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政协报
中国银行业协会近日发布的《2014年度中国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简称《报告》)显示,去年中国银行业投入11亿元用于公益慈善。
在公益慈善、环境责任及员工责任等方面,《报告》清晰地描述其亮点与重点,较全面地反映出整个银行业的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现状。
“综合观察近年的报告,可以看出银行业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投入在增加,在一些具有金融机构特色的领域呈现出很多亮点,我们的目标是推进社会责任工作的长效化与法制化。”7月4日,一家商业银行的企业社会责任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公益慈善捐赠项目比上年增长了一倍多
据《报告》显示,2014年,银行业公益慈善投入总额达11亿元,同比增加了6835万元。这些资金投入的领域包括抗灾援建、支援服务、定点扶贫、帮扶特殊群体、共建海外社区等。
中国银行业的公益慈善捐赠项目达到7315个,同比增长了105%,也就是说,比2013年增长了1倍多。
在突发自然灾害的捐赠方面,善款达9516万元,除了投入力度在增加,捐赠管理的专业性也再增强。
同时,银行业热衷于对文体事业进行投入。2014年,银行业举办的大型文化活动就达到100多场,发放贷款3342.2亿元。
去年,银行业员工志愿活动时长达66.92万小时,这与该行业积极培育员工乐于奉献的志愿精神紧密相关。同时,依托捐赠和项目,银行业搭建了多种志愿服务的平台,为员工参与志愿服务提供了支持。
在帮扶特殊群体方面,银行业的投入也很大。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加强对特殊地区和特殊客户的关注和关爱。截至2014年底,服务老少边穷地区的营业网点达9977个,帮助贫困地区客户提升自身的脱贫致富能力;同时,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多种方式,为各类特殊群体提供帮助,切实解决他们的困难和问题,目前,已在营业网点设置无障碍服务通道达1.98万个,设置爱心窗口达1.99万个。
“我们联系近期两部委发文鼓励央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可以预见银行业今年在这方面的投入将继续增加。”前述负责人表示。
21家主要金融机构
绿色信贷余额超6万亿元
绿色信贷旨在通过信贷等市场手段促进低碳环保事业发展,是银行业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截至2014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达7.59万亿元,其中,21家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的余额达6.01万亿元,占其各项贷款的9.33%。其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这些贷款所支持的项目预计年节约标准煤1.67亿吨,节约水9.34亿吨,年减排二氧化碳当量达4亿吨。
这一年,绿色信贷有了极大的进展。29家主要银行联合成立了绿色信贷专业委员会,编写国内乃至世界首本绿色信贷教程,行业集体发力绿色信贷,推动“两高一剩”行业低碳转型,促进生态文明,有效带动经济、环境与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这是中国银行业集体发力绿色信贷的标志性大事。
在环境责任方面,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另一个亮点是不断增强社会环保、节能减排的理念,积极探索“碳金融”业务领域,推出电子平台低碳服务,有效引导企业和个人的绿色交易行为。
截至2014年末,“两高一剩”行业贷款余额达2.3万亿元;节能环保贷款余额达1.87万亿元,同比增长16.85%,共计支持15718个节能环保项目。
“加强与外部环境的环保沟通,向员工及社会推广环保文化,并加大对绿色建筑设计、建设的全程控制,全面对设施设备进行节能环保改造,全方位、全流程贯彻绿色低碳运营,引导相关利益方提高绿色环保意识,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报告》指出。
银行业企业社会责任专职员工达1200余人
2014年,中国银行业在完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机制方面继续加强,提升了履责能力。
银行业金融机构将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纳入公司战略决策之中,将社会责任管理融入公司治理。截至2014年末,银行业从事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的专职员工达1200余人,组织企业社会责任培训300余次,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深入人心。
同时,银行业有效地推进多方责任沟通,不断健全责任沟通交流机制,建立和谐、互信的合作共赢关系,为行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在风险管理方面,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加强风险防范,从发展战略、业务模式、内部管理、风险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风险管控,促进行业科学、稳健地发展。
在员工责任方面,银行业履责的重点是“保障员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保护、调动和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员工成长与企业愿景有机结合”。这其中既包含员工权益保障,又包含员工个人发展机会的增加。
据悉,截至2014年末,银行业从业人员达376万人,银行业在员工培训方面总投入达38.16亿元,培训项目近36.8万个,培训项目覆盖2084万人次,同比增加近426万人次,为员工搭建了通畅的职业通道。
同时,积极开展员工关爱活动,有效平衡员工工作与生活的关系,并主动帮扶困难员工。据了解,2014年,银行业全行业为员工提供的受灾补助、医疗救助、生活帮扶等各项帮扶资金近2.54亿元,提升了员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