的家乡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可以借鉴广西的经验。

  土家族女孩彭娴此前并不清楚绣球是壮族特有的民族工艺品。亲手缝制绣球后,她打心眼里羡慕绣球文化得到了现代传承。她联想起家乡的土家族古老手工艺品西兰卡普。“老一辈的会制作西兰卡普,到我们这一代好像就有一点断层。”彭娴有些遗憾地说。活动结束后,她将深入了解并学习西兰卡普的制作,身体力行做本民族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

  团崇左市扶绥县委书记赵春玉介绍:“此次同心营,我们提供机会让各民族同学体验壮族文化,鼓励营员互相沟通,希望营员们在深入了解对方民族特色后,能够找出各民族文化的共通之处,最终实现民族融合的活动目的。”

  “我有一个当兵的梦”

  “这尊卡膛的克虏伯大炮,是金钱买不来强大国防的绝佳例证。”7月23日,在崇左金鸡山古炮台,边防战士向营员们讲解相关历史。现场的同心营营员看到,一枚锈迹斑斑的炮弹卡在炮膛里。

  金鸡山炮台由清代广西提督苏元春历时10年建成。当地军民花费9个月时间将一尊由德国克虏伯军工厂生产的120毫米口径加农大炮由山麓运抵山顶。然而,清军使用这尊大炮抵御外敌时,第一枚炮弹便卡在炮膛。

  “这尊大炮是中国近代史的屈辱见证。我们进口当时国际先进的大炮,但这样的武器买来后竟然没有发挥作用。”藏族大学生姚单感慨道。

  “终于看到了期待已久的战士训练场景,也第一次看到战士们戍守的中越边境,这里非常壮观!”李莲在之前的活动中表现有些腼腆,但此刻的她非常兴奋。

  “一直以来我有一个当兵的梦。有人说,当兵累、辛苦,让人难以接受,但我从不这样认为。”现就读于广西贺州职业学院的李莲,从小对军人有一种莫名的崇拜感。班里有一名退伍归来的同学,平日里李莲和他聊天时,喜欢听他讲在部队时的生活。

  边防战士的介绍,让李莲更加坚定了她的目标。李莲毫不犹豫地说:“如果有参军的机会,我希望进入部队,当一名为国家奉献的女兵!”

  在百色起义纪念馆,来自湖南的大学生罗源在参观中异常兴奋。她对馆藏油画《百色的曙光》印象深刻,“这幅油画讲述的是1929年百色起义成功时的场景”。罗源近距离体会到,如果没有先辈的付出,就不会有现在的美好生活,“我们应该珍惜当下,为社会作出贡献”。

  防城港核电站是我国西部首个核电站,其在建的三、四号机组采用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

  蒙古族男孩高成亮现就读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主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即使通过专业学习了解了一些核电常识,但高成亮一直对核电的安全性能存在疑惑。听了工作人员的介绍,高成亮豁然开朗:“原来我国的核电如此安全。”他希望未来能有机会从事核电工作。

  “这些历史或者文物以前在书本上都有了解,但总感觉印象不够深刻。今天近距离看到这些历史遗迹,很有代入感。”四川省领队钟雪说,通过实地参观、亲身感受可以调动大家的热情,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

  “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

  开营前几天,一位曾经参加过同心营广西分营的“老营员”滕先生给这一届的新营员发来一段祝福:“各位新营员们,你们好,我是2015年营员,10天的同心营之旅,对我而言更像一份意外收获的‘礼物’,我希望你们好好珍惜这次机会,同心营是一种独特的情怀,大家都特别热情地欢迎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同胞们,用一颗开放且真诚的心去相处!我依然记得第一天晚上远方的伙伴们穿上了本民族的服装在宿舍楼前跳舞,他们的眼里只有分享、欢乐!当回忆起同心营的日子时,我们应该这样写道——有着最朴素的生活,与最遥远的梦想。”

  短短200个字的留言,让此次同心营活动的工作人员、广西学联执行主席王涛激动不已,“尽管同心营的筹备过程很累,但是我觉得有意义,累点也值得,我们不能让远道而来的小伙伴们失望!”说完,这个男孩又信心满满地投入筹备工作。

  与王涛一起在广西学联驻会的苏利莹参加了2016年的同心营,今年她又以组织者的身份再次投入到同心营的大家庭,在她看来,同心营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因为同心营我认识了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现在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也像一家人一样”。

  “与往届相比,今年的同心营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所创新。我们首次采取‘1 4’的模式,选取广西民族大学作为大本营,在校园里命名了‘同心园’‘同心亭’‘同心林’等文化景观,共同植种了11棵象征民族团结的石榴树;同时,还在柳州、防城港、百色、崇左四个地市设立了分营地,组织营员走边关、到海防、进军营、下农村、访企业,与当地各界青少年深度互动,在轻松交流中让营员们切实感受到民族团结进步的力量。”团广西区委学校部负责人介绍道。

  全国各民族大中学生暑期同心营是共青团中央“民族团结代代传”青少年万人交流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品牌项目之一,旨在增强各民族青少年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情感认同和理性认同。自2015年起,广西已连续4年成功举办“同心营”,先后邀请了新疆、内蒙古、西藏、宁夏、四川、云南、甘肃、青海、湖南、湖北、广东、海南、贵州、广西等14个省区的850名青少年开展暑期交流,通过组织开展理论学习、参观考察、现场体验、主题实践等活动,鼓励和引导营员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达到“思想有升华、学业有进步、身心都受益”的目标。

  “如何充分发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独特优势,通过寓教于乐、晓理于行的新颖方式,切实把各民族青少年教育好、引导好,让他们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紧紧地凝聚在党的周围,自觉为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同心营项目确实是一个很好的载体,是一条青少年思想引领的好路径。”团广西区委书记李楚说。(谢洋王钰淇 林玲)

【责任编辑:何明】
相关文章:
分享到:
上海青年志愿者:

上海青年志愿者协会正式启动2012年韩国丽水世博会中国青年志愿者招募工作。[关注]

志愿快播
志愿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