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青年志愿者网> 图片 > 正文

冰山下的心灵贫穷:聚焦6100万中国留守儿童

中国青年志愿者网:http://www.zgzyz.org.cn/   日期:2015-07-24

来源:GEO视界

  中国人对物质贫穷非常熟悉,也非常敏感。因此,为数达到6100万的留守儿童的命运就这样被轻易忽视了——他们面临的不是单纯的物质贫穷,而是更为严重的心灵贫穷。刚刚发布的《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揭示了这种心灵贫穷。

  爱的贫穷:一种不分贵贱的贫穷

  物质贫穷并不是问题的唯一答案。

  关军所调查的地区,在最近十年间已经实现了中国人近20年来的追求,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当地的学校硬件设施超出人们一般的想象:操场有标准足球场那么大,同时设立了健身与游戏设施。校园中还有微型花园;石桌石凳隐于竹林、假山之间。在关军观察的这所学校中,注册学生共有362人,其中166人标注为留守状态,占总数46%。其中最普遍的情况是妈妈持家、爸爸打工。

  这所学校的两位校长并不认为父母离开孩子有什么不对。在当地人眼中,发展是位列第一的硬道理。对于父母的缺失,校长并不以为然:“就算孩子父母在身边,说不定还会打骂。放着不管反而可能更好。”他同时指出乡村的孩子们有着极强的适应力:“孩子们习惯于逆来顺受。”

  逆来顺受体现在孩子们对一切的接受上。既然没有父母的爱抚和家庭教育,孩子就独来独往。关军记录了一个无比孤独的孩子:“他走路时要么身子倾向一侧,要么把手臂缩进袖子深处,摇晃着袖子,要么腰身后仰,鞋底紧贴地面蹭出一串小碎步。伴随着这类动作,他显示出与自己玩耍的满足感。他的玩伴就是他自己。”而当这些留守孩子们静下来时,眼神非常空洞,没有人知道他们心中都在发生什么。

  一切的不正常,在这处乡村显得极端的正常。父母不在身边?正常;孩子们过分暴力?正常;有的孩子过于害羞,而有的则失心疯一样表现出快乐,这太正常了。还有的孩子执着于重复动作,喜欢简单的破坏,这简直再正常不过了。“如何发现他们的困境,成了我的困境。”关军写道。没有人知道他们心中正在发生什么。只能从这些最简单的行为中进行推断。

  但是接受父母离开,并不意味着没有伤痕。在试图接近孩子们内心的尝试中,关军与孩子们玩起了“真心话大冒险”。但只要关军提及“平时什么事让你最伤心”“你最想对外出的爸爸说什么”这样的问题,就会大煞风景。即便一个孩子当面崩溃,第二天他又会好好地出现。“他们就像一个贝壳,为我短暂地打开,然后立刻合上了。”在《一片灰黄》中,关军写道。

  对于孩子们的封闭与戒备,《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上学路上”公益活动发起人刘新宇认为,这就是心灵贫穷最直接的证据。“与他们交流,不能触及父母话题,那是他们的伤疤。”刘新宇说。

  在刘新宇看来,留守儿童们正在静悄悄地承受着深刻的心灵贫穷。这种贫穷并非显性的,在日常生活中,它唯一显身之处,就在孩子们的眼睛里。“如果你有机会到乡下去走一圈,去真正接触一下孩子们,你就能看到他们的眼睛里一点活泼、希望都没有。”刘新宇说。

  这也是刘飞越与关军的观察结果,孩子们对未来没有憧憬,对自我没有认同。甚至,谈这些都太奢侈。对这些孩子来说,他们习惯于逆来顺受。

  “在之前,人们最大的误区就是认为可以通过物质帮扶,来解决这些孩子们遇到的心灵上的问题。”刘新宇说,“以前的帮扶、公益活动,都是在这样做——给孩子们送去书包、玩具、衣服,甚至送饭。但是这都是对孩子们真实状况的误解。他们缺的是爱,而不是物质。”可以作为反证的是,村子里最穷的家庭,往往不是留守儿童家庭,恰恰是父母因病而无法出去打工的家庭。

  必须要认识到心灵贫穷带来的灾难了。刘新宇说:“人们都以为留守儿童这个词语专属于那些进城打工的农村父母的孩子。但其实不是。从心理学角度讲,凡是与父母单方或者双方分离三个月以上的,都是留守儿童。”

  也就是说,只要孩子与父母分离超过三个月,无论家庭贫富,他们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也都有极大可能存在严重心理问题。“这是心理学上早已有定论的事,”刘新宇说,“如果孩子3岁之前缺了母亲,就会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而在青春期之前,缺了父亲也不行。”

  刘新宇继续推论:“我认为在中国的社会结构中,实际上最穷家庭的孩子,与最富裕家庭的孩子,他们所面临的心灵贫困的状况是一样的。”

  比如说,农民工进城打工留下孩子,与中产阶级和富人为了移民跑去发达国家坐移民监,对孩子将产生同样的影响:与父母分离所带来的痛苦,并不因父母的贵贱之分而产生区别。“城市当中同样存在大量的心灵贫穷。这是人们一直忽视的一点。同时,由于中产阶级家庭、富裕家庭对心理问题更加抵触,使得这部分孩子的心灵问题至今无法暴露出来。”刘新宇说。

  比如说,富人可以请保姆来照顾孩子,但那同样无法代替父母的缺失。“他们的孩子遇到的问题可能反而更大,谁会在意一个富人家孩子的心灵状况呢?他又不需要钱。”刘新宇说。

  在筹划《白皮书》时,刘新宇曾试图展现富裕家庭孩子的状况。但是这些努力被这些孩子的家庭完全阻拦了。“富裕家庭对这一问题特别敏感,”刘新宇说,“他们的孩子处在最黑暗的角落。对贫穷家庭的孩子,社会至少认为他们需要钱,还会去试图帮助他们。可富裕家庭的父母,完全不同意我们进行样本调查,既不愿意认识问题,更不愿意接受帮助。最终,那些孩子只能待在最黑暗的角落里。”

  为什么看上去一切正常的乡村,看上去幸福富裕的家庭中,会出现这样严重的心灵贫穷?

  “因为爱的缺失所带来的心灵贫穷不分贵贱,”刘新宇回答道,“在中科院心理所的调查里,35%的留守儿童有自杀倾向,就是因为孩子们从分离中明白世界上最应该心疼他们的人不在乎他们。他们因此不知自己为何来到世上,对自己的人生价值、生命价值的判断存在严重的凹点。从这里我们也可以判断,留守儿童中将出现大量的反社会人格障碍,因为他们对别人的生命价值的判断,是从对自己的生命的判断延伸出去的——心灵贫困会使其中相当一部分孩子认为活着毫无价值。”

  摄影/刘飞越鸣谢/上学路上儿童心灵关爱中心

  来自《GEO视界》

【责任编辑:李博晶】
相关文章:
分享到:
上海青年志愿者:

上海青年志愿者协会正式启动2012年韩国丽水世博会中国青年志愿者招募工作。[关注]

聚焦
地方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