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思成·筑梦”团队成员和贵州师范大学志愿者一起在贵阳街头劝募。
本报记者 白皓摄
站在人流密集的市中心,拿着印有139个孩子笑脸的宣传板,带头人贾凡和自己“思成·筑梦”团队的29名伙伴不停地拦下过往的行人,向他们讲述贵州省纳雍县陈家寨小学139个孩子对一栋教学楼的渴望。
过去半年的时间里,这30名来自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的大学生,用同样的方式在呼和浩特、长沙、贵阳、遵义等城市的街头,为一群素不相识的山里孩子发出爱心请求。
而在此之前,30人的团队中,没有人有过山村生活的经历,这群在城市相对富裕家庭长大的孩子,几乎无法想象陈家寨孩子们的生活状态,有的甚至吃惊于自己每年6万多元的学费相当于陈家寨一户人家好几年的收入。
看到报道陈家寨小学139名学生渴望教学楼的电视新闻后,贾凡感觉瞬间“被击中了”,“思成·筑梦”团队的成员也第一次把抽象的“贫困”二字放进了一个具体的场景中。他们决定为那139名小学生的梦想努力,让孩子们看着自己的教学楼微笑。
为此,他们定了个很宏大的目标:100万元募款。
跟上“微公益”时代的脚步
相对于一些团队成员的家庭经济情况来说,100万元并不是一个多大的数字,但对于30个毫无社会经验的大学生,这更像是一个无法实现的美梦。
成员们无法忘记这个团队的来历:一个两年前参加校学生会竞选组成的10人班底,在经历了1个多月连署、宣讲、辩论之后,最终竞选失败。败选后的10人决定继续为了未来其他的成功而努力,于是创建了“思成·筑梦”社团。
没有人愿意看到这个团队再次为一件事情努力后失败,特别是贾凡,作为当年参选班底的“一号领袖”,他希望不仅能把事情做成,还能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收获成长的果实。
找到一个现实的办法,是实现“思成·筑梦”社团第一个大目标的核心问题。有人建议去说服大企业,因为这点钱对大企业来说不算什么;有人建议去联系微博上的红人,靠他们喊一嗓子,估计就差不多了。
“唯一被否定的路径,就是去找父母帮忙。”贾凡说,那就没什么意思了,要靠我们自己的脑子和努力。
经过讨论,“思成·筑梦”团队的意见是,找企业、找名人的办法都要尝试,还要发动学校的同学、一切朋友、朋友的朋友捐款捐物。结合几个团队成员2011年暑假为呼和浩特市聋哑学校孩子募捐的经验,团队决定去一些大城市招募志愿者,在闹市区向来往的行人宣传劝募。
跟上“微公益”时代的脚步,成了“思成·筑梦”团队的共识。
为了让团队的资金有正规的监管,贾凡联系了贵州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贾凡眼里,这个曾经“全裸晒”微公益账本的贵州本土基金会,可以让自己放心。
贵州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给予了积极回应,秘书长杨震对贾凡表态,这次“微公益”行动,贵州青基会不收取任何资金管理费,还可提供一切必要的帮助。
探访陈家寨
有了帮助陈家寨小学的目标,有了“微公益”的实施路径,贾凡觉得,还缺一个更直观的感受。
“我要讲几个打动人的故事。”贾凡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我被打动了,还要有能打动别人。”
今年3月9日,贾凡带着6个“思成·筑梦”的伙伴从广州出发了,目的地是陈家寨。
飞机、火车、汽车、摩托车,感觉坐全了各种交通工具的7个大学生,远远看到陈家寨时,满脑子还都是刚才悬崖边穿行时的尖叫,和快把屁股颠碎的“魔鬼路程”。
走进陈家寨小学,贾凡只记得自己愣住了。
他说,自己脑子里开始不断闪过潮湿、黑暗、破烂这样让人情绪低落的词,相对于自己以前的学习、生活环境,他的心情很不好,不想说话。
他看见学校的校舍一间在山脚,一间在半山腰上,是用木头搭建的,没有门,也没有一间像样的屋子。
晚饭时,大家在校长陈俊家吃饭,每个菜里都有一点肉,就着两种不知名的野菜,每人拿着一大碗饭,吃得很开心。这一夜,7个大学生住在了校长家的一间屋子里,只有一张床,围着炉火聊到深夜12点多。
这是他们第一次零距离体验偏远山村的生活。而远在几千公里之外的校园里,“思成·筑梦”团队成员戴进健依然无法想象陈家寨到底是什么样子。这个生在香港、长在香港的大一学生,每每听到团队里讨论在陈家寨建“希望小学”的字眼时,他都会给自己一个很模糊的问号,“希望小学是一所充满了希望的小学吗?”
此时,贾凡和伙伴们正在充分感受着“希望”的概念。凌晨5点半,他们打着手电筒下山去接7岁的小学生尚光顺一起上学,那是他们头天就和尚光顺约好的事情,贾凡和伙伴们想体验一下他们的上学路。
顺着山路走了一个小时后,贾凡发现,他们并没有走出多远,绕来绕去的山路让这几个成年人束手无策。直到早上6点半,他们在路上碰到已经独自在黑暗中走了两个小时的尚光顺。
“必须要帮!”贾凡忍不住地流眼泪,在这个身体强壮的汉子看来,7岁的尚光顺才是条汉子。
必须面对失败和拒绝的体验
从陈家寨回到学校后,“思成·筑梦”帮助陈家寨小学的计划进入了正式实施阶段。大家不想把这个充满爱心的事情说得“苦兮兮”的,于是在门户网站注册了几个名为“139个笑脸”的微博。团队成员认为,笑脸更能展示孩子们的希望,大家为孩子们募捐的过程也应该是快乐的。
由于呼和浩特和长沙的同学数量较多,团队决定,一放假就到这两个城市开展社会募捐,并与各家企业洽谈捐赠。
“思成·筑梦”成员奥日其朗记得,那段时间里,大家都在为尽可能完善社会募捐方案努力。大家约定,所有外出的差旅、住宿费都由个人承担,募集的每一分钱都给孩子,“所有人的心气都特别高。”
高涨的心气被现实浇了一盆冷水。
当团队5月31日到达呼和浩特之后,成员分头联系企业谈捐赠,联系学校谈招募志愿者,联系商场谈借用场地,寻找餐馆谈为志愿者提供免费盒饭。
不料,每一块工作都比预想的艰难。
有的企业保安一听到谈捐赠,立刻把他们轰出大门;餐馆听到免费提供盒饭,想各种办法把他们拒之门外;一些商场的负责人跟他们玩起了“踢皮球”,“有的要市政府批条,有的要城管审批,还有要红十字会批的,太多推诿。”团队成员闫皓译说,我们又不为了自己,他们怎么那么没有人情味?
“从来没经历过那么多失败和拒绝。”奥日其朗说。
抱怨之后,大家开会分析,结论是商家的拒绝也没有错,“人家是赚钱的,又不是做公益慈善的。”
贾凡说,以前在家里、学校里,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多失败和拒绝,当失败和拒绝一下子涌来的时候,才感觉以前的顺利都是被呵护着的结果,“我们必须面对失败和拒绝的体验。”
与139张笑脸一起成长
除了失败和拒绝,团队成员也体会到了鼓励和支持。
呼和浩特一所中学的老师主动帮忙在学校招募志愿者,街头的行人大都会仔细听他们的介绍,有的“狠狠夸一顿后慷慨捐了5张100元的钞票”。
贵阳的爱心餐饮企业看到他们的报道后,主动为他们提供免费盒饭;遵义的团干部主动帮忙联系商场、城管,保证募款活动顺利进行;中国(贵州)高校传媒联盟组织数十名大学生记者帮助劝募和宣传报道。
“1个月,感受了冷冰冰的失败和拒绝,也感受了暖融融的鼓励和支持。”贾凡感觉,团队的成员每天都在变得更加理智,从最初的抱怨冷漠到理解冷漠再到努力用爱心融化冷漠,明显感觉大家成熟了,“我们也在和139张笑脸一起成长。”
让团队兴奋的是,从活动开展以来到6月中旬,共募集到821286元,这包括在广东募集的20余万元、呼和浩特募集的16万余元、长沙募集的16万余元、贵阳募集的20万余元和遵义募集的6万余元。
距离100万元的目标还有17万多元,贾凡和他的伙伴们已经感觉非常惊讶了。贵州一位企业家在街头听说他们的故事后,跟贵州省青基会联系,表示将善款补足至100万元。
贾凡说,这是陈家寨139张笑脸的百万圆梦,而自己和团队伙伴的成长经历,远远超过了100万元的价值。
7月下旬,团队成员将结束在世界各地的暑期课程,回到陈家寨,商量希望小学的具体建设方案,“到那时,我们30张笑脸陪着139张笑脸一起绽放。”贾凡说。
转自中国青年报