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青年报 武欣中 通讯员 李少源
创业正当时 中青在线等你来
位于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狮山街道的南美社区曾是出名的“老大难”社区:环境脏乱差、邻里关系淡漠……而今,居民楼下杂草丛生的荒地变成了“亲青种植园”,街坊们共同参加的大扫除成为社区邻里守望的新方式。
这一切的变化,源于社区中的团属青少年服务阵地——“青春护航站”的成立。
南美社区党支部书记严尹谷是这一变化的亲历者,她告诉本报记者,“青春护航站”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一个孩子就能把全家都带动起来,成为社区建设的正能量。
2014年8月挂牌成立的南美社区“青春护航站”是珠海市首家“青春护航站”,目前全市类似的站点已有24个,为社区青少年提供“快乐四点半、亲子教育讲座”等多项品牌服务。“亲青家园”、“蓝天小屋”、“社区亲青汇”等近200个各类团属服务阵地更是遍布珠海全市。
“阵地在,组织在,影响在,青年在。”团珠海市委书记王小彬深有感触地说。
外来青工点赞“亲青家园”
在团珠海市委的支持下,4月24日,新豫“亲青家园”有了中心城区的一处门面房。这个由广东省“十佳杰出青年”张以山创办的社会组织已成为珠海“亲青家园”的标杆。
场地改善,服务项目随之升级。在原有代办身份证、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法律咨询服务等品牌项目的基础上,青年创业工作室、志愿服务工作室等多个特色服务项目陆续“上线”。
珠海是典型的移民城市,目前约有异地务工青年近80万人。珠海团组织在异地务工青年聚集的工业园区建起了20家“亲青家园”——通过法律维权、普法宣传和心理调解等方式,先后化解矛盾纠纷近百起,其中涉及维权案例50余起,共为异地务工青年挽回经济损失超过600万元。
去年5月,高栏港区广西籍男子韦某遭遇车祸,肇事司机一直拖延7万余元的赔偿款,一气之下,韦某找来百余名同乡欲到肇事者家中“讨说法”。南水“亲青家园”及时介入,组织专业律师多方努力,最终使双方达成和解,帮助韦某拿到了全部医疗费。
作为异地务工青年的“家”,珠海20家“亲青家园”各有“拿手绝活”——百场公益电影进社区、人力资源培训沙龙、亲子阅读、音乐交流分享会等活动,都因贴近异地务工青年的需求而备受“点赞”。
“阵地+项目”升级共青团服务
珠海12355青少年服务中心面积不大的办公室里,挂着十几面锦旗,一幅受助对象送来的画作让人印象深刻。
该中心秘书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宋连宝介绍说,画的作者叫阿兰,是一名被诊断为强迫障碍和偏执性精神障碍的年轻女孩。去年年底,阿兰的家人找到12355寻求帮助,12355为阿兰量身定制了一套治疗方案,并积极鼓励她参加每周一次的“阳光团体心理咨询”活动。在社工和志愿者的帮助下,阿兰的状态明显好转。春节一过,她带着妈妈来到12355拜年,并将自己的画送给工作人员。为了让7年未走出家门的阿兰尽快融入社会,最近,12355的社工还为她找到了一份工作。
在珠海的青少年权益工作的布局中,12355是枢纽。去年,团珠海市委以全国青少年权益工作创新试点为契机实施了“青春护航计划”,采取政府购买服务、优化服务队伍、强化品牌建设、拓展线下活动等一系列措施,让12355这个20年的老品牌焕发了新风采。数据显示,2014年,12355处理个案1014例,同比猛增了1800%。
“阵地+项目”模式的成功探索还体现在志愿服务领域。分布在全市主要公共场所的10个“蓝天小屋”——城市志愿服务站以及百余个社区(村居)志愿服务站是阵地,“邻里计划”——志愿服务进社区、万名大学生志愿服务村居行、关爱异地务工人员子女等上百个志愿服务项目的实施则让这座城市更有温度。
发力网络虚拟阵地
在珠海共青团实施的分类引导工程中,网络虚拟阵地是工业园区、社会组织阵地、社区、学校之外的第五大领域,是一个时刻在线的“青年之家”。
目前,珠海已开通各级团组织及青年组织官网和微信、微博平台上百个,实现了“市-区-镇街-青年组织”的顺畅联动,打造了“青年公开课”、“红马甲”、“少年派”等十余个新媒体宣教品牌。
一套全新的团珠海市委青少年权益工作系统日前在珠海8个街道、15个镇、165个社区和116个村正式上线运行,通过遍布全市各基层单位的300个终端设备,珠海构建起了一个全覆盖的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体系。
“这个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各基层组织开展重点青少年摸排工作,动态收集重点青少年群体人数、结构、特点、需求等基本情况并统一录入,各相关单位、社工、志愿者对摸排发现的重点青少年进行一对一帮教,12355则对相关工作进行实时监控和督办。”团珠海市委青少年权益部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