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转自:辽宁省青年志愿者协会
利用好碎片时间不仅影响了人们的娱乐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还进一步完善了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比如随手去做公益,让涓滴爱心“网”成汪洋大海
你一定还记得,去年夏天“冰桶挑战”通过微博微信传遍五湖四海,44亿多次的点击让公众对“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这个拗口的名词耳熟能详,还为这种罕见病的患者们带来了800多万元人民币。
今年6月,前著名体操运动员刘璇和胡佳同样通过社交网络平台为自己的老队友,罹患肾衰竭亟须换肾的前体操国家队队员田静发起募捐,24小时内,2477名网友募捐的265647.88元善款,补齐了姑娘的医疗费用缺口。
仅从捐款数字上看,互联网公益的高速发展令人吃惊。来自阿里巴巴的数据显示,仅仅淘宝公益宝贝一项,2014年共筹集善款7221.7万元,2015年预期能翻一番,其中今年5月份单月筹款已达1344.5万元,捐赠笔数达到2.7亿笔。而在腾讯6月底发布的《2013-2014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则称,截至2014年底,在腾讯公益平台上,网友捐赠额共计2.46亿元,捐赠用户超过2576万人,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发起人陈一丹表示:“从2008年到2013年,腾讯网络捐款平台捐款总额达1.5亿元,但到2014年,仅一年捐款量就达到1亿元。”
但互联网对公益的改变却不止这些巨大的数字。有关公益,有一个美丽的比喻:“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玫瑰送给谁?玫瑰怎么送?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几乎让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一斤猪肉和50只小鸡
让北京白领孙佳乐“入门”互联网公益的是一斤猪肉。“2013年,在新浪微博偶然看到朋友转发的消息,有个公益组织发起了一项改善贫困地区学生伙食的慈善活动,参与的方法特别有意思,只要在他们的淘宝店里拍一斤猪肉,我现在还记得是16元钱,之后就每次活动都捐一斤肉,14年以后改成‘摆一桌’,100元钱可以请10个孩子吃一顿饭。”
上海的网络工程师白莹刚刚参与的一项网上公益项目是为凉山地区的孤寡老人捐赠50只小鸡。“老人们有鸡蛋吃,还能增加收入,消除孤寂,最小金额的一份捐款才10元钱。”这个由成都市慈善总会提供公募支持的项目,得到了5146名网友的77429.52元善款。
武汉的公务员黄晶是个动物爱好者,她支持的公益项目几乎都和动物保护相关。“比如新浪微博上的‘滇金丝猴300 计划’,流浪猫绝育,我还买了中国猫科动物保护联盟和一家网店合作设计的筹款T恤衫,都是几十元钱的事,一顿饭钱。”
一个个故事背后,体现出互联网对涓滴爱心强大的汇集作用,便捷的支付渠道,让小额捐赠成为可能。淘宝的公益宝贝计划,是由卖家设定一个商品售价中的比例定向捐赠给公益组,算下来平均一笔善款只有5分钱,而在腾讯公益平台上,每个网民的平均捐助金额也不到10元。阿里巴巴社会责任部淘宝公益平台负责人顾潇对此颇为感触:“互联网的本质就是连接,所以互联网公益的本质就是人人参与。技术创新能让它更加方便和快捷,从而帮助公众跨出参与公益的第一步,慢慢从行动变成习惯。海量的公众参与也意味着公益组织善款来源的去中心化,降低了其受到大捐赠人意志裹挟的风险,筹资风险也会因此降低。同时,海量的用户参与会为公益行业带来更多的跨界资源,并带来各种多样化的需求,从而倒逼公益行业生态进一步丰富。”
把实话讲得漂亮
让钱捐得方便,只是互联网托起公益的一只翅膀,另一只翅膀则是,它在信息传递和及时反馈上的优势,在帮助公众增强对公益项目的信心。
在对几位网络公益项目参与者的采访中,大家普遍的看法是,打动他们的不仅是因为钱少,更是因为靠谱。孙佳乐告诉记者,她对“一斤猪肉”动心,是因为在宝贝销售的页面上,能看到大量往期活动的照片,“比如孩子们开心地吃着肉的笑脸,聚餐学生签字表格上一个个红红的手印,就觉得这么点钱人家用的真是认真”。白莹说,会给老人捐小鸡,是看中项目的预算写得详细,“小鸡多少钱,培训多少钱,甚至还包括每只小鸡的疫苗一毛钱”。黄晶则表示,会买公益T恤衫,是因为“中国猫科动物保护联盟里几位志愿者,我本来就关注了他们的微博,平时就能看到他们风雨无阻地干活”。
“2009年我们刚刚开始月捐项目时,只有三家公益组织和我们合作。因为我们要求说,参与月捐的用户每月捐10元,你就有义务每月给他们反馈,公益组织说这不行,我们的年报都是一年一发。但我们认为,互联网的核心之一就是互动,你一定要给捐赠者激励,让他们感受到你们对他们付出的回应。”腾讯公益产品总监孙懿快人快语,她坦言,“使用互联网,公益组织也要提升自己的能力,要学会把实话讲得漂亮。不能因为你做的是好事,就理所应当地怎样怎样。”
公益平台的参与使公益组织建立起及时沟通和及时反馈的机制。孙懿表示:“反馈有两种,一种是即时的,比如网友捐助一个孩子做手术,发起方就要不断更新,几点钟,孩子进了手术室,手术花了多少钱,第一天术后恢复进行了什么治疗,又花了多少钱。一种是定期的,公益组织会有月报和年报。这些都会用推送消息、QQ邮箱等方式定向告知捐助过相关项目的用户。”
顾潇也告诉记者,为了“靠谱”,任何新项目在公益宝贝上都不能直接入驻成为“常态类”公益项目,它们必须先过目标式的“限时”或“限额”方式筹款,首次目标筹款顺利完成且反响较好,经评审可以再上线一次目标筹款。连续两次以上筹款均能证明该项目具备较好的筹款效率和捐赠口碑,才能获得入驻成为常态项目的资格。“而且我们要求公益机构每个月15日之前必须对上一个月的收入和执行情况在淘宝网上发帖进行公示,每年年底还要对上一年度的所有项目的开展情况进行核查。”
在孙懿看来,这种机制也在帮助公益组织提升自己的项目执行能力。“真是高手在民间啊,我们的用户会对项目设计的原因,预算进行挑战,甚至能看出项目描述和最后报告中执行情况的细微不同。公益组织要有底气和公众沟通,就必须要把自己的项目做得更好,这是很好的成长机会。”
“发起—捐赠—执行”,互联网公益,至此似乎已经构建起了完美的闭环。但更好的消息是,移动互联网来了。
移动互联网的新“颜值”
“移动互联网正深刻改变着我们身处的世界,注意力碎片化让游戏规则重构。过去难以被大机构关注的小案例,也有可能经由社交网络得到全民甚至全球的跨界传播。”陈一丹如是说。
这种变化,体现在互联网公益的“去中心化”。“公众的角色不再是单纯的捐助人,他们还可以与公益组织分工合作,成为公益项目的发起人和执行人,而公益组织则负责进行募款、监督执行和资金监管。最直接的变化是,‘接地气’的项目变多了。”孙懿提起一个叫做“乡村照相馆”的项目,几个大学生志愿者今年春节来到一个云南的偏僻乡村,给那里的打工者家庭拍摄全家福,“因为他们发现,很多留守老人甚至没有一张和孩子的合影。就是这么一点小事,但非常成功,公众会觉得,在我身边,与我有关。”
移动互联网也进一步提升了公众参与的积极性。“我们接到过一个可爱的投诉,有网友说,我在火车上刷到这个项目,刚想捐款,进山洞没信号了,等出来再一看,捐满了!不行,你们一定要再给我把通道打开。这说明基于移动互联网,他能随时随地参与。另外,现在腾讯还有另外一个产品,‘一起捐’,用户可以主动邀请你的亲朋好友,来参与你信任的公益项目,成为‘超级劝募人’,这正是社交的力量。”孙懿表示。
移动互联网的新技术甚至有可能为公益提供全新的参与方式。从去年9月开始,微信发起了一项“为盲胞读书”的公益活动,这次用户提供的不是钱,而是用“每人一分钟”的形式,为盲胞阅读书籍,活动最终收集到200多万条声音捐赠。其项目经理梅舰告诉记者,这其中同样包含了技术的力量。“比如我们会把一段文本交给多个用户录音,然后用语音识别技术,可以自动监测语速、是否停顿和漏读多读,给出流利度得分,也可以监测是否有错读、口音和噪音,给出置信度得分,两项得分相加,得分最高的声音片段才会进入语音库,这些录音拼接起来,形成最终的语音电子书。”
公益专家、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褚蓥则认为,未来甚至可能会出现超越单方捐助的新公益形式。“比如甲家富裕,乙家贫困,但甲工作繁忙接送小孩上学有困难,那么完全可以由甲家资助乙家,乙家帮忙接送小孩。基于位置信息的移动互联网能够帮助匹配这种需求,结成新的互助关系。” 不过,当新的元素进入互联网公益,对公益组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平台的运营者们看来,这正是互联网公益未来发展的“痛点”所在。顾潇告诉记者:“最大的挑战还是来自于传统公益组织的转型决心,一些传统大型基金会还没有学会如何利用新渠道,设计出具有互联网精神的公益产品。”
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项针对国内547家公益组织的调查显示,73.49%的公益组织没有“互联网专业人员”,接近50%的公益组织还没有使用过互联网众筹平台。“下一步需要的是提升公益组织的新媒体传播能力,比如故事的视觉化表达、整合资源的传播等等,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把高颜值的项目高效率地呈献给公众。”孙懿说。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