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网
——专访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孙懿
三天,公众捐款8.299亿,腾讯加企业配捐合计4.7699亿,6466个公益项目参与,腾讯公益发起的“99公益日”毫无意外地被视为中国公益界的狂欢日。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孙懿接受光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互联网行业的巅峰体验是非常多的,比如春节搞个红包,但是公益行业没有个巅峰体验,也挺没意思的。”
2015年,腾讯发起首个“99公益日”,活动初衷是想营造并推动全民公益的氛围,但经过三年的实施,却发现最大的受益者是各类公益组织,他们基于这个风口,整合资源,锻炼队伍,提升能力,并迅速成长起来。
对“机器刷单”情况“零容忍”
10月10日,腾讯公益发布了一项调查结果称,在今年“99公益日”期间,疑似“刷单”的异常个人账户共有2.5万个,因“刷单”产生的捐赠金额超过700万元,获配捐资金超370万远,约占配捐时段总捐款额比例1%。由于活动期间参与人数过多,配额快速达到上限、捐款系统发生卡顿、无法进行捐款情况时有发生。
对此情况,孙懿表示,“我们目前只能认定这些账户存在异常捐赠行为,但异常捐赠行为并不等同于机器刷单。对于是否确实存在机器刷单的情况,还需要后期组织技术团队进行进一步审核,如果确实发现存在机器刷单的情况,腾讯是‘零容忍’的态度。”
腾讯公益对异常捐赠行为定义为同一个账户每分钟捐赠次数超过4次,而对于此类异常捐赠行为,孙懿表示目前没有办法通过技术杜绝,“我们测算过,单一ID每分钟达到5-6次,也不能说是完全不可能的。”出于严谨的态度,腾讯公益并没有将这种异常捐赠行为定义为机器刷单,只是将事实和数据公之于众。“每家公益机构在腾讯公益平台的筹款记录本身就是一本信用账簿,如果公益机构仅仅为了一届99公益日三天的筹款而采用刷单等违规方法,自然会在它的信用账簿上留下不良记录,今后将无法获得其他资源。”在孙懿看来,公益机构99公益日“刷单”的行为是得不偿失的。
多方协同重点调查“套捐”现象
有媒体曾报道,99公益日期间,存在公益机构挪用自身善款,拆单后再捐回机构从而套取配捐资金的情况,孙懿表示,此类情况将成为腾讯下一步的重点检查对象,“我们绝不能容忍这种突破法律底线的行为。”
对于此类现象的调查是存在一定难度的,因为腾讯公益只能对99公益日合作的单个项目进行调查,无法对机构的整体财务进行审计,所以腾讯方面正在和民政部及机构的主管部门沟通,希望通过多方协同,共同优化公益生态。孙懿表示:“因为要进行机构整体财务的审计,根据历年公益机构年初完成年度项目报告、审计报告的时间,最终的调查结果需要到明年第二季度才能完成。”但对于调查结果是否公布,她表示,仍在商榷。
孙懿告诉光明网记者,除对上述情况进行调查外,腾讯还将对高平均捐赠额的项目展开独立调查和审计。
99公益日配捐机制设置原则:公开
官方宣布的配捐规则是这样的:今年99期间,一位用户一天最高可获得腾讯基金会随机配捐(999元) 爱心伙伴1:1配捐(999元) 企业一起捐爱心伙伴1:1配捐(999元) “惊喜时刻”1:1配捐(999元),最高可获配总额为3996元。
不少人还是对每天999元的上限感到不解。据了解,这是因为第一年的捐款量实在是太大了,前两天都快把配捐额支完了,于是有了“每人每天最高配捐999元”这样的配捐附加规则和条件。
对于99公益日的配捐机制,孙懿表示,尽管很难做到公平,但是我们可以做到公开,没有任何的暗箱操作。“99公益日没有巨无霸项目,配捐机制设置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对大机构倾斜,6466个大小项目一起开跑,也没有因为大机构多配,小机构少配。”
在她看来,互联网本身的优势就是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壁垒。据悉,今年99公益日,有三线城市的公益项目筹款高达几十万,也有很大的基金会设在北京,却没有拿到配捐。
腾讯团队希望能推动整个公益行业向着“大协同、小竞争”的方向来发展。在孙懿看来,公益行业需要竞争来保持行业的活力,与商业机构不同,这种竞争不需要争得你死我活,而是需要一个协同成长的空间,一起来解决社会问题。孙懿说,“一批好的机构、项目出来了,我们希望他们在行业内辐射,带动更多的人、更多的机构,做的更好。”( 光明网记者 钟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