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旗帜、绿色T恤,上百名大学生志愿者,分别乘坐40多辆志愿者提供的车辆,将募集到的近万本图书,送到在北京798艺术区、蓝色港湾商区以及金源燕莎附近工作的普通青年手中。
这个名为“一本书计划”的活动,由共青团北京市委与北京电视台共同主办,将在北京40个社区开展长期的捐书、赠书活动,并吸引更多青年加入。
该活动4月27日启动,就在这一天,团北京市委与北京电视台签署了共同打造全国首家青年频道的战略协议,二者整合资源、优势互补,以广大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策划并推出“北京青年”、“青年榜样”等一批深受青年喜爱的电视栏目,更好地引领首都青年。北京电视台青年频道成为全国首家以青年受众为主的频道,也成为北京共青团新媒体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团北京市委将发挥共青团的组织动员和社会动员能力,动员团组织、青年汇、志愿者、青年社团等参与节目策划和录制,结合开展各种主题活动,不断增强青年频道的文化呈现。”团北京市委书记常宇表示,北京共青团工作还要积极完善网站、手机报、微博、网络电台、电视台等创新布局,力争覆盖和影响全体青年。
布局全面才能覆盖全体青年
近年来,团北京市委在推进重点工作过程中,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优势,同时注重融入新媒体元素,用青年喜爱的方式引领青年,不断推动完善新媒体布局。
2005年,团北京市委和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联合打造的青檬网络电台成立;2010年,《青檬手机报》创刊;2011年6月,《北京青年报》移动互联终端“北青Pad”问世;2011年12月,坚持“有意思才能吸引人,有意义才能凝聚人”理念的“青年说”微博在新浪上线;2012年1月,团北京市委和北京电视台合作推出的青年频道正式开播。
以“正值青春”为口号的青年频道,在节目定位、内容生产等方面体现了贴近青年、引领青年文化为宗旨的频道理念,主动挖掘各行各业团员青年的风采,在人物、事件、流行元素等方面不断丰富青年节目的题材。
其中的“北京青年”栏目以“事事为先”的态度,从年轻人的视角出发,发现生活、解读青春,深受广大青年朋友的喜爱。6月29日“青年榜样”特别节目《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的故事》,把收视率从平时的0.3左右一下子拉升到1.14,在全频道收视率周排名中名列第二。像这种启迪青年、引领青年主流文化,并且受到青年欢迎的栏目还有:以阅读为核心,以书为载体的大型周播谈话栏目“书香北京”;以弘扬志愿、公益理念为主旨,倡导社会时尚新风的“青年公益心”等。
谈起共青团和电视媒体的合作,北京电视台青年频道副主任刘虎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团北京市委在青年中有很好的影响力,善于进行社会动员,提供丰富的素材;北京电视台则在内容生产上有很大的优势。两个机构在服务青年、引领青年的理念上达成了一致,二者的合作必将产生综合效益最大化的效能。”
北京电视台青年频道的开播,标志着北京共青团已形成“以共青团网站群为基础平台,以《青檬手机报》为发布渠道,以‘青年说’微博为互动窗口,以青檬网络电台为文化载体,以《北京青年报》电子媒介‘北青Pad’为提升通道,以联合打造北京电视台青年频道为社会品牌”的系统化布局,实现了文字、图像、声讯、视频等方面的全方位服务。多种媒体共同构筑了团北京市委的新媒体格局,拓宽了北京团组织进行组织化动员和社会化动员的渠道。
引领青年的前提是吸引青年关注
北京共青团在探索新媒体工作方面,一直坚持运用青年喜欢、青年习惯、青年流行的方式,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来提升青年工作的有效性。
作为全国第一家青年频道,在五四青年节当天,北京电视台青年频道推出了“正值青春”炫五月大型电视行动。从4月28日到5月6日,9天时间里,青年频道以一天一个颜色的独家媒介理念,包装9色系特别节目带,包括《青年公开课——五四青年论坛》、《让梦想起航——五四大型成人礼》、《光影中的青春》等,贯穿在五四青年节当天的节目中。这些极具青春特色的节目,在关爱、快乐的氛围中为青年受众提供了解社会、启迪人生的新途径。
“没有吸引就没有带领”,这是青檬网络电台台长乔梁在接受采访时经常说到的一句话。从“青檬”创办时一步步的推广,到现在月覆盖91万人的原创网络电台,几年时间,“青檬”已经成长为听众收听量最高的原创网络电台之一。
谈到“青檬”的成功,乔梁感慨道:“一个从零开始的网络电台确实很不容易,但是‘青檬’顺应了互联网的趋势,知道青年在哪儿,他们需要什么。”乔梁认为,虽然现在年轻人的需要越来越多元化,但是核心的内涵不会变。青年更需要朋友,而共青团就是青年的朋友,“青檬”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更能满足普通年轻人网络上的需求。
这个听众众多的网络电台,在提供精彩节目的同时,如何把共青团的倡议和理念传递给他们呢?
今年初,“青檬”配合团北京市委“两节送温暖”活动将2月主题定为“爱的再循环”;3月的主题为“全城绿动”,则很好地传达了团北京市委关于植树、环保的理念……
“这就是‘青檬’的‘翻译’功能。我们把共青团的主张、书面化的语言‘翻译’成大家爱听、爱参与,并且易于传播的内容。”乔梁认为,虽然在“青檬”电台不会经常响起团歌,但是“青檬”通过节目已经使共青团的主张影响了广大青年,并且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始终没有中断过。
团北京市委机关报《北京青年报》在2011年作出了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一次新尝试,推出了自主移动互联终端“北青Pad”。这款平板电脑拥有报纸的推送功能,只要联网,就可以免费阅读《北京青年报》以及《法制晚报》。
同时,“北青Pad”拥有自主研发的木飞编辑器,只要你有创意、有想法,就可以像制作PPT一样完成属于自己的软件。在今年2月举办的“应用达人闯关大赛”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制作的“元素之家”受到大家的关注。这款软件用热门游戏中的人物、各大门户网站的图标等符号做成元素周期表,让每个化学元素都有了自己的“画像”,还配上一首“元素之歌”,幽默诙谐的曲调让人捧腹。
“用户创造内容,‘北青Pad’用这样的比赛,了解了年轻人的喜好,同时也给青年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巧妙地把获取信息和追求时尚的需求结合起来。”“北青Pad”出品和运营方负责人张浩淼告诉记者。
团北京市委副书记杨海滨对此评价道:“通过新的市场模式与传统媒体实现跨界合作,是北京共青团大力推进新媒体工作的一项重点工程。这种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融合的复合型媒体对于共青团服务青年有很大的帮助。”
用新媒体架起沟通的“立交桥”
目前,新媒体渗透贯穿青年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因此,用好新媒体成了北京团组织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的重要渠道。
《青檬手机报》是团北京市委以彩信手机报形式向广大团干部、青少年传递信息、交流互动的新载体。两年来,北京共青团已经刊发100多期手机报,成为全市各级团组织交流的有效载体。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团北京市委搭建起一座团结团干部、联系青年的“立交桥”。
2011年12月,团北京市委官方微博“青年说”加入“北京微博发布厅”。以倡导“既要说青年,也要让青年说”为理念,短短6个月里,“青年说”吸引了20多万粉丝。这个充满阳光味道的微博在号召青年参与公益、承担社会责任上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今年2月,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多地连降大雪,牧民生活受到极大影响。“青檬音乐台”连续3天在北京玉渊潭公园设立捐助点,为冰雪中的同胞募集棉衣棉被。“青年说”微博全程直播了募捐活动,很多网友看到微博后前来捐赠。
“这是共青团和青年之间很好的互动,通过这样的公益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到那些处于困境的同龄人,同时也让青年常怀感恩之心,懂得回馈社会。”“青年说”微博运营负责人告诉记者,自己在其中经常被感动。
像这样通过公益活动吸引青年、服务青年的团组织微博还有许许多多,北京市青年联合会“北京青联”微博是其中影响较大的一个。
不久前,青联委员“多吉朗嘉”(微博名)无意中发现了西安工业大学一名大学生的求助微博。这名叫刘中建的学生不幸患上了白血病,幸运的是,他找到了配型成功的骨髓捐献者,但是巨额的手术费以及治疗费难倒了刘中建。他想到了用微博求助。
“多吉朗嘉”先去医院看望了刘中建,并将他的情况告诉了北京青联秘书长祁治国。于是“北京青联”官方微博开始发出了让大家帮助这个优秀青年的号召,并在结尾处写明“经查证是真实的”。
“北京青联”微博拥有近10万粉丝,这条号召捐助的微博发出后,很快被很多有影响力的青联委员转发,他们中很多人是有几十万、上百万“粉丝”的“大V”,通过他们转发和爱心传递,刘中建的手术费很快就凑足了。
“学生中建非常感谢大家的关心,移植很成功,我出仓重生了!感谢‘@北京青联’的大力帮助!”刘中建通过微博向关心帮助他的人表示感谢。
7月21日,北京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巨大暴雨。“青年说”微博发了一条关于“一位清洁工大叔在路边晒雨中捡到的车牌让人认领”的消息后,短短几个小时,被转发3500多次,网友“@异次元碎片”迅速找到了自己的车牌。通过这种“微力量”,“青年说”发起一个“寻找身边的青年正能量”话题,把全市各级团组织、广大团员青年、志愿者、青年社团在工作中或身边发生的感人事件,进行了微博互动,形成共同弘扬和传递青年“正能量”的一次“微思想”活动。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